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2014:陈志武

“原来盼望的改革红利还没实现,这对2014年影响很大”

交互动画-小明:我要的不多

“我是小明,草根小明一枚”“对于生活,我想对两会说……”

寻找身边人大代表

知道谁在代表你么?是否投过票?许多神回复值得回味和思考。

迟福林: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倒逼全面改革

2014年03月07日17:12  中国网

  今日15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共有16名委员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为重点深化全面改革》。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一个历史性突破:不仅牵动经济体制改革,也将倒逼全面改革。

  一、“市场决定”的经济增长。我国未来5—10年的经济增长,将取决于能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能否通过转型改革释放增长潜力。

  1.释放增长潜力关键在市场。13亿人的消费大市场是我国的突出优势。初步估算,到2020年,我国潜在消费需求将达到50万亿元左右;加上引致的投资需求,内需总规模有望达到上百万亿元。这将为实现7%—8%的中速增长奠定重要基础。把增长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动力,关键是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例如,我国农村大市场被公认是全球经济版图上少有的一个亮点。要把这个大市场激活,取决于使市场在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农村土地虽然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在严格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其配置应主要由市场决定。建议把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财产权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任务,争取尽快出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和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实施方案。

  2.未来2—3年市场化改革要有大的突破。建议:1—2年内资源要素的市场化改革要有实质性进展;2—3年内垄断改革应有重大突破;显著提高石油、电力、铁路、电信、公共资源、包括金融在内的服务业等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的水平。

  二、“市场决定”的有为政府。“市场决定”不是不要政府,而是需要一个尊重市场规律的有为、有效、有力、有责的政府。

  1.建立公平竞争导向的宏观调控体系。要把宏观调控与行政审批职能严格分开,与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有机结合,建立以独立货币政策和公共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2.尽快出台负面清单与权力清单。要以负面清单管理界定政府边界,倒逼行政审批改革;中央政府尽快制定和公布负面清单和权力清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试验。

  3.推动地方政府向公共服务主体回归。建议:明确把地方政府由市场竞争主体转向公共服务主体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以建立公共服务导向的中央地方财税关系为目标,尽快形成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行动方案;以废除GDP政绩考核体系为重点,尽快形成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制度约束。

  三、“市场决定”的法治建设。形成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的新格局,重在把过多、过滥干预市场的公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里。

  1.建设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尽快出台国家层面改善法治营商环境的综合方案;尽快形成相关的立法、司法改革的行动计划,实质性提升投资者的稳定预期;尽快修改完善市场主体准入与监管的法律法规。

  2.推进由行政监管为主向法治监管为主的转变。从实践看,行政审批与市场监管合为一体的体制不改变,市场监管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要把行政审批与市场监管严格分开,改变以审批取代监管;有效整合市场监管的行政资源,组建权威性、综合性的市场监管机构;把反行政垄断作为实施《反垄断法》的重点。

  3.推动经济司法“去地方化”。受地方利益驱动,地方政府干预经济司法、导致司法不公的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建议实行中央地方双重法院体制:中央层面的法院体系主要负责经济案件审理;一般民商事案件与治安刑事案件仍由地方法院审理。

  “市场决定”牵动影响改革全局,并将伴随着一场更深刻的思想解放:它意味着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增长方式非改不可,这对于市场主导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重大影响;它意味着权力配置资源导致机会不平等、权利不平等的问题非改不可,这对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重大影响;它意味着官本位、权力寻租、经济特权的问题非改不可,这对于抑制消极腐败、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有重大影响。我们有责任为推动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全面改革竭心尽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两会排行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