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

广州等多城市出台汽车限购政策引质疑

2012年07月04日12:48  工人日报

  除了限购,还有没有解决拥堵的好办法?

  本报记者 孙喜保

  广州的汽车限购政策来得很突然,之前似乎没有任何征兆。

  6月30日晚通知限购新政,每月新上牌中小客车数为1万辆,一年12万辆,从7月1日起开始执行,仅留给消费者和市场短短几个小时的购买时间

  广州的汽车限购,很显然在效仿北京,目的也是为了限制急剧增长的城市车辆,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环境。

  北京此前已经实行了一年半的摇号限购政策,据相关部门说,治理拥堵效果明显。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等地,采取了限购或者拍卖的形式,对汽车的增长实行行政限制。

  限购政策从短期来看,确实有利于迅速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但其副作用也渐渐凸显。

  限购影响当地汽车业的发展已经显现。从汽车上牌数量来看,去年广州中小客车新上牌量超过20万辆。此次限购之后,每年至少限制了一半的汽车销量。这对广州市汽车市场的影响显而易见,而北京的情况更加严重。

  限购政策对于我国汽车业的发展也是一个沉重打击。中国的汽车产销从2011年开始进入了低迷期,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虽然也在努力提振车市,但目前来看,效果并不明显。此番广州限购,让北上广三大城市开始全面实行限购政策,三地对于全国的示范作用不言而喻,全国各地许多城市在未来有可能效仿三地做法。届时,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将更加突出,汽车业想要重新回到2010年的辉煌时刻,更加困难。

  限购政策的粗线条也显得不够人性化。这一摇号限购政策的推行,虽然体现了“摇号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但是对于一些摇号中而不买者,或者对于那些多人摇号、一人买车现象没有更加细致的针对措施,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定的不公。与此同时,对一些急需购车的消费者来说,亦没有灵活的解决办法。比如,是否可以拿出一部分购车名额采取拍卖的形式,让那些具备经济实力而又急需者能够买到车。

  限购的初衷和目的自然是解决交通问题,但在限购的同时,是否还有更好的解决拥堵的办法呢?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交通拥堵,几乎是所有大城市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面临的问题。他们也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之经验。

  比如日本,就采取收拥堵费的方式,来限制局部地区的拥堵。有的国家规定必须有了车位才能购车,这都为限制汽车购买,缓解交通拥堵提供了经验。

  当然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规划的合理性对于解决交通拥堵非常重要。一些城市经常大兴土木、对马路大肆开挖,对于功能区的定位和划分不科学,都会影响交通的顺畅程度。

  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限购政策,政府部门在公共交通的提供方面亦要有更大的投入,这样才不至于让市民出行受到限购的影响。目前北京、广州等地的公共交通虽然发展迅速,但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市民出行依然困难。

  出租车顽疾也是影响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在北京等城市,上下班高峰时段,乘客常常等候很久才能打到一辆出租车,造成许多消费者出行困难。

  有专家认为,放开出租车市场的准入,降低出租车司机的管理费,让更多的出租车参与竞争,将会减少市民购车冲动,极大缓解北京市的交通压力。

  相关部门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需要考虑得更加周全,在政策制定上要更加科学。限购并非解决拥堵的唯一方法。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