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将用3年时间修复芦山地震受损文物

2013年05月19日12:23  党建网

  5月5日至8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带领由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相关技术单位和四川省文物局有关同志等组成的调查组,深入四川雅安芦山、名山、雨城区、成都邛崃、蒲江、眉山洪雅、丹棱等“4•20”地震重灾区,实地调查、了解灾情,全面评估文物受损情况,慰问看望受灾文博单位的干部职工,研究震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5月14日,童明康就相关问题接受了专访。

  问:芦山“4•20”地震发生后,在短短数天时间内,文物系统对文物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总,统计数据数度更新。您此次带领调查组深入灾区,获得的最新数据是什么?

  答:目前,芦山地震灾区文物受损情况已全面调查完毕。据统计,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初步划定的受灾地区中,雅安、成都、凉山、乐山、甘孜、眉山6个市(州)的21个县(市、区)共计266处不可移动文物受损,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7处,文物点7处。另外,还造成349件(套)可移动文物受损,24家博物馆、文管所等文物收藏单位的馆舍及业务、展览、安防消防、环境控制等设施设备受损。雅安市的芦山县(22处)、雨城区(37处)、宝兴县(37处),占21个县(市、区)受损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56%,受灾集中,情况尤为严重。

  问: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地处同一条地震带,大家会有一个担心,两次强震是否会给文物带去雪上加霜的损失?

  答:虽然此次“4•20”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部分受灾区域相同,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已抢救保护的文物、博物馆及文管所,在此次地震中普遍经受住了考验,并未受到过多的影响。例如位于震中的龙门乡青龙寺大殿和芦山平襄楼、樊敏阙及石刻、荥经开善寺大殿、宝兴邓池沟天主教堂、汉源清溪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均未发生大的险情。除少数出现局部损坏外,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可以说,经过强震的检验证明,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没有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期望。

  此次芦山地震,所产生的强大破坏力虽然不及“5•12”地震,但依然有大量珍贵文物遭到破坏,地震现场的情景令人痛心,损失无法弥补。雅安是四川文化遗产较为集中的地区,历史上为古代川藏商贸、文化交流的核心通道,也是红军北上抗战的重要线路,留下的历史遗存极为丰富。这些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信息,不仅具有突出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而且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面貌,成为当地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文物这种重要的载体得以体现。

  问:面对强震造成的文物损失,我们有什么应对举措?

  答:震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主要分三个步骤:一是编制、上报《芦山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修复规划》;二是完成文物抢救保护维修方案、保护规划的编制、论证和批复等抢救保护的前期工作;三是启动实施各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

  目前,我们指导四川省文物部门全力以赴、夜以继日,抓紧开展《芦山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在此次灾情调查中组织专家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以指导芦山震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科学开展。根据我们初步掌握的情况,该《规划》项目拟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两大部分。其中,不可移动文物涵盖了266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内容包括文物本体维修保护、安消防设施、展示利用建设项目、环境整治、保护规划及方案编制、工程技术报告出版等;可移动文物包括受损文物修复、博物馆和文管所的重建及维修加固,安消防设施设备,恢复展览面积等。整个工程拟在3年内实施完毕。具体经费需求将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和相关标准,做进一步严格核算后公布。

  目前国家减灾委员会等有关部门正在制定芦山“4•20”强烈地震灾害评估报告和相关要求,待相关灾情得到相关部门的确认、国家有关救助政策、标准出台,我们将及时组织四川省文物部门对相关规划进行完善。

  在后续的震后文物保护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借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经验,在指导四川省文物部门做好抢险保护的同时,继续弘扬和发挥抗震救灾精神,组织国内实力最强、经验最丰富的一批文物保护工程专家、一级资质单位,协助开展灾情评估、方案制定、工程实施等工作,推动各项抢救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问:您刚刚提到,芦山地震文物抢救保护工程拟在3年内实施完毕。而汶川地震5年过去了,大家关心的是,都江堰古建筑群修复得怎样了?藏羌民族文化遗存恢复得怎样了?

