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11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专题 > 正文
中山市: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的“中山模式”
颁奖词:秉承着孙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中山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率先探索“2+8+N”社区建设模式和社会力量动员机制,创新行政复议体制机制等。2011年11月9日,《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所总结的“中山模式”作为典型案例走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课堂,引起了学员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其经验和影响推广至全国。中山是中国全面小康建设中社会管理创新的典范。
浙江省德清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工程
颁奖词:我国目前的垃圾总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垃圾围城”现象已成为制约中国近三分之二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德清县的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一体化工程,建设了多层次、级别分明的专职环卫管理队伍,不仅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整洁优美的环境所带来的益处,也有效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途径。
成都市:构建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
颁奖词: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以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为核心,发展出一套新型民主议事的农村治理机制,使包括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流转等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村民都能够自觉主动、积极参与议事,真正实现了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这一成果对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示范作用。
淮安市信访局:“126”信访工作新模式
颁奖词: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意的直接途径,也是其接受群众监督、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沟通桥梁。江苏省淮安市信访局“126”系统工程创立了以一个系统、两个中心、六个“全方位”为支撑的信访工作新模式和“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建设,不仅实现了利民与便民的有机结合,还有效规范了政府部门的办访行为,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衢州市公安局:“群众工作综合体”——老百姓门口服务区
颁奖词:保障公共安全的最基本工作就是扎根于群众中,帮助群众解决切身关乎其利益的小事。衢州市公安局在新形势下着力打造集便民服务、化解矛盾、群防群治为一体的“群众工作综合体”创新工作平台,在降低工作成本的同时也及时有效地服务了老百姓,对于推动我国基层社会治安管理事业,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起到了突出作用。
重庆市巫溪县:以“乐和家园”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颁奖词:重庆市巫溪县“乐和家园”建设,是由巫溪县委、县政府主导并实施的民生工程,旨在以生态环保、人人亲近的“乐和”理念,引导村民通过建立互助会等自发管理组织实现村民主动参与的乡村社会自治。其创立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管理模式,在鼓励村民主动承担社会事务和扭转当地社会风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
颁奖词:社会组织是填补政府职能与社会管理、市场服务之间“空白地带”的新生力量,在政府向群众传递方针政策的过程中起着强有力的“纽带”作用。成都温江区探索的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引入市场机制使社会组织参与到基层社会管理活动中,利用其高水平专业服务满足公众需求,既保证了公共服务质量,也减少了政府事务性工作负担,为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温江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浙江省委组织部:推动政务微博,打造 “阳光组工”
颁奖词:面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运用新兴媒体扩大党务、政务公开,是党政部门现今亟需探索的新课题。浙江省委组织部推进“阳光型”组织部门建设,不仅积极引入新闻发言人制度,实现省市县三级组织部长与网民在线访谈,还由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蔡奇带头开通了浙江组织工作微博,创办了浙江组织工作网和党建手机报,在增强群众对组织工作知晓度、参与度的同时,也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上海市浦东新区:“两新企业”新型党建探索
颁奖词:如何在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的“两新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实现党员全覆盖并提高党组织凝聚力,是众多基层党组织长期面临的困惑。以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的上海市“两新企业”建立的“楼宇党建”和“阳光驿站”新型基层党建模式,以建筑物为单位构建党组织,打造多个党员服务中心共同实现便民党务平台,在基层党员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切实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具有可复制性的“两新企业”新型党建之路。
湖北省襄阳市:公开推荐、差额选拔县委书记及县(区)长
颁奖词:公开推荐、差额选拔,襄阳市将干部人事任用由过去的“少数人专利”变成“多数人权利”,将推荐权交给干部群众,提名权交给市委委员,考核权交给综合考评组,决策权交给市委常委会,以“五量化五分析”综合方案全面考察干部素质,以“海选”选拔县级以上重要干部,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民主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