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医院的戒备都稍有松懈,诸如防护口罩、防护服等储备量都极低。一旦疫情暴发,防护用品将会捉襟见肘。
生活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经历过战争。谁又能想象到,在2003年春光明媚的春天,有一群人被推到前线,摆在面前的,是一场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非典”的突然来袭,把他们带进了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场。
医生、护士、记者甚至司机,一个个再平凡不过的岗位。他们以血和泪的代价,换取了人生最为难得的历练。
悲鸣过耳,终响的应该是,非典能否让人们进入一个“更懂爱”的年轮,更懂爱自己,更懂爱别人。
回忆“非典”对邓子德来说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尽管他说,非典只是突发性事件,过去也就过去了,但每年清明时科室举行缅怀因非典牺牲的“战友”邓练贤时,非典的点滴场景就会像放电影般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邓子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感染病科的专科主任,他不仅是全程抗非的亲历者,也是广东专家组中第一个感染非典的医生。后被授予“抗非一等功臣”的称号。
十年来,关于“非典”,他和同事们时常会讨论一个话题“如果非典再来将会怎样?”他稍稍停顿了一会,似乎在寻找一个更为谨慎的答案,过了好一会才缓缓开口:“(非典再来)也许情形依旧惨烈。近期国外出现的一些新型冠状病毒,死亡率比非典更高,值得我们重视、及早防范。”
会诊全球首例非典病人
“非典”过去10年里,当年一起经历的“战友”时常会一起聚聚。知道记者来采访,一身白色长袍的邓子德,找出了一篇当年的纪念文章,“时间太久了,有的有点忘了,这个可能比现在的记忆更清晰。”这个彼时不过刚刚四十出头的医生确确实实经历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对于记者的每个提问他都几乎如打好腹稿一般,严肃且详尽地叙述,他将这场经历总结为“‘滴血’的艰难岁月。”
2002年12月11日,邓子德近乎偶然地走进了一场历史大事件中。那一日,他突然接到外出会诊任务:前往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会诊几名特殊病人。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佛山张槎镇一位庞姓村民,一家五口都先后因肺炎住院。当时邓子德判断这是一起罕见的家庭内病毒性呼吸系统感染,进而建议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并加大皮质激素用量。后来病人陆续康复,没有发生其他人感染。这是邓子德接触的第一例“非典”病人,事后经WHO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认定为全球首例非典病人。
河源雨夜命名“非典”
后续的发展则完全超出这位平日里乐观的医生想象。
仅仅20来天后,邓子德接到通知马上去执行一个紧急任务。原来河源也出事了,广东省卫生厅派遣一个包括他在内的6名专家组成的小组前往调查,这也是非典疫情中,第一支由医疗专家与疾控中心研究人员共同组成的专家小组。
河源的冬天比广州要冷,那天还下着小雨,会诊到深夜11点的邓子德等人睡不着,干脆跑到街上光顾快要打烊的大排档,坐着小板凳边吃粥边继续讨论。经过多次讨论后才形成一致临床诊断意见,首次以“非典型肺炎”命名这种原因未明的疾病。随后在邓子德执笔完成的《关于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的调查报告》中首次使用了“非典型肺炎(病毒性感染可能性大)”的诊断描述。
“胸中几片愁云”
角色的突然转变发生在2003年大年初一,邓子德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突然感染上“非典”。
躺在重症病房的日子里,邓子德说自己第一次体会到死亡来临的感觉,当时唯一的感受是“活着真好”。平日里喜欢以诗言志的他在病床上备受折磨的日子里留下了不少诗篇。看着窗外淅沥的春雨,想着肺部难消的阴影,邓子德用手机短信写下了一首小诗:“窗外几许风雨,胸中几片愁云。可恨肺炎恶疾,犹如毒蛇缭身。”“救死扶伤闯险关,艰辛历尽意未残。矢志从医言不悔,一朝为病更知难。他日还我强健体,再度悬壶百姓间。”
也许是这段医患角色瞬间转换经历,让邓子德对病人怀有深厚的怜悯之心。他认真地说,一个医生在没有体验过患者角色前,治疗病人采用的是专业的医疗技术和理性的分析,这难免会让人有“冰冷”的感觉。亲历非典后,他更能体会病人的痛苦和不易,在日常对病人的照顾中加入了更多的人性关怀,也更容易被病人只字片语的感激而感动。
不应该放松的戒备
但非典留给邓子德不仅仅是这些,“医生也许不太关注非典改变了社会什么,更关心的是如果非典再来将会怎样。”
“非典的到来看似偶然,其实冥冥之中还是有着某种必然性的一面,谁也无法预测下一场突发传染病疫情何时暴发。”邓子德的担心有他自己的理论支持,他观察发现,相比2003年非典暴发和2009年甲流肆虐时期,如今不少医院的戒备都稍有松懈,诸如防护口罩、防护服等储备量都极低。一旦疫情暴发,防护用品将会捉襟见肘。“你帮我呼吁一下,希望全社会都来支持医院建立更完善的预防突发传染病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