  答: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帮助下,在四川省和全国文化遗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已全部完成,地震受损的4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得到全面的修复,已完成可移动文物修复2723件(套)和保护设施设备配置,完成重灾区受损的2座博物馆和71处文物业务用房以及附属设施的加固、修缮、重建和配置。目前来看,工程总体质量良好,基本达到了震后文物保护的预定目标。

  问:震后的文物修复固然是必须的,但我们有没有从灾难中吸取教训,为文物抗震做一些提前的介入?

  答:当然。我举个例子:在此次芦山地震后,由于吸取了“5•12” 汶川特大地震的经验,国家文物局紧急拨付80万元前期应急抢险资金,用于四川省“4•20”芦山地震受损文物的前期应急抢险、棚护、支护、清理、遮盖、消毒等,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发现险情、采取应急支护措施,及时、有效地排除了文物险情,发挥了显著作用。

  比如,在此次芦山地震发生后,我们完成了观音阁的抢险支护工程,采用轻型可逆材料对高颐墓阙进行了棚户遮挡,都收到了控制险情发展、避免日晒、雨淋等次生灾害的良好效果。

  结合汶川、玉树和芦山等震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经验,我们已在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的抗震、抢救、修复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原则和方法。

  问:都有哪些原则和方法?

  答:先说说不可移动文物。

  第一,我们要遵循结构抢险优先原则。震后及时开展支护、抢险对于在第一时间抢救保护受损文物,有效避免文物二次破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灾情分类型评估,应采取相应措施:对结构稳定性存在明显问题的,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防止余震等次生灾害对文物建筑造成进一步损害;对结构稳定但存在渗漏等问题的,及时采用临时遮护措施,防止雨水对建筑造成进一步的破坏;其余的按轻重缓急、酌情展开保护措施。

  第二,遵循原址保护优先原则。受震灾损毁的文化遗产,在无地质灾害问题的前提下,一律坚持原址保护,充分保护其历史文化信息,同时注重地质灾害的防治。如,我们在“5•12” 汶川特大地震后,对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就采取了原址保护的措施,在排除原有地址灾害的基础上,完整恢复和保护了其原有历史信息,受到广泛好评。

  因明显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造成严重损毁的文物建筑,可考虑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实施迁址保护。

  第三,遵循传统方式优先原则。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中,凡是能以传统方式达到修缮要求的,应尽量运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传统方式不能解决,在充分论证并符合《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要求的情况下,谨慎采用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

  对于地震灾区,在采用传统方式修缮时,我们在组织村民自救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如汶川地震后对桃坪羌寨的修缮,就是组织经过培训的当地工匠在专业资质单位的管理下积极参与,为当地民族工匠带去了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使藏羌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可持续的保护和传承。

  第四,遵循防震减灾优先原则。对于受损严重的文化遗产,首先应对其所在位置的地质条件进行安全评估,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优先考虑能够提升文化遗产抗震性能的保护技术,特别是传统方式的抗震技术应予重点提炼和运用;现代方式的抗震技术可在不影响遗产价值的前提下谨慎运用,避免对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形成潜在的破坏。

  第五,遵循现场清理区分原则。对受损文化遗产的现场,特别是堆积了文物建筑坍塌构件与材料的现场,要进行详细的测绘、拍照记录后区分清理:凡是可再利用的旧石材、旧木料等构件应尽可能再利用;凡是不能再利用、但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构件应予以保存,用于展陈;其余坍塌的残破物质经严格鉴别后再作处理。

  第六,遵循动态监测原则。对保护性加固时有可能发生变形、开裂和损坏的部位,设置监测点,安排专人进行监测和记录。通过动态监测,准确掌握在施工阶段和施工完成后地震遗存的变形变化情况,确保地震遗存和施工人员在施工阶段的安全,评价地震遗存加固的效果。

  此外,还有最小干预原则,尽量减少对文物造成不利影响;真实性原则,尽量减少对文物建筑风貌的影响;可逆原则和可识别原则,新增措施与地震遗存本体是有明确界限的两个系统,可以方便地修改和撤除等。

  问:可移动文物方面的抗震经验呢?

