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载人空间站将征集实验项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30日03:01  现代快报
9月29日,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图为记者拍摄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 新华社发   9月29日,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成功。图为记者拍摄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 白瑞雪 田兆运) 在与神舟八号“会面”之前,天宫一号要在茫茫太空中独自走过什么样的长路?昨天,测控通信系统副总指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告诉记者,神舟八号发射之前,天宫一号要经历四个关键阶段。

  一是发射入轨段。火箭成功发射后,天宫一号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50公里的初始轨道。北京飞控中心通过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进行跟踪,控制天宫一号建立稳定的飞行姿态、展开太阳能帆板。

  二是变轨控制段。根据飞控计划,当天宫一号飞行至第四圈和第十三圈时,北京飞控中心对其实施变轨,使天宫一号由椭圆形轨道进入近圆形轨道。

  三是在轨测试段。北京飞控中心将对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等分系统进行测试,确保满足交会对接要求。这一阶段预计持续7至10天。

  四是交会对接准备段。在神舟八号发射之前20天,北京飞控中心将通过3至4次轨道控制,对天宫一号进行轨道相位调整,使其进入预定的交会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八号到来。

  揭秘

  对接机构研制16年

  成功申报20多项专利

  新华社上海9月29日电(记者 张建松)对接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活动必须掌握的一项关键技术。记者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悉,天宫一号对接机构的研制之路长达16年之久,目前已成功申报20多项专利。

  据悉,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任务中,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承担了资源舱结构与总装、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测控与通信分系统配套单机、总体电路分系统资源舱电缆网的研制任务。

  我国是除俄罗斯之外的第二个生产对接机构的国家。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共有118个传感器进行测量,5个控制器接发指令,上千个齿轮轴承进行力和运动的传递,通过14个电机和电磁拖动机构进行动作,数以万计的零件和紧固件组成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的周边式对接机构,中间留有直径800毫米的人孔通道。这种活动部件多、传动链长、精度要求高的产品,必须有系统集成的工程化设计才能完成,目前已成功申报了20多项专利。

  据介绍,我国从载人航天工程之初,就同步开展了交会对接技术的论证工作。整个研制之路长达16年之久。

  第二代飞控软件

  首次应用于交会对接任务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 李宣良 田兆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副总指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29日说,为了确保交会对接任务的万无一失,测控通信系统的软件硬件进行了全面更新,并首次使用第二代飞控软件。

  陈宏敏在当天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这次交会对接任务,重点在飞控,难点在飞控,关键环节也在飞控。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自2008年神舟七号任务之后,就开始进行周密的准备。制订了完善的飞行控制方案,对计算机系统、显示系统、指控大厅、地面与天宫一号之间的通信设备,全面进行了更新。

  相关新闻

  中国载人空间站

  将征集实验项目

  新华社甘肃酒泉9月29日电(记者 赵薇 李惠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善从2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将向全国征集载人空间站应用项目建议,各方人士都有机会参与未来中国载人空间站实验。

  到2020年前后,我国将在太空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有人空间站。张善从说,在空间站上开展大量科学实验,是建设空间站的终极目标。“未来在空间站上进行的科学实验,将比现在有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加。”

  张善从表示,目前已对空间站建成后将要开展的科学实验进行了规划,主要有空间地球科学与应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空间物理与空间环境、空间天文和空间应用新技术等八个领域的应用任务。

  据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近期将发布《载人空间站工程应用任务指南》,向全国征集项目建议。“各科研单位、企业、高校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将有机会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实验中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8)

> 相关专题:

 

更多关于 天宫一号 指挥员 卫星发射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