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莫言:抽烟喝酒吹牛女孩在场会脸红

2012年12月11日11:36  齐鲁网
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演讲 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演讲
莫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发表演讲后接受献花 莫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发表演讲后接受献花
莫言 莫言
身着燕尾服 身着燕尾服

  莫言的瑞典之行

  来源:山东卫视《调查》

  齐鲁网12月11日讯 据山东卫视《调查》报道,12月10日11点左右,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会大厅举行。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将在那里领取属于他的奖座和奖金。

  此次陪同莫言去瑞典的除了他的妻子和女儿之外,还有几位莫言以个人名义邀请到的重要嘉宾--来自不同国家的翻译家。莫言是想通过此次的瑞典之行,表达自己的一份谢意。

  山东省高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邵春生,在25年前,通过莫言的一次文学讲座与他相识,自那之后,两人便成为朋友,此次他也应邀,以诗人和亲友的身份,与莫言一同出席瑞典的颁奖典礼。

  北京时间12月6日晚上7点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新闻发布会在瑞士斯德哥尔摩举行,虽然瑞典遭遇了罕见的暴雪导致机场关闭,航班延误,耽搁了行程,但是中国作家莫言还是如约出现在了新闻发布会的现场。面对各国媒体的长枪短炮和连珠炮似的拷问,莫言的回答从容不迫,妙语连珠,显示了他一贯的机智幽默。

  新闻发布会现场位于瑞典文学院的二楼大厅,与其他领奖人不同,莫言是步行到会场的。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不过他表示,获奖是他个人的事,而不是颁给一个国家的。

  莫言说自从获得诺贝尔奖后,才真正感觉自己成了名人。因为过去在北京骑车上街没人理,现在上街就会有人要求合影。

  在发布会上,莫言盼望回归平淡的生活,继续文学创作,依然做一个农民的儿子。

  “美丽的胶河流淌,遍野的高粱,黑色的土地承载万物,勤劳的人民淳朴善良”,这就是莫言生长的地方。

  这里承载了莫言全部的童年生活和记忆。直到1976年,莫言参军,才离开家乡的老屋。

  莫言自称是在一个孤独、饥饿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使他备受压抑。在接受采访时,莫言曾不止一次说,小时候的苦,是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也是创作素材的源头。

  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买书成了一件几乎不敢想象的事情。听老一辈人讲故事,就成了莫言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那些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以及童年的记忆和感受,也成为莫言日后写作的来源。

  莫言的二哥管谟欣说弟弟在七八岁的时候就特别爱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那时候没有图书馆,就帮着别人家推磨换书看,自己和弟弟还经常抢书看。有一次,为了抢书看,还受了伤。

  正是有了在这样的生活经历,莫言1976年离家参军后开始了文学创作之旅。通过《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后,莫言先后又创作出了《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四十一炮》和《蛙》等作品,这些作品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2011年8月,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1988年,张艺谋导演根据莫言的同名小说《红高粱》改编的电影一经公映,引起了空前的反响。获得了国内外无数的奖项,这部电影也被誉为华语电影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而这次莫言的到来,又让瑞典这个安静的北欧国家兴起了一股“红高粱热”。

  虽然莫言抵达瑞典时,距离12月10日的颁奖典礼还有四天时间,但是他的瑞典之旅却是行程满满。晚宴、音乐会,各种典礼,此外莫言还要做三到四场演讲。随着莫言的到来,瑞典当地也刮起了阵阵的红高粱风,当地时间12月5日晚,108位在瑞典留学的中国学生和学者齐聚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最繁华的走廊购物中心,用“快闪行动”迎接来领奖的莫言。

  伴着红高粱的主题曲,身穿民族服装的海外学子们手捧美酒,敬献游客,在现场,还引来了老外们的阵阵掌声和欢笑。

  《红高粱》这部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的小说,被很多读者熟知,行文自由,充满着张狂,弥漫着叛逆的味道。

  莫言生活中能抽烟、能喝酒 女孩子在场时会红脸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贺立华介绍,莫言是很随和,很厚道的一个人,莫言的作品里体现一种傲骨,但是他生活中绝没有傲气的人,是一个能抽烟、能喝酒、能吹牛的人,往往人多的时候,特别是有女孩子在场的时候,莫言会红脸。

