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深圳。深圳这个承担改革实验田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用30年时间从小渔村成长为大都市,成为改革开放的尖兵和经验提供者。回顾过去我们发现,邓小平等领导人视察深圳时常在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他们发自深圳的声音影响着中国的发展。以下内容选摘自2010年《瞭望》第34期:原文链接: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8-21/141120946568.shtml
邓小平:视察深圳坚定国人改革开放信念
1984年1月24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这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此时,深圳经济特区刚刚成立4个年头,特区的建设热火朝天,但国内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围绕特区的非议同样云谲波诡。
邓小平来到深圳,在亲眼目睹了深圳的发展变化后,欣然提笔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此后,“特区不能办”的议论基本上没有了。应当说,特区的发展不负众望,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了1987年6月左右,邓小平肯定地说:特区是成功的,不但决定正确,而且办得成功。也就是说,到十三大前夕,邓小平完全肯定特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邓小平1984年视察特区,还有三个深层次原因:
第一个深层次原因,是出于到20世纪末实现翻番目标的考虑。
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实现翻两番,是党的十二大向全世界的承诺,邓小平对此看得很重。他在1983年6月曾指出:翻番不能实现,搞得不好,有可能改变十二大的决议,那就严重了!这不但在国内是个政治问题,在国际上也是个大的政治问题。
因此,1983年春他就翻两番问题视察了江苏、浙江、上海,视察的结果是这些地方没问题。回到北京后,邓小平提出各地都要有具体落实规划,而且 沿海要比内地多翻一些,这样全国才能拉平。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自然想到了沿海的广东。他在1983年3月说:现在的问题是要注意争取时间,该上的要上。最 近香港有个报道,说广东的速度放慢了,是什么原因?我们有些同志对开放政策仍是有顾虑的,也要加以注意。
邓小平提出,在当时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速度要快,就要借外债,就要充分利用外资。而特区恰恰是利用外资的窗口。所以,邓小平也是要亲自调研广东实现翻番的条件,看看特区利用外资能不能为加快发展提供资金、提供模式、提供经验。
第二个深层次原因,与解决香港问题的需要有关。
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中英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会谈共举行22次,最终形成了中英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3个附件。邓小平视察特区正是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期间。
邓小平设计的解决香港问题的关键是“五十年不变”,即香港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他认为这 样规定可以使香港人放心,减少他们的疑虑;可以使人们更感到我们政策的连续性、可靠性,有利于我们和英国谈判,有利于顺利收回香港和保持香港的繁荣。
问题是这个“五十年不变”,怎么能让香港人和英国人相信这一点?当时许多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特区特别是深圳就在香港对面,当时深圳主要吸引的 是香港的投资,深圳与香港熙熙攘攘的人员来往已经是“例行公事”。如果深圳的发展和繁荣受到影响,不能保证,那怎么能说服人们相信香港五十年不变的政策? 所以,邓小平视察特区,与1984年的整体工作,特别是香港问题有很深密的思考上的联系。
第三个深层次原因,则与邓小平的一个大构想相联系,这就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4年6月,邓小平解释说:我们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吸收外国资 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如果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的道路。
1984年12月,他在同撒切尔夫人谈话时指出: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是符合中国的切身利益的。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 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香港)实行资本主义。我们相信,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我们对 外开放二十来个城市,这也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是主体这个前提下进行的,不会改变它们的社会主义性质。相反地,对外开放有利于壮大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可见,邓小平视察特区,也就是要看看这个小范围和小地区的吸收资本主义的资金和管理模式,到底会是什么情况?他要在实践中检验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
江泽民:避免改革反复,强调发展创新
1990年6月,在江泽民主持中央工作一周年前后,他亲自到深圳作了三天的实地考察。他充分肯定了经济特区十年的成就,提出要继续把特区办好,发挥在改革开放中的“排头兵”作用。同年11月下旬,江泽民出席了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在11月26日的招待会上,他发表了重要讲话:
“经济特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创办经济特区的实践是成功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它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丰富了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经济特区要在过去十年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不停顿地把各方面工作推向前进”;“经济特区的有关政策,党和国家要 保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期望,再过十年,当经济特区庆贺它建立二十周年的时候,将会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更大成绩,将会更加生机勃勃。”
1994年6月,江泽民来到深圳,针对社会上“特区还能不能办下去”的疑惑,他指出:“我认为有必要代表党中央、国务院郑重地加以重申: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
他还说:“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要搞多久,经济特区就要搞多久。”江泽民这样一番斩钉截铁的讲话,使“特区消亡论”没有了市场,避免了一个大的反复,给特区干部群众以极大信心和鼓舞。
1995年,江泽民又一次来到深圳考察,不仅重申中央对特区“三不变”方针,还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办好特区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他指出:“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经济特区的特色也要相应地随之发展。今后主要应通过深化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自主创新技术、加强全面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完善投资环境、增进经济效益、健全法制规范,使整体经济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这些指示,为特区建设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2000年2月22日,江泽民到深圳视察时指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是很了不起的。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越有必要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在发展较快地区的干部群众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对经济特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0年11月,江泽民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对经济特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抓紧解决存在的问题,继续“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努力创造新的业绩,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胡锦涛:深圳讲话中科学发展观萌芽初现
从“经济特区”到“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充分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标志着深圳将在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先行先试、取得新的突破,力争在全国率先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自从到中央工作后,胡锦涛同志曾经三次亲临深圳视察指导工作,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指导意见。”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研究员张贺福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回顾说,第一次是1994年11月,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第二次是1999年6月底,受中央委托、专程赴港出席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揭幕仪式时在深圳停留;第三次是2003 年4月,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也是我国抗击“非典”最严峻的时刻。
张贺福介绍说,胡锦涛同志对深圳的改革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包括深圳在内的经济特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的“窗口”作用、“试验区”作用和“排头兵”作用,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等方面走在前面,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为全国提供更多的有益经验。
可以说,2003年4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结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是科学发展观最初的思想萌芽。
在这篇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将他在深圳提出的一些论断作为讲话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通过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创新优势”;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完善发展思路不断增创新优势”;要“着力深化改革,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增创新优势”;要“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增创新优势”;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通过科 技创新和发挥人才效应不断增创新优势”,等等。
他进一步指出:“在发展问题上,我们始终要坚持两条。一是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首先要把经济建设进一步搞上去。二是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要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根据《瞭望》周刊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