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改革面临第三次历史大考
2013年是中国官员的禁令之年。禁令之手能否制约权力?
公务员的一天,是怎样的一天?他们的生活,有多大区别?
新华社北京3月5日新媒体专电 题:互联网金融“闯进”总理报告 折射改革新思路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互联网金融,短短五个字,或许是自诞生以来,成为最快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新词汇之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上午在其任期内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一些代表看来,“促进”一词,铿锵有力。“互联网金融从引起百姓注意,到突飞猛进发展,也就是这一年多的事情。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广泛关注和重视?道理很简单,因为它的孳息收入比活期存款高出了十倍还多。它推动的金融创新和变革,让老百姓和中小企业受益了。”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
刘永好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这让他的另一个观点更加值得重视。他说,面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传统金融业感觉有压力,这是正常的,“市场总是有压力的,活得太舒适不好。互联网金融促使银行存款搬家,银行咋办?还是得变。而互联网金融今后也一定会有相应的政策和监管,在保障它们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它们的‘草莽成长’有一个规范和制约。”
作为新生事物,以余额宝、理财通乃至微信红包、嘀嘀打车、P2P贷款等形式呈现出来的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衍生创新,在过去大半年中也激发了空前的热议。议论的焦点包括互联网金融创新是否会抬高市场融资成本、造成实体经济进一步受压上,也包括在互联网金融创新是否存在潜在风险、是否可能造成社会冲击上,还有的是否应当厉行监管、是否应当给这匹“马驹”套好笼头上。
“就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本人也听很多朋友讲过,互联网金融这个东西可靠吗?它有保证吗?盈利那么高可持续吗?确实,高利率是不长久的,现在它已经开始下降,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刘永好说。
正是因为太多的关注和争论,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表述,才显得更加意义重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周晓强说,报告首提互联网金融,就明确表态要促进其健康发展,这提醒银行业界需要用更加积极和主动的观点去看待互联网金融,“要看到它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式,拓展了传统金融服务领域,延伸了金融服务长度,深化了金融服务内涵。以互联网理财业务为例,它让消费者不需要跑来跑去,不需要各种辗转折腾,他对理财结果信息把握及时……这些恰恰都是银行这种传统的金融机构很难做到的。”
更重要的是,新一届政府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鼓励,也体现出坚决依靠改革推动市场机制完善的发展思路。周晓强说,多年以来一直在试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此推动银行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专业机构专门考核、财政和产业政策结合,加大财政奖补和贴息力度、搭建担保和评估机构等,但是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而互联网金融恰恰在市场自发的状态下一定程度解决了问题,这就促使人们更需要对以往的手段、方式和方法进行反思。
“当前国务院倡导要发展‘普惠金融’,这也就意味着要发展包容性的金融,而要推动普惠金融、包容性金融的发展,就必须支持金融创新。对互联网金融,我们要看到它的好处和解决的问题,就不能简单地用它有这样那样的风险去打压它,这是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周晓强说。
当然,包容态度和宽松环境,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说,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对提高一些金融交易活动的效率、扩大金融服务的普惠面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要看到,互联网金融业确实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比如说,是否允许这些互联网企业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存款?是否允许互联网企业承担信用风险?如果从事贷款业务、承担信用风险,是否需要像传统的金融机构一样,有坏账的拨备?如果说短时间内监管没有跟上,还情有可原,但时间长了,监管机制还是必须跟着完善起来,在这个层面上,放任发展不仅存在市场风险,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精神。”他说。(完)(记者王攀 赖雨晨 冯雷 徐蕊 潘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