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承
在王亚平和“神舟十号”环绕地球近半圈后,教室里的学生就像和她一起感受了船舱环境——润喉时漂浮的水珠,手里制作的水晶球,还有吸附在薄膜上的中国结——这节距离地表350多公里,时长40分钟的课程注定将被载入历史。
它已经创下多个第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第一次发自太空的授课,以及中国学生第一次通过直播画面,观看来自太空的多个失重实验。
无论是在教室观看授课的学生,还是通过电视新闻直播“旁听”此次太空授课的普通中国人,大抵都会对太空中独特的物理环境感到惊奇。比起这些新奇的景象,太空授课的意义可能会更加深远。
“神十”是921工程启动以来,首艘进行“应用性”飞行的飞船。太空授课是最受外界瞩目的安排,这显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将逐步承载更多的具体科学探索任务。太空授课也可能是这项高投入工程最佳的公关方式。
无需讳言,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之后,存在着部分质疑工程必要性的声音。在以往,回应这种质疑的,主要来自专家和载人航天工程发言人。但我相信,相较于略显程式化的官方回应,王亚平以亲切端庄的教师姿态,更能触及普通中国人的内心。我所注意到的是,至少在这堂太空授课结束当天,关于有无必要继续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声音已经被赞扬王亚平表现,以及惊叹太空奇景的话语所覆盖。
美国影片《阿波罗13号》中,一位美国宇航局(NASA)宇航员曾说,“如果在麦哲伦之后,再无远洋航行,世界会变得怎样?”他以这样的方式回击外界对航天项目的质疑。实际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也正处于承上启下的节点上:“神十”成就了首次应用性飞行,在此之后,中国将开启建设空间站的步伐,而国际空间站的先例已经证明,空间站的应用,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研发能力,将有较为关键的提升作用。
恰如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后,给欧洲人带来的启迪和影响,并最终引发了著名的大航海时代一样,来自“天宫一号”的这堂太空授课,也揭示出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未来巨大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这堂课还可能对中国培养下几代航天人才,打下优良基础。观察过去30多年的中国航天发展史即可明确,航天人才的衰落及兴起,与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状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上世纪90年代中,中国航天连续遭遇气象卫星地面测试起火燃烧、通信卫星定点以后燃料耗尽等几次挫折,航天事业跌入低谷,面临人才引进困难,员工培养机制不佳等问题。直到1999年底,“神一”发射成功,中国航天才再次迎来黄金发展期。
“神八”任务期间,我曾采访研制对接机构的上海805所一位负责人士,对方坦承,在航天事业低谷的那段时期,对接机构的预研小组一度只有6位科研人员,但“神一”成功发射后,由此掀起的航天热,使得一大批青年人选择了航天事业,而对接机构研究室也在这一时期不断壮大科研队伍,团队人数至“神八”任务时已扩充至106人。
中国载人航天科研人员的年轻化结构也正因“神舟”飞船引发的航天热而一举奠定。
中国数千万中小学生在6月20日观看了王亚平的太空授课,我相信独特的失重实验已经对不少的学生打下了深刻烙印,这或许会对他们在今后选择投身航天事业产生积极影响。
无论航天探索的未来还将如何波动,当若干年后国人回顾历史,王亚平被学生称为“亚平老师”的这个瞬间一定不会被忽略。因为这意味着一种更开放、更亲民、更具科学效应的国家工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