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有一个更严格底线:必须真诚独立,不被任何利益收买”
人大教授周孝正,“天气哥”宋英杰做客新浪,探讨环保问题…
“在1998-2000年国企下岗潮中,东北三省工人下岗数占全国25%”
原标题:高校内部改革的关键在于解放学院学者学生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侯钧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作出了诸多明确安排,具体到高校内部改革,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通过人民微博发表了他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他认为核心关键在于解放学院、学者和学生三个主体。
学院是教学、科研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学院强则学校强。目前,在高校,学院权力太小,而机关处室则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导致学院难以自主办学。马敏认为,高校内部改革首先要去行政化,突出学院重心地位,要完善学术委员会并实权化,让教授成为科研和教学的主导者。同时探索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向以学院为主体的管理转变,将权力重心下移,使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向学院集聚,不断扩大学院的自主管理权力,让学院能自主干事、干成大事。
马敏认为,高校改革不仅要解放学院,让学院成为办学主体,还应解放教师,使教师成为育人主体,激发教师活力。马敏认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当前,“记工分”式的考核评价导致高校教师不仅负担重,而且难以潜心治学育人。此外,填不完的表,开不完的会分散了教师太多的精力。为此,马敏建议,高校应积极改革分配机制,按照岗位进行年薪制改革,适当提高从事教学科研人员的收入,再结合学术成果设立奖励制度,让教师有“发呆”的时间,有“做梦”的时间。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马敏反复强调的重点。马敏认为,“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现在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牢牢束缚在课堂,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空间,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马敏呼吁,高校应加快推进教学改革,解放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空间时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广泛开展基于信息化的自主学习、在线学习、小班化教学和研究型教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