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中小城市排涝难样本

2013年10月28日17:28  中国新闻周刊

  余姚:中小城市排涝难样本

  若说台风带来的“68个西湖水量”是天灾,那么,为何台风过后,积水迟迟无法排出?城市规划如何应对越来越肆虐的暴雨?这些都在拷问余姚和越来越多有内涝忧患的中小城市

  本刊记者/王臣(发自浙江余姚、宁波)

  余姚,浙江省东部的一座小县城,夹在宁波与绍兴中间,姚江横穿了整个城区。在过去的半个月里,一场暴雨打乱了这里的所有秩序。

  10月6日凌晨,台风“菲特”登陆浙江。两天前,宁波市水利局为这次台风登陆进行了初次会商,制定泄洪预案。根据气象预报,宁波市过程雨量为50到150毫米,局部可达150至250毫米,余姚不超过300毫米。会商结果是:现有水库均能承受,无需预先泄水。

  然而实际雨量远远超过预期,余姚全市过程雨量达561毫米,其中三日(10月6日、7日、8日)最大雨量均达534毫米,导致姚江水位迅速上涨,至10月8日时,最高水位达5.33米,并一直持续到15日下午4点,才回落到3.77米的警戒线,整个退水时间共用了6天18小时。

  几乎有一周时间,余姚城区始终泡在水里,余姚市委书记毛红芳在随后的采访中说,这是“百年一遇”的天灾,“相当于倒了68个西湖”。

  但“天灾”过后,人们开始思考:积水为何迟迟排不出?在“天灾”面前,现有的排水系统应如何改善?城市规划如何应对越来越肆虐的暴雨?这些都在拷问余姚和越来越多有内涝忧患的中小城市。

  地理原因

  由于地处沿海,台风及暴雨频袭,余姚每年都要经历半年之久的防汛期,按照《浙江省防汛条例》,当地汛期从每年4月15日到10月15日。

  整个宁波市,每年6月常遭梅暴雨,8月初至10月中旬易受台风暴雨影响,台风暴雨与冷空气流辐合,还会形成雨量大、强度高、历时长的特大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去年同期,当地最高雨量达到400毫米,退水时间约3天。能与这次“菲特”台风影响相比较的强降雨,发生在1962年9月,当时的降雨量为524毫米,最高水位4.8米,受淹时间13天。

  “这次强降雨灾害确实超过了50年前。”宁波市水文站站长杨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除了雨量大,排涝难最主要的原因,是余姚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姚江下游排水不畅。

  余姚南部是山地丘陵,北部是滨海平原,中部是呈带状低洼的姚江平原。姚江干流自西向东从城区穿过,同时有南北数条支流汇合于姚江。当地人把这种特殊的地形结构称为“锅”,余姚恰好处于“锅底”的位置,无论南边还是北边出现洪水,最后都会汇流到“锅底”姚江,如果姚江流域也有洪水,情况则会更加危急。

  历史上,姚江的排水一直靠“东排”泄洪。根据2004年《宁波市水利志》,姚江流域面积为1934平方公里,全长107.4公里。姚江自西向东,与奉化江汇成甬江,最后东流入海。不过,从2002年起,当地政府对杭甬运河按四级航道标准改造,对姚江采取了截弯取直,长度有所缩短。

  杨辉分析,历史形成的河道多是弯曲的,而杭甬运河对很多河道采取截弯取直、拓宽的做法,给航运带来了便捷,也在当地泄洪中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更大区域的泄洪中,则可能造成姚江上游水势更猛、水量增加。为了更快排水,便对东排施加了较大的压力。

  然而在此次水涝中,姚江东排也受到了巨大阻力。余姚水利局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阻力之一,是姚江流域东排的唯一出口:姚江大闸。姚江大闸建于1959年,共36孔,单孔宽度仅3.3米,规模偏小;与此同时,于1998年规划的姚江二闸,至今也没有开通。

  同时,甬江流域也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台风期间,非常容易形成台风、暴雨和潮水“三碰头”,外海潮位长时间处于高位,使得海水倒灌内陆。

  排涝的阻力还来自姚江的“自然对手”——奉化江。在暴雨洪水期间,奉化江的洪水与姚江的洪水“争抢”排入甬江,但姚江的洪水需先经姚江大闸才能排入甬江,而奉化江入甬江口处无闸门,更加快捷。