  答:可移动文物主要包括博物馆陈列文物和库房文物。震害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文物自身破坏,展陈在台座上的文物因为移动、摇晃等导致掉落、碰撞破坏,或经受不住环境振动的作用产生开裂破坏;二是台座破坏,台座的倾倒和破坏造成其上文物的破坏;三是存放文物的博物馆破坏,博物馆建筑物、墙体的倒坍、内部构件坠落而砸坏文物,使文物的损坏加剧。

  针对可移动文物的震害表现,我们有相应的防震举措。

  首先,要考虑博物馆建筑的整体防震性能。采取减、隔震措施的博物馆能够减少地震作用下结构整体的地震响应,从而减轻结构内部的文物震害,并且避免了由于博物馆倒塌引起的巨大损失。目前,我国部分博物馆在新建和改造过程中已考虑采用减震技术,如山西博物馆在主馆2-4层安装了液体粘滞阻尼器,以提高主体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汕头博物馆新馆工程采用了137块夹层橡胶垫,为防止潮水侵蚀,橡胶垫不置于基础下,而设置于第2层梁底。

  隔震陈列台座是减轻文物震害的另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台座内的隔震设备来减轻或避免文物的震害,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文物,而且不影响文物的展览和存取。虽然相关装置的研发在国内尚处初步阶段,但与之密切相关的振动控制技术不断成熟及设备隔震台座的不断应用,使得适用于陈列文物隔震台座的研制和推广成为进一步可能。比如,上海博物馆玉器馆在改造完工后,对一些重要展品特别装置了避震装备。

  传统防震措施则是我国博物馆陈列文物目前采用的主要防震手段。对库房内可移动文物,采用专用密集柜、文物囊匣等装具,有效的避免可移动文物从开放式柜架上跌落和相互碰撞,可大大提高文物的抗震能力。展厅内可移动文物可采用专门防震措施的展柜可有效隔震;采取方法将文物本体固定,如用鱼线固定,用辅助支架固定等;降低展品的重心,如在中空的器物中放置沙子等,使其重心降低,尽量减小摇摆幅度;灯具、玻璃、辅助展品等装置妥善安装,避免掉落损伤文物。

  问:我理解,您所介绍的关于文物抗震、抢救、修复的原则和方法,是基于经验而形成的一种理念及技术应对。但所有这些,离不开机制,离不开人。

  答:没错,文物抗震其实是一个立体工程。如何使这一工程良好运转,我们的思路是: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和预案。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和预案,明确灾害发生时,各级文化遗产管理机构的责任、处置程序、应急措施等,确保有关部门临危不乱,做好灾后第一时间的抢险救助工作。

  二是要建立详实的文化遗产档案库。我们长期以来针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了文物建档工作。这项工作还将继续做下去,并不断完善,通过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为灾情统计、抢救保护工程等的迅速实施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建立有效的监测、评估系统。要利用各种传统和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有效的监测、评估系统,对文物本体和环境进行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合理评估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灾害影响的危险性程度,科学制定保护措施,确定防灾减灾的重点、方法和标准。

  四是建立完备的文物保护机构和人才队伍。要结合平时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和震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建设,提高地方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抓好当地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提高当地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保护工作上的自救能力。从数次地震来看,这不仅有助于震后特别是地震初期交通、通讯断绝的情况下,及时统计、汇总灾情等,而且在震后的文物保护工程方案、规划编制,工程组织实施等中,都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江胜信)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王岐山:中央巡视组要找出老虎和苍蝇
  • 体育国安补时丢球2-2泰达 8024两球恒大4-1
  • 娱乐朱玲玲口快认郭晶晶怀孕:孙子孙女都喜欢
  • 财经任志强:胸罩比房地产暴利得多
  • 科技三大运营商抢位4G:牌照或在年底前发放
  • 博客奥巴马因何陷入搞笑“打伞门”(图)
  • 读书深明大义:孙中山原配让贤宋庆龄
  • 教育学业账盘点:30万学表演毕业月薪才3000
  • 育儿人贩因小孩聪明卖不出去将其溺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