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人把我的名字都叫错了,叫我张莉。莫言老师当时站在台上,眼睛瞄到我,一下就把我的名字喊出来了。冯莉同学!”
“我现在的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上一个好点的大学。莫言老师,我现在只能说,对不起了。您的书,以后我一定好好阅读!”
一年前,泸州高一学生冯莉的作文曾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亲自点评。在她的作文本上,莫言留下了“文章立意高远,语言通顺,场面描写生动”的评语。昨日上午,这位15岁的女孩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显得有些惭愧,“虽然莫言老师亲自给我批改了作文。但他的作品我还一部都没看全……”
一次面对面的沟通
文章开头一句 深得莫言赞赏
去年12月,莫言曾前往古蔺县二郎镇采风。一路同行的还包括张炜、刘醒龙、毕飞宇等著名作家。到二郎中学为孩子们批改作文,是采风活动的一个环节。当时,冯莉还是该校初三学生。
冯莉回忆,一个乡镇中学迎来这么多文学大家,学校很重视,“先是全校征集作文,题目为《我的家乡》。在近千名学生的作文中挑选其中10篇,让作家们评阅。”
“入选的作文先是誊抄在稿签纸上。后来,老师觉得几页纸不够庄重,又叫我们重新抄在作文本上,但未对作文进行修改。老师说,写成啥样就啥样,这样才显得真实!”冯莉说。
后来作家们对孩子们的作文,进行了一对一的批改。批改冯莉作文的,正是莫言。冯莉回忆,刚和莫言面对面时,自己还是有点紧张,但很快就消除了,“莫言一直笑呵呵的,他是一个很慈祥的人!”
阅读完作文,莫言留下了评语:文章立意高远,语言通顺,场面描写生动,很好。今后应注意语感培养,注意观察生活,尤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使文章更加准确传神。“我的家乡在二郎,是一个过去在地图上找不到,而如今没有地图也能找到的地方”,对于冯莉文章开头这一句,莫言格外赞赏。
批改完学生作文后,作家们还向二郎中学的孩子们发放了鞋子、围巾等御寒物资,赠送书籍。莫言则亲自为二郎中学“赤水河文学社”题写社刊名。让冯莉印象深刻的是,莫言批改完作文后,有人希望冯莉谈谈自己的看法,“那个人把我的名字都叫错了,叫我张莉。莫言老师当时站在台上,眼睛瞄到我,一下就把我的名字喊出来了。冯莉同学!”
让冯莉多少有一些遗憾的是,莫言老师批改的作文本,最终被收回。自己拿到手的,只是复印件。“莫言手书的社刊名原件,这已成为我们的镇校之宝。”当日参与全程活动的二郎中学老师聂游表示。
一位中学生的无奈
翻翻他的书 还是买回了习题集
和莫言面对面前,冯莉只知道他是“著名作家”。直到修改作文前夕,语文老师张坤元给冯莉放了《红高粱》这部电影的片段,并告诉她,这是张艺谋获得金熊奖的电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改编的!”
初中语文老师播放的《红高粱》电影片段,在冯莉内心埋藏下一个小小愿望,希望有一天能将这部电影完完整整地看一遍。另外,也将莫言的原著找来读一读。不过,让冯莉感到有点遗憾的是,这一愿望直到现在仍未实现,“虽然莫言老师修改了我的作文。但老实说,直到现在,我还没阅读过他任何一部完整的作品。”
“这段时间,莫言老师的书卖得很火,书店都放在了最显眼处。但翻翻之后,我最终买回来的,还是一本一本的习题集。”和当初只知道红高粱相比,冯莉现在对莫言又有了一些了解,“让我最感动的是,为了找书看,他竟然给别人拉了一天磨。还有背字典,这种精神很鼓舞人。”顿了顿,冯莉又说,“莫言只念到小学五年级,此后就当起了放牛娃。虽然没读多少书,但人很自由。”
“为了供我们念书,爸爸妈妈的负担现在好重好重。我现在的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好好努力,考上一个好点的大学。莫言老师,我现在只能说,对不起了。您的书,以后我一定好好阅读!”成都商报记者 张柄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