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争夺生源调查:学生被分三等优生摆足架势

2013年04月17日14:34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2013年15期封面 新民周刊2013年15期封面

  名校争夺战

  物以稀为贵,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当海量人群都急红了眼去争夺优质资源时,爆发的毫无疑问将是“超限战”。

  名校,就是无数人追逐的战利品。“一考定终生”被无数次地诟病,于是“自主招生”横空出世,而最惨烈的鏖战,就在“自主招生”阶段开打。从“幼升小”,到“小升初”,从中考到高考,从北上广到美利坚……到处炮声隆隆,硝烟滚滚。而名校为了“江山永固”,也会为争夺最优质的生源而拳打脚踢,家长和孩子们终于明白:原来大家都不淡定。

  焦虑是一种病。网络时代,病毒传播更是无远弗届。

  你有病啊?

  你有药吗?

  名校“掐尖”

  四校之间的3·16争夺战并不是两两组合,而是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力争抢到最多的优质生源。

  记者|金 姬

  每年春茶上市时节,“掐尖”的戏码,也开始在各大城市火热上演。

  正如一把茶叶里有数不清的嫩芽,如果说学校硬件设施是茶具,教育理念是活水,师资力量是炭火,那么生源就是那些嫩芽——他们,可以说是决定一杯茶品质的核心因素。

  今年清明前后,上海各大高中名校的自主招生已如火如荼。明前茶,贵如金。各所学校集中招收尖子生,把预录取工作不断提前,正是生怕好芽都让别人摘了去。

  “四国大战”

  对于上海的初三尖子生来说,今年9月会坐在哪所高中的教室里听课,在春天就基本决定了大格局——虽然全市中考要在6月中旬才举行。

  今年,决定他们中许多人命运的,是3月16日这个周末。

  这一天发生的戏剧性场面,被许多家长戏称为“四国大战”——号称上海“四大名校”的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一个不剩地加入战团,为争夺最优质生源展开厮杀。

  2005年,传统的“上海市重点高中”被“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所替代,截至2010年全上海获此称号的高中有52所,口碑最好的即是上述“四大名校”和紧随其后的 “八大金刚”(七宝中学、南洋模范、控江中学、建平中学、大同中学、格致中学、延安中学和复兴中学)。另外还有“一个神仙”的说法,指的是被誉为“神一样的学校”的上外附中。由于高中阶段基本不对外招生,上外附中可以超然世外,旁观战局。

  中考的“提前录取”分为推优和自荐两种形式,正式的提前录取要到每年5月才起步,但对全上海优质生源的争夺,历来是早在寒假期间就已经开始了。今年也是如此,四大名校纷纷通过“冬令营”等形式,与他们看中的学生“心有戚戚”。

  等到开学,上海中学将“创新素养培育项目”活动日定在3月16日举行,消息传来不久,交大附中的通知也赫然出台:将在3月16日举行“综合素养调研活动”。一时间,许多家长发出了分身乏术的纠结慨叹。

  可实际上,好戏才刚刚开场呢。不久,华师大二附中向学校在冬令营活动中垂青的那些学生发出通知,要求他们在3月16日到校参与面试。意思很明确了:你们如果想提前与华师大二附中“订下终身”,就不要再去上海中学或者交大附中碰运气了。

  “三缺一”的场面已经很有喜感了,没多久,复旦附中“果然”也发出通知:“冬令营”中有意向的学生3月16日全天到校外搞活动。

  家长和学生终于看全了这出“折子戏”。等到复旦附中的消息传来,他们似乎还有些“如释重负”呢。这场无声的“四国大战”真是硝烟弥漫,个个都是好手段。

  与真的“四国大战”比赛不同,四校之间的3·16争夺战并不是两两组合,而是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力争抢到最多的优质生源。它们审时度势,见招拆招,首先就在“校园开放日”的时间安排上占位、挤位,为自己拓展空间,让“对手”失去优势。

  有家长在论坛上戏说战况:

