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艘船舶5架飞机密集搜救西沙沉船
12渔民获救 仍有58人失踪
据海南省政府新闻办消息,截至昨日17时30分,“9·29”西沙沉船事故中,救援力量昨又发现遇险人员16人,其中12人获救,4人不幸丧生。目前累计已发现落海人员30人,仍有58名船员失踪。据悉,江门、台山两级党委政府自事件发生后取消休假,并已安排20 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善后工作。江门市已基本核清58名失踪船员相关资料。
1.1万k㎡海域立体地毯式搜救
海南省政府新闻办通报,昨日,海南省“9·29”应急救援指挥部与广东省工作组再次紧急会商,成倍增加救援力量,在1.1万平方公里海域展开立体地毯式搜救。将搜救海域划分成块,东西、南北方向交叉覆盖。飞机、大型船只在划定的责任区域内按线路往返搜索失踪渔民。
据江门市政府通报,昨日参与搜救的各类船舶共23艘,飞机5架,其中海军船只7艘、南海救助船只2艘、海警船只4艘、商船2艘、渔船7艘,与前日相比,船只增加12艘,飞机增加1架。
据介绍,过往此区域的商船也均已接到通知,密切注视海面动向,注意搜寻失踪渔民。形成高空的固定翼飞机、中低空的直升机和海面的各类船只组成的三层立体地毯式搜救力量。
江门“一对一”安抚船员家属
受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委托,昨日中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致电南海舰队司令、政委,衷心感谢南海舰队给予的有力支援,请求继续加大搜救落水渔民的力度。南海舰队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
江门市政府昨日下午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江门、台山两级党委政府已取消休假,成立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安排200万元专项经费,进行“一对一”安抚船员家属。江门赴海南工作组7人昨日已抵海南,与当地相关部门衔接海上搜救、遇险获救船员治疗安抚等工作,并在三亚探望了伤员。
此外,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昨天上午8时发布通报,解除了海浪、风暴潮警报。但昨日白天,南海西部、北部湾仍有2.5~3.5米的大浪区。
58失踪者
身份基本确定
台山 50人
湖南 2人
广西 4人
海南 1人
贵州 1人
((据省应急办今晨消息)
搜救故事
两渔民海上漂浮两天两夜
仅靠几条2厘米长小鱼为食
南都记者从南海救助第一飞行队获悉,昨日11时40分许,一架救助直升机在永兴岛附近海域成功救上两名遇险渔民。两人趴在救生筏上过了两天两夜,没有任何淡水和食物,仅靠几条长2厘米左右的小鱼为食,被救时脱水严重,精神几近崩溃。
两名被救渔民分别叫龚治美和黄红辉,都是来自粤台渔62116上的船员,分别来自湖南湘西和广东台山,龚治美今年48岁,黄红辉今年36岁。
龚治美说,台风“蝴蝶”抵达西沙海域时,风力达到15级,他们的渔船马上就翻了,三个救生筏只有一个能打开,他和黄红辉就靠着这个救生筏活了下来,其他船员都不知所终。两人在海上靠救生筏漂浮两天两夜,没有任何淡水和食物,仅抓了几条长2厘米左右的小鱼果腹,所幸只受了轻微的软骨挫伤,才坚持了下来。救助直升机随后将两人送至永兴岛,在三沙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向家人报平安。
收到预警信息,但发现风浪不大,没觉会遇到危险
幸存船长:我们救了11人
本次遇险的4艘台山渔船之中,3艘沉没,仅有1艘幸免于难。南都记者昨日联系到幸存的粤台渔61008船长陈松殷,回忆事故发生前后的情形。
他回忆,船只此前陆续收到预警信息,但9月29日早晨发现海上风浪并不是很大,没觉得渔船会遇到危险,加上以为琛航岛船已停满,于是选择西沙珊瑚岛岛礁外躲避。从事故发生过程看,这成了一次致命的“误判”。
船长误判“珊瑚岛可以躲避这次台风”
但让陈松殷没有料到的是,从9月29日上午10点多开始,风浪越来越大,迅速从11级的大风转为14级左右的大风。自9月25日开始,陈松殷就陆续收到了天气信息,台风“蝴蝶”也在这几天迅速形成。他最后一次接到天气短信是在9月29日12点,短信说本次台风会很大,但当时已经没有办法了。
“如果在琛航岛躲避,应该不会出事。但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我们意识到风太大的时候,已经没有时间过去了,只能在珊瑚岛硬撑着。”陈松殷说。
10分钟内三艘船接连沉没
下午两点左右,风浪大到“像龙卷风”,能见度不超过10米,船上电视天线、卫星电话都被打坏了。“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风,从两点开始到两点十分之间,那三艘船就陆续沉没了,风太大,当时我只能看着这些渔船沉没。”陈松殷说,倾覆的三艘船吨位小一些,他的船与幸存的另一艘香港籍渔船吨位大些,才幸免于难。
他的船救了11名落水船员
陈松殷说,9月29日下午,风浪还未减弱,他们船就自发组织、对落水渔民进行救援,风小一些后,陈松殷的渔船就开始救人,先后救起了3艘沉船上的渔民11人,其中有1名受伤渔民已被送到海南救治。
据陈松殷介绍,目前他们船上除了自有的32名船员,还有10名救起的落水渔民,合共42人。目前大家精神状态还可以。
本版统筹:南都记者 黄怡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申鹏 阳广霞 杨秀伟 薛冰妮 彭美 周松柏 任先博 通讯员 高毅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