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2014:袁伟时

中国近代史专家袁伟时对话新浪:改革需要和人民互动……

动画视频 : 被关进笼子的欲望

2013年是中国官员的禁令之年。禁令之手能否制约权力?

图片故事 : 中国公务员

公务员的一天,是怎样的一天?他们的生活,有多大区别?

人大代表建议撤销国家地震局 称其未履行好职责

2014年03月05日02:22  21世纪经济报道

  地震局该不该存在遭质疑

  应将地震监测转移到研究机构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

  在近日全国两会之际,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参会提出的《关于撤销国家地震局的建议》认为,国家地震局既负有监测预报地震的责任,却反复向公众解释地震无法预报,没有履行好法定职责,建议撤销地震局并在中国科学院设置地震研究院从事震前探索工作。朱列玉认为,国家地震局2010年预算支出是24.1亿元,2011年是29.08亿元,2012年是31.09亿元,2013年则为40.86亿元,数字直线上升。朱认为,40亿中只有12.8%真正地用在了地震预测与救援的事务上。

  坦率地说,这份提案是很多提案里“含金量”较高的一份,它至少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政府职能部门的预算支出去向合理化以及应该及时向社会公布。第二,且先不论地震局是否应该立马取消,如何进行很好的地震预测以及事先的防震准备,改进地震工作的方式与水平,可能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更为重要的。否则,即使今天取消了地震局,明天又设立一个类似的机构,职能与工作方式与以前一样,也纯属折腾。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地震部门的开支其实是政府预算制度里的一部分,人们并不清楚每一笔开支的去向,加之在前几次大地震里地震没有事先得到很好的预测,因此地震部门更为人诟病。这问题并不是取消地震局就能解决,它需要依托预算制度改革。这也说明,民众以及人大代表这方面意识在不断上升,他们已经将职能部门的工作方式与水平与行政开支放在一起考虑问题,有理有据。

  第二个问题,地震部门的改革也需要推进。前几次大地震的经验表明,地震部门平时就应该有扎实的研究工作。地震具有着更多的科学属性,应该交由专业、较为独立的学术机构从事研究与监测,而不必再在行政机构中耗费人力财力。作为多震国家的日本,很多大学平时就有着对地震的监测。由行政机构专门负责研究与监测,缺点则是耗费财力,也可能在地震信息逐级上报方面效率低以及对于社会报喜不报忧。

  公允地说,即使是防震体系完备的日本,也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但这并不代表我国地震工作的方式不应该得到改善。从前几次我国大地震的经验来看,平日里普通公众的防震意识远远不够,这方面完全是地震局可以努力的方向,在日本有免费的地震博物馆以及各种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地震教育以及演习。目前,在我国街头巷尾这种居安思危的教育与演习很欠缺。

  无论是日常地震工作,还是发生地震后的救灾,都需要一个专门的协调机构来统筹,这个部门应该是平日里发布各种地震信息与警报,组织防灾教育与演练,而在救灾时有各种协调指挥的权力。地震监测与研究职能,可以考虑被分解在大学、气象部门。 (编辑 张立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两会排行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