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景海鹏 曾乘神七漫步 如今再度问天
今年春节前,景海龙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内容只有几个字:“我已进入封闭训练”。
“不用多说我们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到关键健时期了。”景海龙明白,这条短信意味着哥哥景海鹏也要和家里“封闭”,暂时音信全无了。
“一年也通不了几次电话,20多年都这样,早就习惯了。”6月13日上午,王珍玲显得有些委屈,因为这些情况自己说出去也没人信,但她想通了,“这个工作太特殊”,就连自己了解儿子消息的唯一渠道,也和普通人一样——看新闻。
时隔四年,景海鹏成为中国首位再度飞天的航天员,家人和朋友似乎并不意外,“他一直在坚守。”
坚守秉性 村口下车步行数里回家
“神七返回后,海鹏10月份回家,连来带走待了三天,都是在太原。”王珍玲回忆,儿子的日程被组织和朋友安排得满满的,直到最后,家人才被安排在宾馆与景海鹏待了半晚。“就聊了一个来钟头,他把亲戚朋友的情况都问遍了。”王珍玲说,家里已形成默契,海鹏不说工作的事,家人也不主动问。
景海鹏每次回家前,得到消息的亲友和乡亲们都会在村口迎接,景海鹏从来都是在村口就下车,步行几里村路回家,即使神七发射后成了航天英雄,景海鹏这个习惯也没变,“他说乡亲们都站着,自己坐在车里太不礼貌。”
王珍玲说,神七荣耀过后,儿子没变,家里的生活也没变。
村里的地被政府征收,用于建设工业园区,其中也包括景家的10亩地。对于征地补偿的事,时常会有人好奇地问她,是不是补偿比别人家拿得多些。“其实都是每亩9000元,政府都是一视同仁的,可他们还是不信。”王珍玲苦笑。
在运城,“景海鹏的家”已经演变成为当地的一个地名,使用频率几乎超过其原本的名称——运城市盐湖区安邑办事处东杨家卓村。
村口路边,远远就能看到一块三层楼高的醒目标牌:“神七”飞天英雄景海鹏的家乡。“过两个小巷,第三个门就是……”指路的村民对于造访者习已为常,也习惯了与航天英雄为邻。
坚守习惯 腿绑沙袋每天跑5公里
木材切割机嗡嗡作响,让记者一眼就认准了景海鹏的家,这两天,来自邻近闻喜县的工匠主动找来,为景家装饰大门,当地对门的装饰很是讲究,除了喷绘图案,还要摆上各种造型的闻喜花馍,添加喜庆,寓意吉祥。
望着新大门,景靠喜和王珍玲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被问及有什么话想和儿子说时,景靠喜摆摆手,笑着走到一旁,“不是还没定下来嘛,说什么我也没想过。”
在景海鹏高中化学老师、解州中学原副校长卫领超看来,景海鹏再次飞天并非偶然,是他一贯的坚持。
卫领超记得,景海鹏读高中时,学校每天早6点上操,而景海鹏已经腿绑沙袋,跑到学校外的中条山再回校,和同学们一起做操,“来回5公里,几乎每天如此。”
在临汾航校学习时,景海鹏仍然坚持跑步的习惯,一年中秋,他提着月饼跑到城区另一端的临汾师大,看望在那里就读的高中同学,“在校门口打电话叫出同学,说自己训练忙,不能和大家过节,送完月饼再跑步回学校。”
“海鹏是个重感情的人。”卫领超说,去年校庆前,学校组织在北京的校友聚会,正在外地的景海鹏专程坐飞机赶回来,“校友轮流发言时,我说海鹏你讲5分钟吧,他说我要讲10分钟。”
最终,景海鹏用了20分钟,倾诉自己对母校和校友的感情。
坚守亲情 机场转身拥抱泣别父母
“我人生最美好的青春留在家乡,这里改变了我的一生,使我能够飞向蓝天。”那天下着雨,一袭蓝色航天员服的景海鹏,在校庆报告会上说。
解州中学副书记刘庆元,是景海鹏的高中同学,也是篮球队队友,“海鹏打前锋,是主要得分手,他还记得那次篮球赛夺冠呢。”
校庆那天下午,学校组织的篮球赛上,景海鹏打满整场40分钟,打遍了场上所有位置,“他的身手还是那么好,我想把他换下来,他硬是不让。”
在家人看来,这是景海鹏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行动多于语言。
2009年春节,景海鹏回乡探亲,但因为约饭的人太多,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三,没能在家里吃上一顿正经饭,“几个同学找了个酒店,甚至等了很长时间才和儿子聚上。”王珍玲说,儿子觉得有朋友请是情面,要重视。
除夕夜里,景海鹏还在探亲戚,第二天上午吃了家里包的饺子,才算是在家过了“半宿”。也许是担心父母失落,那次离别,景海鹏用语言表达了感情。
这段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里,景海鹏在告别前来送行的家人和领导,走到候机厅安检口时,突然转身跑回父母身前,三人相拥落泪。
“当时他边跑过来边喊着妈,还说爸你不要担心,我不管到什么时候都忘不了你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珍玲又哭了。
坚守责任 遇到战友考题取代问候
“海鹏没大变化,就是训练太刻苦,瘦了。”王珍玲心疼,但又没问过“平时都练啥”。
接受《航天员》杂志采访时,景海鹏曾介绍过自己是如何训练的。
做飞行员时,游泳是必须要过的一关,因为如果不会,一旦跳伞落水就失去了安全保障。景海鹏不会游泳,刚开始总是呛水,直到考试前夜还是游不好,那晚景海鹏反复琢磨,在脑子里过电影,“创造”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
考试当天,景海鹏先是游过了50米的及格线,在大家的鼓励下又游到了100米,仿佛领悟到游泳诀窍的景海鹏,最终游过了200米。
神七训练时,景海鹏在模拟失重水槽里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
这次成为神九航天员乘组指令长,景海鹏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即使在训练外,景海鹏见了刘洋,打招呼也不是“吃了吗”,而是考她某设备在哪,正常指数应是多少,某个阀门在哪儿,某个开关怎么用?
去年底,王珍玲去北京看儿子。“中午在航天城附近的饭馆吃饭,吃到一半海鹏接到电话,说是训练时间到了,就走了。”那次,王珍玲给儿子烙了饼,“他最爱吃我烙的饼。”
景海鹏曾经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这次又脱颖而出,一是因为他积极求战,二是他保持了很好的飞行状态。重返太空是飞行过和没飞行过的航天员都非常羡慕的事情。他最大的特点是细心,不仅地面训练非常严谨,生活中也非常活跃。 ——杨利伟
■ 个人简历
景海鹏 男,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大校军衔。安全飞行12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梯队成员。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
新京报记者 张太凌 山西运城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