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2011年五大安全问题困扰中国公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4日14:25  《小康》杂志

  2011中国人最感担忧五大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社会治安、交通安全、医疗安全和环境安全是当下中国人最感担忧的五大安全问题。而要提升公众的安全感,大力惩治腐败、健全法律法规,以及政府切实地解决物价、房价等民生问题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三大措施

  文|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欧阳海燕

  哪一类安全问题最令当下的中国人感到担忧?

  社会治安、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安全、生产安全、财产安全、医疗安全、环境安全、婚姻安全、隐私安全,抑或信息安全?

  《小康》调查显示,在以上11大类安全问题中,食品安全以85.2%的得票率被选为当下中国人最感担忧的安全问题。其余排在前五位的项目依次为:社会治安(57.2%)、交通安全(38.5%)、医疗安全(37.7%)和环境安全(18.6%)。

  八成人担心自己或家人吃到不安全的食品;对社会治安状况感到“很安全”或“比较安全”的占比还不到一半;每天出行的时候,约三成人能够感到安心;去医院看病的时候,三成以上患者对医生心怀不信任;对于自然生态环境,近六成人感到不满;而近四成人认为,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老百姓更能享受到一个平安的社会环境……

  综合食品、医疗、治安、环境、交通、职业、婚姻等各方面因素,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有四成人感到没有安全感,其中,32.9%的人“不怎么有安全感”,7.9%的人“很没有安全感”。而对生活有安全感的人,占比只达到33%。另有一部分人表示“难以确定”。

  2011年6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人安全感大调查”。调查采用了基于实名制的NetTouch网络调研方法,在中国的东、中、西部选取了15个城市进行调查。本次调查涵盖的城市为: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沈阳、郑州、武汉、长沙、太原、呼和浩特、重庆、成都、西安、贵阳。采用统计学误差估计公式进行估算,本次调查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可将估计误差控制在3.2%。

  调查显示,在各类社会事件中,与健康安全有关的社会事件(如塑化剂、儿童玩具质量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等)最影响公众的安全感受,其次是与个人人身安全有关的事件(如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而对于当前诸多影响群众安全感突出问题的存在,超八成人认为最大的负面影响是“降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那么又当如何提升公众的安全感?受访者认为三大有效措施是大力惩治腐败(60.7%)、健全法律法规(51.2%),以及政府切实地解决物价、房价等民生问题(39.5%)。

  本次调查还对15个城市的平安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重庆继去年摘取“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之后,今年再获平安城市第一名。上海、深圳分列第二、第三。

  八成人担心自己或家人吃到不安全的食品

  今年,食品安全以绝对的优势摘下“最感担忧的安全问题”的头衔,得票率超过位居第二的社会治安近30个百分点,其理由是相当充分的。

  春节过后,中国的食品安全事件便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且重大、恶性事件被曝光的频率较去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瘦肉精、毒血旺、牛肉膏、毒豆芽、毒生姜、墨汁粉条、染色紫菜,以及震动两岸三地的塑化剂风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加剧了中国百姓对于生存环境的不安全感。《小康》调查中,八成人表示会为自己或家人吃到不安全的食品而感到担心。

  对于今年以来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力度,受访者的评价不高,38.4%的人认为力度一般,34.5%的人认为力度小,二者总计达72.9%。但事实上,2011年,从高层严词痛批行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强调“重典治乱”,到各地区各部门紧密部署,强调政府监管职责,中国打响了一场严厉的“餐桌保卫战”。

  尤其是针对百姓所诟病的“监管不力”的问题,刑法修正案(八)增设了“食品安全渎职罪”,向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施加了更大压力,为百姓的餐桌设了一道重要的屏障;而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行食品安全整治区(县)长负责制,则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官员问责对象,使其在对待食品安全问题上至少不敢掉以轻心。

  加强监管或可稳定民心,却不足以根除食品安全问题的隐患。正如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佩智在今年5月出席“食品安全在行动——中国政策论坛”时所言,食品安全问题接连不断,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到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根本的原因是食品产业发展方式落后,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程度不高,生产的源头分散,市场集中度过低,小、散、乱的现象很突出。”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对此表示,唯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的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生产记录的制度和产品可追随制度,方可从根本上保证农业的产业安全和农产品的消费安全。

  除了应对本国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还要应对全球性的食品安全危机。食品安全无国界,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确保独善其身。今年5月中旬以来,欧洲暴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就为各国敲响了警钟,提醒国际社会应未雨绸缪,加强在食品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机制化建设,尽早补齐全球治理的短板,否则,相互推诿、无理指责、感染源迟迟查不清的事情以后恐怕还会发生。

  超七成人认为“醉驾入刑”不能给特权留缺口

  人们对于交通安全的担忧有增无减,去年位列最感担忧的问题之四,今年升至第三。《小康》调查中,受访者所在城市的交通状况,只能让约三成人(占比29.6%)每天出行的时候感到“非常安心”或“比较安心”,37.5%的人感觉“一般”,32.8%的受访者则表示“比较担心”或“非常担心”。

  人们的担忧是有理由的。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末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5万人至今,中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已经连续十余年位居世界第一。而酒后驾车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罪魁之一。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了酒驾专项整治行动,但因酒后驾驶违法成本太低,一些地方酒驾仍屡禁不止,因酒驾导致的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今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醉驾列入犯罪行为,并规定了量刑标准。《小康》调查显示,八成民众(占比79.2%)对此表示支持。而知名音乐人高晓松则成了首位因醉驾被判刑的名人。

  醉驾入刑的效果是明显的。以北京为例,醉驾入刑一个月,北京市酒驾行为1024起,同比下降81%,其中醉驾89起,下降79.2%。不过伴随着最高法“醉驾情节轻微不入罪”的要求,以及“因公醉驾”等戏剧性事件的发生,醉驾入刑标准该不该有弹性引发了争论。《小康》调查中,超七成人(占比73.8%)认为“不应该有弹性,‘醉驾未必入刑’会滋生腐败,醉驾入刑不能给特权留缺口”。

  在交通安全方面,今年除了有醉驾入刑引人关注,高铁的安全性也引发了广泛议论。今年2月,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因涉嫌重大违纪行为被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双规”。新任铁道部部长盛光祖上任之后,立即启动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4月,盛光祖启动了高铁刹车系统,包括京沪铁路在内的中国高铁计划悄然减速。

  高铁降速引发了众人的疑虑:高铁是不是不安全?

  《小康》调查显示,分别有21.2%和8.0%的受访者对高铁的安全性表示“比较担心”和“非常担心”,二者相加为29.2%,接近三成。不过,“不担心”的比重更大,占比41.2%,超过四成,其中,36.2%的人“不怎么担心”,5%的人“一点也不担心”。另有一部分人持中立态度或表示“不清楚”。

  对于高铁降速,盛光祖在4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的专访文章中这样解释:“在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上开行时速300公里的列车,有更大的安全冗余,同时也使得票价在符合市场规律上有更大的浮动空间。”

  按照铁路“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现在的9.1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降速,或意味着在速度与安全之间重新做了一次权衡。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安全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