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座村庄实行职业农民模式 村民拿绩效工资

2013年02月27日04:20  中国青年报

  年近50的欧春华看起来不像个农民,戴着一副方边眼镜,说起话来慢声细语,走到哪儿手上都端着黑色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各种数据。

  其实,老欧是安徽省全椒县襄河镇土生土长的“庄稼把式”。而且,现在他还搞起了合作社,社里都是“职业农民”,拿绩效工资。

  欧春华高中毕业后被招工进厂,那时一个月收入200多元。当时,国家为了治理“四荒”,出台了鼓励承包、开发治理的政策,老欧相中了老家门口的100亩荒滩,于是与村里签了协议,带着一家人种粮种树,养鱼养鸭,搞起了“循环农业”。几年时间,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状元”。从县级到国家级,各种荣誉证书,他收获了一大摞。

  2008年年底,老欧又来了一次更为大胆的转型,召集邱塘村的村民组建了“春华农业专业合作社”,自己担任理事长。2012年,合作社累计流转土地8420亩,生产粮食1300万斤,盈利130万元。

  合作社成员:田间地头的原班人马

  “说是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其实成员还是田间地头的原班人马。”老欧强调,“不过,他们都是有着多年农业生产经验的‘能人’,熟悉农业,了解农村。”

  在老欧看来,合作社的内部设置更像是一个“公司”。合作社成员共有25人,其中11人为股东。“骨干管理人员”有15人,他们大部分是当地村民小组组长,老欧习惯称他们为“行管人员”。

  依据分工,有一名“总管”负责生产技术管理与财务,一拨儿人分别负责管理供电供水、耕种收割、水产养殖,甚至还有人为社员烧锅做饭提供后勤服务,另一拨儿人则分管各个村民组土地上的具体生产事务。

  由于合作社所流转的土地来自邱塘村17个村民组,涉及420多户。为了便于管理,这些“行管人员”对原先所在村民小组的土地进行“包片管理”。

  老欧觉得,村民组长熟悉每一块地的“好坏”,对当地的土壤条件了然于胸,便于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此外,这些村民组长长期和村民打交道,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有助于协调合作社与村民之间的关系。

  “他们是合作社和流转农民之间的桥梁,决定了村民对我们的信服程度。”在老欧看来,这一点至关重要。

  据老欧介绍,合作社的用工方式分为长期工与短期工两种。前者由合作社聘用,共有20多人,负责日常的田间管理。老欧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白色的“工资卡”,上面印着一定的金额,并盖有合作社的公章。长期工凭借它定期在合作社兑换现金。而短期工则主要是在农忙时节临时雇佣的当地村民,从事插秧、收购、搬运粮食等工作,用现金日结。

  “看起来,我们又回到了过去的‘农场’,其实不然,我们这里可没有大锅饭吃。”老欧告诉记者,分片管理人员的工资有两块,一是基本工资,折合为每亩48元,但是产量必须达标,小麦每亩600斤,水稻每亩810斤。二是绩效工资,如果产量超标,按照超出部分的20%给予奖励;如果产量未达标,按照缺口的15%予以扣除。

  “我们的产量标准定得比较合理,大家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所以目前还没有完不成任务的。”老欧说。

  农民不再“死啃”地了,手上“活钱”多了

  据合作社“总管”高宝山估算,除了股东分红之外,合作社成员的年收入平均可达到3万多元,而长期工的年收入可达到2.5万元左右。一个短期工在农忙时节每天最多可收入250元左右。

  对于邱塘村转出土地的农民来说,他们普遍的感受是,手上的“活钱”越来越多了。

  对此,62岁的周长明深有感触。他家共有16亩地,儿子大学毕业后到上海打工,老伴在家照顾上小学的孙子。过去,周长明和老伴种地,“一天忙到晚,就是搞不到钱。”农忙时,女婿也被叫来帮忙,插秧时还得雇人干,一天至少得付100元。除去各种成本,一年净收入不过六七千元。“我也想去外面打工,但是没技术,加上年纪大了,外面不要。”

