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灾害问题严峻

2012年11月24日15:1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济南11月24日电 (记者 孔凡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钱七虎24日在此间表示,近年来,中国地下工程的建设蓬勃发展,但交通隧道、水利水电及矿山能源工程等,建设埋深愈来愈大,深部地质环境赋存的高地应力和高水压条件,导致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岩爆和突水突泥问题愈加严峻。

  钱七虎是当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岩爆、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与防治控制技术研讨会议上做如上表示的。

  这位参加过南京玄武湖隧道工程、港珠澳通道海底隧道、青岛至黄岛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等系列重大地下工程设计规划的资深专家认为,中国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建设蓬勃发展,上万公里的交通隧道工程和20多个世界级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正在或即将投入建设,矿井开采深度已超过千米,呈现出“大埋深、高应力、强岩溶、高水压、地质复杂、灾害频发”等显著特点,岩爆和突水突泥重大灾害往往造成设备损坏、工期延误和重大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已成为地下工程和岩石力学领域的世界级难题。

  钱七虎说,未来20年中,中国将新建近100万公里公路,交通网络向西部纵深拓展,大量隧道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正在修建的成兰铁路,线路将多处穿越活动断裂带和可溶岩区域,隧道最大埋深达1900米,最长达15公里,工程建设难度极大。在水利水电方面,“十二五”到“十三五”的10年建设投资将突破4万亿,20多个世界级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正在修建。如锦屏二级水电站4条引水隧洞,单洞长约17公里,最大埋深达2525米,施工中遭遇多次遇到岩爆和突水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此外,在矿山能源方面,钱七虎表示,在近20年约有250多座矿井因突水而淹没,经济损失高达35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开采深度超过一千米的矿井越来越多,面临的冲击地压和突水等灾害问题也愈加突出。

  钱七虎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尽管近年来中国科技工作者在岩爆和突水突泥防治技术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像山东大学在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灾害源定位定量预报及灾害控制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中科院岩土所、大连理工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在岩爆灾害的预报预警与防治方面取得了可喜进步。但地下工程灾害防治技术领域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岩爆、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与防治控制技术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是中国工程院2012年“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出席该论坛的有中国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包括该领域的知名大学、著名科研院所和大型设计、施工单位等一千多人。(完)

(原标题:专家:中国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灾害问题严峻)

(编辑:SN056)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云南昭通撤销对跪访温家宝农妇拘留决定
  • 体育郑智成亚洲足球先生候选 弗格森铜像揭幕
  • 娱乐17:25全程视频直播2012金马奖 专题
  • 财经酒鬼酒塑化剂门后复牌跌停 未提是否召回
  • 科技中关村首例强迫交易案:商户获刑2年半
  • 博客鸠山为何被炒了鱿鱼 伊朗剩女如何生活
  • 读书文史观天下:揭秘1942河南大饥荒
  • 教育高校行政权力膨胀使教师奔钱奔官
  • 育儿男童幼儿园内生殖器被撕裂调查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