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上天”的冲动与“入地”的淡漠
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邀请雷曼兄弟原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约翰·卢埃林、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等共同把脉中国的“摩天高烧”。报道称,由“摩天城市网”刚刚发布的《2012摩天城市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在建摩天大楼有332座,另有516座已经完成土地拍卖、设计招标或已奠基。而美国在建及规划的摩天大楼只有30座。未来10年内,中国将以1318座超过152米(约合500英尺)高的摩天大楼总数傲视全球。
摩天大楼又称超高层大楼,通常指超过40层或50层的高楼大厦。随着高层建筑在各地的发展,人们对摩天大楼的定义高度也略有不同。在中国,这个标准是100米以上,在日本、法国是60米以上,而美国则普遍认为152米以上的建筑为摩天大楼。也就是说,1381座这个数字是按照美国的标准计算的,不存在按照中国国内100米的标准而夸大的成分,是货真价实的1381座摩天大楼。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需要这么多摩天大楼吗?地方政府争相建设摩天大楼目的何在?
据报道,美国芝加哥54.9米高、共10层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其设计者威廉·勒巴隆·詹尼被称为“摩天大楼之父”。此后120年,世界各地的摩天大楼一次次挑战着人们对高度的承受力。2010年,迪拜哈利法塔以828米、168层的高度雄踞了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这是人类史上第一座超过600米的摩天大楼。
按照设计者的说法,摩天大楼最初的目的是缓解用地紧张,促进商业发展。但时至今日,在国内,摩天大楼已经呈现出疯长态势——除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不少二三线城市也争相投资建设摩天大楼,甚至一些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人口不足百万的边陲小城也纷纷放出打造摩天大楼的消息。人们怀疑,对这些地方而言,摩天大楼建好后真能有人租用吗?如果使用率低、负债率高,成本收不回来是小,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是大。
对这种“摩天大楼热”,专家、公众早有质疑,一再提醒地方政府建摩天大楼要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不能盲目贪大求高,但这些声音显然没能阻止各地兴建摩天大楼的热情。
与试图冲上云霄的摩天大楼形成对比的是,一些“入地”工程则几乎无人问津。尽管近年来,已经有多次暴雨证明了一些城市的地下工程是多么脆弱;尽管国外“共同沟”的概念屡被提及,但国内的城市却鲜有借鉴,地下管网的铺设依然是各自为政、我行我素;尽管“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屡被引用,但对一些城市的管理者而言,比“城市的良心”更重要的是城市的面子和政绩。
在一些人眼中,只有那些耸入云端的摩天大楼才能成为显赫的地标,才能成为自己“丰功伟绩”的代言,而那些“入地”工程,哪怕建得再好,功能再强大,也不如可以时时出现在人们眼前、需要仰视的建筑那么震撼。这恰恰反映了一些城市管理者的短视。
埃菲尔铁塔是人们公认的巴黎地标,但巴黎同样有一座全世界惟一的下水道博物馆,堪称巴黎的地标。它四壁整洁,管道通畅,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地下水处理系统管道总长达2400公里,其中污水处理管道总长1425公里,规模超过四通八达的巴黎地铁,每年接待10万名参观者。在巴黎,如果有人不小心把钥匙或是贵重的戒指掉进了下水道,完全可以根据地漏位置,把东西找回来——这是多么伟大的工程。
“上天”多喜讯,“入地”悄无声,地上地下的巨大差异,说白了是城市管理理念的差异——是好大喜功还是求真务实,是急功近利还是循序渐进,是喧嚣浮躁还是脚踏实地。与地上一年半载就能实现的眼球效应、政绩效应相比,愿意花几代人的时间和心血去打造一个看不见的地下工程,需要怎样的决策智慧与担当呢?
再过10年,中华大地上或将有上千座摩天大楼,但强大的下水道系统会有多少呢?本报评论员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