  据了解,自2009年起,为了推动土地流转,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全椒县开始试点“以土地换保障”。土地流转农民选档缴费,村、镇补助,县财政补贴,每月可以领到百元左右的养老金。

  现在,周长明将土地流转出去后,可以从合作社领到每亩300多元的租金,加上农业直补以及养老保险,平均每亩地有近700元的收入。

  周长明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之后,感觉肩上的担子一下子轻了许多。现在,他时常会给合作社打短工,干干泡种、打水之类的“轻巧活”。农闲时,他去建筑队里干瓦工,一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现在,一年打工收入就有万把块。”

  据高宝山介绍,由于合作社短工工资较高,不少在城区企业打工的留守妇女会请假回来,加入农忙的队伍中。

  “过去有些农民舍不得丢下土地,现在他们想通了,主动找上门。”据高宝山介绍,村里有个姓张的木匠,年前主动找到合作社,希望把十几亩地流转掉。“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安心在城里干装潢了,接更多的活,不用再中途往农村跑了。”

  农业合作社如何破解“规模之困”

  春华合作社发展到今天,老欧不仅收获了日益增产的粮食,也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成就感。这些年来,他拿出10万元修路助学,时不时地还借钱给当地村民救急,一时间,“有困难找老欧”成了村里人的口头禅。

  不过老欧时常感到,规模大了,反倒是越干越累。“当初盘个几百亩地,干得轻松自在,现在责任大了,赚的也没见多。”

  高效农业需要专业的科技人员,让老欧有些担忧的是,目前合作社成员中只有一名30多岁的年轻人,其他都是四五十岁的人,文化程度最高的是高中生,这样的队伍能否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此,他动员机械专业毕业的儿子回来接班。

  合作社需要支付给流转农民的租金,加上所有人员的工资,这笔钱就是一个大数目。每亩地的年租金是300多元,现在老欧正计划将此上调至400元。“现在物价涨了,我们不涨年租,说不过去,但是涨太多,合作社吃不消。”

  此外,合作社要发展,就必须进行固定资产投入。“这么多土地集中起来,收割过后,粮食往哪里搁?”为此,合作社必须扩建晾晒场地和仓库,这些要花上百万元。老欧还想着上一套烘干设备,要花400多万元。

  “我们在银行的贷款额度只有400万,土地又不能抵押。”老欧有些无奈。

  “我们不会再扩大规模了。”在他看来,合作社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寻找“突破”的关头了。

  “从现阶段来看,邱塘村模式是一个好的模式。”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於忠详教授认为,春华合作社的成功之处在于,合作社成员具备农业生产经验和经营能力,加上管理人员入股与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土地收益增长,使得流转农民普遍获利。但他指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应当注重‘适度规模’,土地流转要考虑到产业、地貌、区位条件等因素。”他强调,对于合作社来说,如果土地规模过于庞大,将带来经营管理上的难度,同时经营风险增大。

  “农业生产合作社必须告别传统的‘精工细作’的生产方式,走现代农业的道路。”在於忠详看来,农业院校应当培养出更多的青年“农场主”,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回到农村从事农业,才能彻底改变农技人才与土地脱离的局面。“当然,这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本报合肥2月26日电

(原标题:邱塘村模式:做职业农民 拿绩效工资)

(编辑:SN010)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中铁隧道逾百名员工打砸抢烧云南村庄
  • 体育欧联-切尔西绝杀惊险晋级 国米总分5-0
  • 娱乐郭晶晶素颜护肚显孕味 霍启刚护航(图)
  • 财经酒鬼酒塑化剂余波未平获省长质量奖遭疑
  • 科技谷歌发布高端触屏笔记本拟与苹果竞争
  • 博客北电艺考明星脸(图) 台湾看病经历(图)
  • 读书揭秘:民国被搅乱的春节吃不上汤圆
  • 教育吐槽90后女生恋爱起步价 你拖后腿了吗?
  • 育儿手掌大早产儿挑战极限已存活11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