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升空前,为了做到绝对可靠,科研人员对每项技术均进行了上千次试验,以确保万无一失。经过初步计算,在天宫一号在轨运行的两年时间里,不会遇到流星、空间碎片等危险“访客”。
天宫一号设计的前提是有航天员驻留,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万一出现5毫米的漏孔,也会有80分钟的充裕时间让舱内航天员逃生。
体检
装入真空罐 检测适应能力
为了确保天宫一号能够适应太空环境,在太空平平安安地飞行两年,在奔赴发射场前,天宫一号做了全面的“体检”。
据介绍,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有专门用于交会对接各种测试的大型试验室。在高大宽敞的试验厂房内,科研人员模仿天宫一号从发射升空到太空飞行的各种环境,通过振动试验、噪声试验、真空热试验、泄复压试验等对天宫一号进行详细的“体检”,并对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与排查。
为了测试天宫一号能否适应火箭起飞时产生的巨大振动以及过载产生的影响,科技人员对其进行了振动试验与热力学试验。
试验时,天宫一号被固定在振动台上,浑身接满数百条各种导线,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振动,检测其整体框架结构以及振动对各种设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同样,为了模仿在太空飞行过程中时冷时热的环境,天宫一号会被装进特制的大罐内。罐内会被抽成真空状态,并被加热和冷却,检测它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测试
派两架飞机 测太空信号
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神八、神九飞船将相继被送入太空与其交会对接;之后,神十将搭载航天员升空,完成与它的交会对接。为了在太空完成好交会对接任务,科研人员模仿对接时的情况,在地面进行了多次对接试验。
测试太空通信是否能保持通畅时,测试人员分别乘坐两架飞机,相距一定距离飞行。在飞行过程中,测试人员模拟交会对接时的情况,测试通信系统能否有效发送并接收信号,以满足需要。
地面试验 看能否开窗换气
在天宫一号等待载人飞船交会对接的时间里,天宫一号舱内的气体成分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不适合航天员工作生活。因此,天宫一号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像室内开窗换气一样,把舱内不合格的气体排出去,重新充入合格的气体。
在地面上,技术人员进行的泄复压试验就是为了验证天宫一号能否满足此项设计要求。
防范
薄金属外衣 能挡空间碎片
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将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等待神舟飞船的到来。
在孤独的旅行中,天宫一号也许会遇到一些“不速之客”,包括微流星、空间碎片等。为了防止这些“不速之客”的伤害,它自身带有防护板,可以遮挡微小碎片对飞行器的撞击,而其自身2毫米~3毫米厚的金属外衣,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为了保护天宫一号在轨运行的安全性,科研人员制定了专门的预警机制,并用黄、橙、红代表不同的预警等级。红色代表的危险级别最高,即有可能撞击到天宫一号的碎片。
为了精确计算空间碎片出现的可能性,科技工作者还引入碰撞概率的概念。这一概念是空间碎片预警判断的参数与依据,表示的是碎片与天宫一号发生碰撞的概率。
天宫一号在太空飞行的每一天,科技人员都会进行碰撞概率的计算,看看那些散落在太空的“不速之客”有没有可能对天宫一号产生威胁。
初步计算的结果表明,天宫一号在轨运行的过程中,是不会遇到危险的“访客”的。万一遇到危险,技术人员会在地面向天宫一号发出指令,改变其飞行轨道及速度,避开危险物后,再回到预定的轨道继续飞行。
在地面,科技工作者还进行了临压力应急试验,测试当天宫一号舱体出现5毫米漏孔时,所采取的措施能否维持舱压不小于70千帕,并能保持80分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航天员赢得充足的逃生时间。
本版文/记者 吴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