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东霞) 近日广州市民反映,两年前政府耗资4920万元在全市主干道的高架桥、立交桥涂装“黑漆”,现在却出现严重的掉漆现象。广州市建委通过官网承认,经过两年的试验发现,此种桥面材料不能满足广州实际要求,维护困难且成本较高,应停止使用该材料,由其自然脱落。
据了解,“黑漆路”在广州的历史非常短,2010年亚运会前,广州市斥资4920万元为全市主干道农林下路立交、机场立交、客村立交等19座桥梁桥面进行改造,选用材料为超强水泥聚合物。因看起来像在路面上刷油漆,市民称之为“黑漆路”。该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当时综合了桥梁承载力、交通疏导要求、新型材料的适用范围、改造成本和效果等多方面的因素,才选用了超强水泥聚合物封面料。
记者走访了脱漆较严重的位于海珠区的客村立交桥,发现第二层立交桥铺上了与其他路面不一样的“黑漆”,但现在看上去斑斑驳驳,脱落严重,露出下面白色的水泥面,整个路面看上去非常不美观。
尽管建设单位指出,桥面封面料的脱落磨耗,本身不会增加交通安全隐患,但记者在现场采访多位司机,他们均表示:“在脱漆的地方开车比沥青路更震一些,长期如此肯定对车辆造成一定损伤。”
“早就脱落了,开车都感觉到不平稳,如何保证没有安全隐患?”开出租车的刘司机告诉记者。
早在2011年4月就有市民反映部分“黑漆路”车过打滑、路面掉漆。同年6月份,该市建委在官网上表示,已组织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责成责任单位立即落实整改,力争在当年6月底前完成修补施工。
但一年多过去了,“掉漆”问题依然严重。针对此问题,该市建委回应称,“由于缺乏对该材料的维护经验,修复效果难尽人意。”而现在也只能以“由其自然磨耗脱落”的方式退出。
由于“黑漆路”在广州是首次使用,如何适应湿热多雨的天气,广州市建委也暂无经验。对此,不少网民认为市建委此次决策没有经过“充分论证”,更质疑为何不在小范围试验后才使用。网民“竹洋”说:“时间和费用成本,都太高了些。决策机制需要更科学和准确,纳税人的辛苦钱不应该浪费。”
广州美院教授李公明则表示,此次事件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更应重视。首先是在重大市政工程中,缺少技术咨询环节。若是失败了,公众必然要追问原因,并联想到有腐败问题作怪。其次是公共财政投入不够精细、实用。
“广州的公共决策、市政工程出现问题的话,是否有部门进行调查呢?如果不调查,今后市政工程出问题,岂不是没人管?”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