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有一个更严格底线:必须真诚独立,不被任何利益收买”
人大教授周孝正,“天气哥”宋英杰做客新浪,探讨环保问题…
“在1998-2000年国企下岗潮中,东北三省工人下岗数占全国25%”
几位来自港澳的全国政协委员到深圳前海新区参观,他们提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投资合作形式如何,而是“有没有法律保障”。
陪同参观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天。对于这个问题,他心里挺有底,因为深圳已经出台了“前海金融合作区条例”,对于管理者的职权范围,划了界限。
“现在的改革是深层次的,矛盾更加集中,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法治的时候,用法治来约束,是有好处的。深圳发展到今天,既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应该尽快跟上第二步,用法治的手段来推动改革。”白天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需要着重书写“法治”两个字的,不仅是特区、新区。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上,李克强总理也说:法必须大于权,决不允许权大于法。他形象地比喻:“办任何事情都不能超出法律的范围,法律的约束应像影子一样,时时跟随。”
事实上,“依法治国”这四个字1999年就已经写入宪法。但法治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甚至曾有法学专家戏称:“中国什么法最大?领导的看法。”
3月9日,政协第三次大会发言时,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庄聪生站在人民大会堂里说,没有法制保障,民营企业就是一个“易碎品”,“让民营企业毁于一旦的,就是某些官员手中没有受到法治约束的审判、监督、管理权力。老板再大,一个科长就能灭你。”他的发言多次被台下的掌声打断。
去年,实施了将近60年的劳动教养制度被废除。“与劳教有关的文件都不是法律,而是行政规章。《立法法》2000年开始实施,明确规定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只能制定法律,可劳教制度还是继续存在了13年,给人的感觉是,‘宪法只是一个没有牙齿的老虎’。”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在小组讨论时大声说。
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朱征夫看到了变化。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拿到政府工作报告,翻开白色封皮,这位律师一下注意到,正文第一句话就是“过去一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的第一年”。
“改革要于法有据,执政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现在政府告诉我们,作为行政权,你的起点、依据是法律,你的规范也是法律,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运行。这说明本届领导班子是相当重视的,把法律放在首位。过去没看到这种表述。”朱征夫说。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也注意到这句话。他还发现,政府工作报告第28页讲到今年工作的时候,“各级政府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这个提法也是首次出现。“以前都是‘尊重’而不是‘履行’。我每年都提,政府根本就没有权力‘尊重’宪法,政府的职责就是去履行。”侯欣一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看到“权力清单”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很惊喜!原来估计这是未来两三年之内才会出现的事情,没想到今年就已经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这对推进政府自身的改革,革除权力寻租是一件大事。权力清单就是要规范行政权力。”他说。
两会期间,有网友发帖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读出了“法治范儿”。
“依法治国就是对权力的约束。”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汪利民说,“就像一个人出门随身带着把刀子,即使他不想伤人,但对别人也是一种威胁,这把刀就是权力。”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看来,民主和法治是监督权力的两大武器。“民主是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法治是让这种参与、对权力的约束变成制度化的东西。让法律成为权力的影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都是自私的,给你权力就容易谋私,那怎么办?给你一分权力,就得给你加一分监督,这不就是跟着你吗?实际上就是把权力关进笼子。”他说。
“法治的方式可以避免领导拍脑袋,造成重大失误。”白天说,“成熟的执政者,必须有强烈的法治观念,依法办事而不是拍脑袋。任何人都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能将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
一名多年采访“依法治国”话题的记者说,她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一位法学家告诉她的——“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官,约束权力。”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原标题:给一分权力,就得加一分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