  在这三重因素影响下,姚江向东排水的境况进一步恶化。此次“菲特”台风期间,10月8日,姚江大闸下最高潮位一度达到4.81米,与闸上水位持平,几乎无法排水。

  事实上,为了改善余姚泄洪能力,当“东排”能力不足时,当地水利系统尝试开发新的泄洪方式——“北排”。

  1992年《姚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1998年《甬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中的主要规划任务都是:洪、涝、旱兼治,以治涝为重点。规划方式包括分散治理,增辟向北边的杭州湾排水出口;建库蓄洪;低洼地区围圩电排等。

  不过,杨辉解释,余姚地势北高南低,“北排”有天然的困难,如要排水,只能加泵强排。但在本次台风“菲特”期间,正值大潮汛,北部闸口在10月7、8、9日三天的最高潮位分别高达8.1米、8.3米、7.9米,影响了排涝效果。

  余姚水利局方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北部闸口的排涝能力已基本满足20年一遇的设计要求,但由于上游河道不配套,河网密度小,调蓄能力弱,加上候潮排涝和超标准的强降雨产生了大量的径流,影响了北排水闸排涝能力的进一步发挥。

  今年下半年开始,余姚水利方面将针对北排能力,整治上游河道,增设强排设施,将30-40米的河道拓宽至80-100米。

  城市发展与排水能力脱节

  不过,中共余姚市委、市政府在总结本次灾后积水严重、水位持续高位运行时,也指出,除了自然原因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田、水面率减少,以及城区排涝设备、设施等情况制约,也都导致城区低洼地区遭遇持续强降水后,积水严重。余姚市水利局副局长毛洪翔向媒体解释,乡镇可以通过水泵抽水,而市区只能依赖河道自然排泄,当水位存在落差,城区积水外排就困难。

  “这的确是越来越多中小城市在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宁波水文站站长杨辉说,“城市范围的扩大,会在泄洪方面造成两个不利因素,一是地面硬化使得径流量加大;二是同时加快了汇成水流的速度。”

  杨辉介绍,下雨初期的20至30毫米降水,通常不会停留在地表形成水流,也就是地理学意义的“泾流”,而是依靠土壤、田地的消化能力,存留在土壤里,这是土地调蓄雨水的“天赋”。但城市开发过程中,不仅河塘、湿地逐渐消失,城市硬化道路也挤压了土地的天赋。

  “20至30毫米的初渗,看似少量,但作用不可小觑,”杨辉分析,现在城市多是水泥和柏油马路,不能下渗,地面硬化使得这部分雨水很快形成了径流,大大加快了雨水汇流成水的速度。

  “打个比方,城市未开发之前,区域内的河水70%流入河道,其余的30%可以通过自身能力消耗,而开发之后,则要将100%的洪水流入河道,对河道的压力变大。”杨辉说,“但是,河道的规划标准是既定的,而城市开发是不断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城市的自我消化洪水的能力、增加有初渗能力地面的比例和面积,就显得更加重要。”

  余姚并不是唯一处于这种境况的中小城市。

  中国东南地区的中小型城市,几乎都依河而建,或有河流贯穿其中,但城区防洪标准都偏低。据有关资料,在我国600多座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防洪标准低于国家标准的就有400多座,而中小型城市的防洪标准更低。

  北京中持水务运营公司在2012年曾对河北、江苏、湖北等省17个城镇的排水管理情况做过调查,其中15个在最近几年间,中雨以上即出现内涝,比例达88%;在排水规划和设计方面,多沿用大城市的经验,缺少针对中小城市自身特点的改变;参与调查的城市中,只有4个有雨水处理、利用规划;有47%无管网管理费用,需要在出现问题时,临时向财政申请费用;每年有固定的养护费用预算的只有25%,有固定大修和翻新费用预算的只有17%;约60%的调查城市中,排水管网的管理没有明确养护标准和规范。

  “人们或许以为中小城市的排涝能力比大城市强很多,”杨辉说,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历史上基础设施欠账,以及过快的城市化发展,“当中小城市遭遇极大雨量,也会造成瘫痪,而且可能更加严重。” ★

(编辑:SN05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月薪5千延迟退休5年每月或多拿900养老金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陆川秦岚秘密分手近三月 陆川:我们很好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快递单信息网上仍热卖:单日最多卖5万单
  • 博客吐槽大学社团:节操掉光了活动没下限
  • 读书揭秘:为何红军长征从来没中过埋伏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