  今年的4校生源大战炮火纷飞,一地鸡毛。 各校使出浑身解数对看中的牛娃抢逼围。独门功夫,奇门暗器齐出,可以录入哈佛大学的MBA案例。

  ……316招生麻将快要收尾,不知道会不会出现抓黄的结果。 所谓看死下家,苦煞自家是也。

  各大论坛中的“学校党”也蔚为奇观。他们往往以家长的身份发帖,立场坚定地褒扬某一所学校,贬低其他的学校,用语辛辣,花样百出。一旦有人发帖对某个学校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很容易招致“围攻”。“学校党”相互攻击时火花四溅,常常使旁观者无法直视。有些孩子偶尔到论坛上逛逛,看到“家长们”如此青筋暴露,也难免大惊失色,发帖感慨。问题是:这些ID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家长,有多少是各大名校为吸引优质生源而前赴后继不断推出的“马甲”?无论如何,“学校党”的存在让人看到了名校的不淡定。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在接受《新民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四校”应该表现得更加从容一些,为创造自主招生良好氛围发挥导向作用,致力于培养学生,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成长的土壤,而不是花大力气抢生源。

  可怜父母心

  3月16日,清晨6点刚过,天气有些清冷,上海徐汇区百色路附近就出现了大量的私家车和出租车,目的地是同一个——上海中学。

  学校老师和保安在百色路和龙川北路的两个校门口严阵以待,校门外的考生和家长也越聚越多。张先生一个人陪儿子打的穿越大半个上海来考试。论交通方便,复旦附中离他家更近一些,但上海中学在“四大名校”里排名第一,没道理放弃尝试。3月17日,第二天,他也准备带儿子去参加复旦附中的“初高中联谊活动”——那也有一次难度很高的笔试。

  一路上,张先生不断给儿子打气。在校门口吹了会冷风,他发现自己有些饿了。周六清早6点多,百色路上十分冷清,店铺都是铁将军把门。张先生步行了一大段才找到一家包子铺,排队买包子的也都是陪考家长。大家相视而笑,不愿多说什么——大家的孩子都是竞争关系,如果真成了同学再打招呼也不迟。

  张先生边啃包子边往回走,这才发现路边的房产中介可真不少。这一带毗邻上海南站,以老公房居多,照理说并不是买房上选之地。就是因为有了上海中学,二手房交易特别火爆,房价也比其他区域明显高出一截。上海中学可以寄宿,但如果家长在学校周围租房,就能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了。

  张先生回到学校门口只有6点半,离预定的放行时间还有10分钟。此时,几个拎着纸袋的年轻人利索地穿梭在考生和家长周围,发放各种高中数理化的辅导班材料。广告上的名师阵容似乎十分强大,不是“长期从事四大校理科班的教学和竞赛辅导工作”就是“特级教师,总结并建立了自己的题库”,甚至还有奥数国家队教练的加盟。

  6点40分,校门口来了警车维持秩序。百色路和龙川北路的校门同时打开,但只留出一人通过的宽度,大约满50人放行,家长和学生由穿着校服的上中学生志愿者分开引导。张先生被带到了家长区等候,然后跟随志愿者进了大礼堂。而他的儿子则和其他学生一起被带去了考场。

  校门口贴出了告示:未接到此次活动通知、有意报考上海中学的学生及其家长,欢迎今后以各种方式与学生处保持联系,我们会密切关注你们的报考意向。请你们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至乒羽中心停车场离场。谢谢配合!