  而作者莫言却是随和、平易近人,很多采访过莫言的记者也都有同样的感受:喜欢抽烟、喝酒,对家庭非常有责任心。

  成名之后的莫言,依然非常低调。当地有关部门曾经想修缮莫言旧居,被莫言和家人婉拒。

  莫言的父亲表示不要太张扬了,房子有需要修的地方,自己修修就行了,维持现状就很好。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的文学演讲,题目是《讲故事的人》。在这次演讲中,莫言通过讲述一个个自己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了他的平实与随和。

  此次的演讲时长40分钟,内容从回忆母亲的苦难开始,带着大家进入他的文学与生命世界。

  自从今年10月,宣布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以来,这位从前低调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

  获奖当晚接受采访时,莫言非常淡定的说,希望获奖的事情尽快过去。其实在获奖前,莫言就已经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不少人质疑莫言对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进行了行贿。

  对此,莫言的老友,山东大学教授贺立华说:莫言对待名利非常淡定,获奖是莫言,不获奖还是莫言。

  对出现的莫言热现象,莫言回答说,“我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希望快些冷却。”一方面希望冷却,一方面莫言热却无法阻挡,在全国各大书店、网上书城,莫言的作品迅速脱销。

  莫言领奖着装引热议 网友PS各种服装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仅他的作品受到了网友的青睐,而莫言去领奖时的着装问题,更是引起了一番热议。按照诺贝尔奖的传统,男士应该穿燕尾服或本民族服装登台,接过象征最高荣誉的奖座和奖金支票,该穿燕尾服还是民族服装,网友们也纷纷给莫言支招。

  网友Linsa说,莫言要代表中国作家,但中国作家平时从来不穿燕尾服,想象他穿着燕尾服跳舞,很快就会淹没在众多燕尾服里,毫无新意。他为什么不穿民族服装呢?

  在很多网友看来,穿民族服装登台显然更能显出中国特色,可中国地大物博,究竟哪一种服装才算是最民族的选择呢?有热心的网友就帮莫言PS了穿唐装、中山装以及不同衣服的效果图。不过也有网友指出,穿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因为莫言的获奖已经说明了中国文化已经被全世界所接纳。

  网友Guan-苹果说:乔老爷(乔布斯)随便穿一件老头衫就可以向世界推销他的iphone。关键不在于穿什么,关键是你的言行与修养。只要莫言本色出席自然能吸引世界的目光。

  而对于穿什么服装参加典礼的话题,莫言也以一贯的淡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服装是全人类共同的一个财富,中国有中国的民族服装,其他国家有其他国家的民族服装。我觉得这根本不是一个大不了的问题,这是一个个人的喜好。我觉得穿得有意思的,我愿意穿就穿呗。另外也会按照当地人的要求来着装,我们现在很多场合要求着正装、着便服,也都有要求。我觉得还是遵照典礼的有关要求,入乡随俗。

  莫言文学创作紧紧围绕着山东高密

  出生在山东高密,文学创作紧紧围绕着山东高密,家乡一直在莫言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历史上出自山东的文学大家蒲松龄更是莫言此次演讲中要重点提及的:因为蒲松龄是我的文学导师,因为第一他的家离我的家乡很近,第二我从小就听很多类似蒲松龄的民间故事长大,长大后又认真读了他的书,从他的作品里受到了很多的教义。尽管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但我认为他是我的导师。

  莫言的发言一贯风趣幽默,相信这一次他也不会让外界失望。莫言认为,只有写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心中最痛的感觉,作家才有可能取得自己在文坛当中的地位,作品才有可能具有世界文学的价值,一个国家的文学才有可能取得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莫言的获奖,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击缶一歌,在世界文坛发出了自己的强音,而这一声高歌,从两千年的中国文学历史中一路奏来,高低急缓,从未止歇。

(原标题:解读你不知道的莫言:抽烟喝酒吹牛 见女孩脸红)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莫言领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 体育NBA-林书豪38分平生涯最高火箭负马刺
  • 娱乐阿娇首谈韩国男友:他的真诚和风度吸引我
  • 财经茅台请求监管部门抽检塑化剂
  • 科技火车票二维码已被强加密:仍存破解可能
  • 博客日本十大可怜政治家 迪拜酒吧潜规则(图)
  • 读书莫言授奖词:他以俏皮口吻揭示阴暗面
  • 教育大学期末惊现逆天自习长队 网友称给跪了
  • 育儿北京一计生办被问简化准生证:到这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