  这即是对“冲考”家长下了逐客令。也是在这个早晨,在距离上海中学25公里左右的交大附中门口,一些家长带着孩子与校门口的值班老师争论,希望给孩子一次参与选拔的机会。经过商量,校方最终还是让这些没有接到活动通知的孩子参与测试。

  这就是每年都会发生的“冲考”场面。江南有道家常菜“葱烤鲫鱼”,这些孩子可谓“葱烤鲤鱼”——虽然没能拿到参加名校提前选拔的入场券,但还是准备冲击一下,试跳“龙门”。

  各大名校在举办活动前,都要求有意参加活动的学生网上申报,有的还要求寄去纸质材料,填报的内容有初中各年成绩的全校排名,有每个区的初三学生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考,一般即为初三上半学期的期末考)的成绩和排名,有历年来获得的各种竞赛奖项……然后各校据此发放通知。但总有一些家长认为这样的遴选标准和程序不公开不合理,对于孩子的实力也充满自信,因此“冲考”的戏码每年都会上演。

  第二天,3月17日,张先生在复旦附中门口见到惊险一幕:部分“冲考”家长与校方发生争执,出现了集体摇动校门的场面。

  各个中考论坛上,家长们对于“冲考”也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应该遵守规则,不做“不速之客”;也有的认为每个孩子理应机会平等,不能厚此薄彼埋没人才……

  这样的争论从来都不会有结果。旁观者最多的感慨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双向追逐

  今年,上海有初三学生8.1万人。

  按照民间较普遍的说法,这些学生被分为“大牛娃”、“牛娃”和“青娃”三层。

  所谓“大牛娃”,指的是在新知杯(数学)、大同杯(物理)和天原杯(化学)等学科竞赛中的“大奖专业户”,他们往往从小就投身于奥数等课程,转战各大赛场屡获佳绩,站在了这个时代“人才金字塔”的顶尖,成为各大名校争相延揽的一小群。所谓的“牛娃”,也是在各学科竞赛中频频出现的面孔,只是成绩未必如前者那般骄人。他们一般也都在“起跑线”上就开始“抢跑”,小学里接触物理、化学根本稀松平常,进入初中后“提前学习”成为常态,据说有的孩子在初三时已经完成英语高级口译的考试……这些牛娃也是“四大名校”争夺的重点。剩下的一大群,就是所谓的“青娃”了。谁都知道,自然界里青蛙和牛蛙的体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有一个数据是很现实的:上海目前高中阶段录取比例是98%,但实际上,这8.1万初三学生中,能够考取高级中学的差不多只有一半。

  “四大名校”招生不过2000人左右,在8万考生里占到了2.5%。而加入到四校竞争中的孩子,约有4000人左右,也就是说,参与今年春天躁动的“掐尖游戏”的孩子,只是全体考生的5%。

  今年1月25日是上海中小学寒假第一天,包括四大名校在内的多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都纷纷举行了冬令营考察学生。两天后,一些参加各校冬令营的学生就开始陆续接到校方电话,收到优惠录取意向。

  冬令营是各校为掐竞赛尖子与特长生而设立的,一般成绩优秀但没有突出特长的优等生,在此环节不是优先考虑对象。通常,学校的冬令营都不会发出正式的官方公告,而是通过“静悄悄”的方式一一通知学生。这一波可谓“大牛娃”捕捉战,这些“大牛娃”由于实力在握,居于“卖方市场”,“四大名校”的“龙门”对于他们基本是形同虚设的。而现实中,这些“大牛娃”也会在“冬令营”前后制造一些不变的“麻烦”:他们会频频出现在各个考场,接过每一根伸过来的橄榄枝,喜滋滋的家长与各个学校谈判条件,摆足架势,择木而栖,俗称“占坑”,使得“四大名校”冬令营的预录取永远是不稳定的动态过程。

  开学后各种名目的开放日则是更大规模的角逐,名校对“牛娃”频频表达善意,展示实力,希望他们能够更多地归入帐下。争夺生源的同时,捕获家长的“心”也很重要。3月16日当天,家长们从上海中学校门一路跟着志愿者走到大礼堂,观赏沿途校园风景,不少家长掏出手机拍照留念。每位家长还可以领取一份日程安排和一瓶纯净水。当天的考试要在下午4点才结束,学校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家长虽然自掏腰包,可AB两种套餐一律10元,三荤两素一汤外加酸奶,恐怕连成本价也打不住吧。

  生源争夺战的酷烈体现在各个细节。“牛娃”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3月16日上海中学和交大附中的活动推出后,华师大二附中和复旦附中随即发出“反制招数”。此外,几乎每个学校都会尽快将考试结果告诉考生,以免考生“三心二意”。3月16日当晚9点多,就有不少考生接到交大附中的电话,通知第二天到学校面谈,而第二天正好是复旦附中的开放日活动。

  “四大名校”是不是能够更从容一些呢?他们以理科竞赛奖项为主的遴选标准真的合理吗?这又是一篇大文章的内容了。简单地说,名校似乎自有它的道理。在这些顶级高中看来,每年6月中考的难度完全不足以筛选拔尖的孩子,而5月份几天内的接触也无法帮助他们挑选到心仪的学生。至于数学在“掐尖战”中的特殊地位也容易理解:数学是理工科的基础,而四大名校中有3位校长都是理工科出身——上海中学新校长冯志刚是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和国家队教练;复旦附中校长郑方贤曾是复旦大学统计学教授;交大附中校长徐向东毕业于上海交大动力机械工程系。

  “神一样的高中”的头上,也有高考的指挥棒,也有各种数据、诸般考核。它们要维持各自的江湖地位,生源质量无疑是十分重要甚至最为重要的因素。无数孩子追逐名校,名校也会放低身段去追逐那些体格健硕的大牛蛙。

  只要资源依然不均衡,这种不很从容的双向追逐就不会消失。

  植物学上的“掐尖”,随着将植物的尖端去除,侧芽和果枝会长得更茂盛。

  但“掐尖”过后的教育领域,却往往呈现马太效应——好的学校越来越好,普通学校因为招不到好生源而始终处于竞争劣势。

  京城“牛小”血拼:

  从“常规战”到“超限战”

  白领、金领、富豪、煤老板、房产商、政府官员……全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它们是金钱、权势、信息、时间、效率、耐心、教育理念、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博弈,“超限战”的说法绝不夸张。

  记者|张襦心

  武侠小说里,最出彩的是那些武功高深莫测、来历不明的高手,比如“扫地僧”,平日默默无闻,紧要时完败各路牛人。

  在京城名校争夺战中,也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

  有家公司的清洁工,栖身于二环里一间破旧的出租房,堪称真正意义上的“三无家长”:无权、无钱、无关系。但碰巧集齐了进“名小”最神奇的三大必杀技:夫妻双方都是外地人、片内租房、神一般的运气!于是乎,孩子没费吹灰之力上了史家小学!

  这可是北京最难跻身的“牛小”之一,阿忆口中“中国四大小学”榜首;中央领导子女云集,连十一世班禅的小学教育都在此处完成;下沉式广场、人民大会堂举办毕业典礼……假设京城入学“挤破头指数”最高为10,它是10+。

  本来这个故事,已经可以让那些恨不得游到北海对面批条子的家长羡慕嫉妒恨。更可气的是,两年后,保洁大嫂嫌租房太小,搬到了宽敞一点的北五环外,顺便给孩子办了转学。就这么倏然而来、飘然而去,人家根本不理会“牛小”为何物!

  像保洁大嫂如此幸运和超脱,在北京绝对“非典型”,是以成为一个传说。根据研究人士的说法,北京的幼升小、小升初早已演变成一场立体战争。白领、金领、富豪、煤老板、房产商、政府官员……全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它们是金钱、权势、信息、时间、效率、耐心、教育理念、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博弈,“超限战”的说法绝不夸张。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海军南海舰队编队今在钓鱼岛巡航
  • 体育马刺签麦蒂至季末 足协认定周挺行为暴力
  • 娱乐王学兵前妻孙宁怀孕 与小5岁男友同居
  • 财经京沈高铁环评黑幕:同意问卷就发礼品
  • 科技亚马逊中国封号门调查:黄牛潜伏电商业
  • 博客美国博主亲历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
  • 读书前苏联劳改营历史全揭秘:古拉格
  • 教育留学生母亲:从未想过恐怖袭击会那么近
  • 育儿奶奶给孙子喷敌敌畏驱虫致其中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