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边小镇的美食之旅

2014年04月29日14:54  三联生活周刊 收藏本文
春到高黎贡 刘正凡摄 春到高黎贡 刘正凡摄
《三联生活周刊》 第781期,2014年4月14日出版 《三联生活周刊》 第781期,2014年4月14日出版

  极边小镇的美食之旅

  滇西南边陲小镇的美食总能叫城市里来的游客无端滋生出许多想象。这很自然,尤其是在那样一个背靠高黎贡山、热情与平静交织在一起的地界,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食材,在无尽的民间智慧面前,也是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记者李翊

  摄影刘正凡

  早点之最

  红彤彤的辣椒面、明黄色的鲜姜水、焦黄的花椒油、乳白的蒜泥汁、翠绿的芫荽、油黑的酱油、绛红的米醋、色泽清亮的芝麻油、红黄相间的腐乳水、墨绿的麻椒,红白喷香的芝麻花生碎……瓷白色的小碗在大圆桌依顺时针排了个半圆,口腔开始不自觉分泌唾液,好奇心也油然而起:这是要吃什么?

  众人坐定后,一碗色泽嫩黄、质地滑腻的吃食摆放在面前。“这不是天津的面茶吗?”有来自北方的人开腔,当地人笑而不语,一边纠正说“这是稀豆粉”,一边给我们示范,如何依照自己的口味将这些调料次序有第、适当增减地加入稀豆粉里。

  11种调料搭配成绚丽的色彩交集在一起,与嫩黄色的稀豆粉交相辉映,稍微搅拌一下,送入口中——比豆腐嫩滑,比面茶细腻,有点咸,又透着丝丝缕缕的清甜,豌豆和花生碎的清香里渗出一些些麻,辣、鲜、香——据说当年驻在呈贡的美军飞虎队队员,多年后再到昆明时别的风味小吃均不记得,唯有对稀豆粉念念不忘。

  腾冲人的一天,就始于这一碗稀豆粉。

  稀豆粉的原料颇有说头,豌豆味道的纯正直接影响到稀豆粉的口味。整个云南最纯正的稀豆粉原料要数保山的蒲缥豆。这种豌豆生长在山里,品质天然,磨出来的粉粉质细腻且香气浓郁,色泽鲜亮口感丰富。在制作稀豆粉的前一天晚上,要先将干豌豆浸泡10小时后,按照一升豆一盆浆的豆水比例放到石磨上细细研磨,这样手工做出来的稀豆粉远比用机器研磨出来的味道纯正。

  品尝一碗纯正的稀豆粉,调料的好坏和齐全与否直接关系口感。说到稀豆粉系列,腾冲城有三家店铺最有名。名气最大的当首推叠水河景区旁的寸丽芹豆粉店,每天早上吃早点的车队都排成长龙,铺里热气腾腾、人头攒动。白天则卖凉豆粉、凉米线、卷粉,有时竟要排队才能吃到。再者就是位于上西街腾冲法院附近的周记百年老店,也是早晚卖热豆粉,中午卖凉豆粉,百年声誉经三代人经营,早已声名远播。还有就是腾越一完小附近的杨家豆粉店,一天卖到晚,吃客不断。

  稀豆粉讲究“当天做当天吃”,调料需是当天做的新鲜货,吃法也有大讲究,一碗稀豆粉要分三部分,一部分不拌佐料、一部分轻拌佐料、一部分拌好佐料,将这三部分轮着吃,能吃出不同的美味。在腾冲,稀豆粉饵丝是颇受欢迎的一种吃法。

  饵块和饵丝是云南人的命,早起吃一碗饵丝、肚子饿了吃一碗饵丝或切一些饵块炒着吃,既便宜又有感染力。以我不多的饮食知识看来,饵块和饵丝可能就是我们江南一带的年糕和用年糕压成的米粉,吃在嘴里特别筋道,因为是由大米碾压而成。

  云南民间到了农历岁末,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最好的大米,洗净浸泡后蒸熟,放在碓中舂细如泥,案板上用蜂蜡抹好,再搓揉为长方、椭圆、扁圆等形状,用作馈赠的食品,称为“饵馈”,时间一久,老百姓就把它谐称为饵块了。

  饵丝有多种吃法,蒸、煮、炒,做成烤米耙耙蘸稀豆粉……在云南,饵丝最著名的做法首推腾冲,这道小吃还有个很霸气的名字“大救驾”。

  到腾冲第一天,已是下午两点,是个很尴尬的时间点,飞机上的简餐只能稍微慰藉一下早起的胃,午饭时间已过,不吃,饥肠辘辘。吃的话,马上快到晚饭时间。这时候,经常来腾冲的朋友已经有了主意。

  “大救驾”端上来时很不起眼。切成小三角片的白色饵块,配上肉丝、腌菜、鸡蛋、番茄、小白菜、油辣椒,热油炒制,盛在一个小碟里,卖相远不如稀豆粉精致。真正吃起来,糯软咸鲜。虽然我吃不出腾冲饵丝和昆明饵丝的区别,但是腾冲人会骄傲地指出两者的区别:腾冲饵丝是由洞山乡胡家湾村人发明,采用当地特产浆米加工而成,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大救驾”一名也颇有来历:相传明末崇祯自杀,小皇帝永历南逃至腾冲,在疲惫不堪、饥寒交迫时,有农人进贡了一盘炒饵块,饿急了的小皇帝脱口说:“真乃大救驾也!”“大救驾”之名便由此而来。“大救驾”必须搭配“青龙过海汤”,干腌菜加入葱花姜末、糊辣椒、芫荽开水冲泡,酸酸辣辣,开胃,解腻。

  在腾冲人繁复的美食图谱里,干腌菜连小吃都算不上,却是画龙点睛的一笔。腾冲每个农家现在还保留着冬季制作这种干腌菜的习惯。原材料是当地的一种青菜,腌制周期繁复漫长:先将新鲜青菜晾去水分清洗干净后切细放入土罐内,加上用米面煮成的清粥(或米汤),密封好土罐口置于有阳光之处,腌酸后连同腌菜水一起放入锅内煮至沸腾,再捞起来放在阳光下暴晒至干,再将晒干了的酸菜放入原煮沸的酸水内继续腌制,这样循环反复,白色的米汤慢慢变成黑色,等到最后把所有汤汁都浓缩在干菜里,就是干腌菜了。在腾冲,凉拌菜、打蘸水都离不开这干腌菜,当地人出远门一定会习惯性带一捆它。

  马帮老宅里的马帮菜

  严格意义讲,马帮菜并不成体系。腾冲作为茶马古道的要冲,民间自然有马帮菜传承,然而无论你跟出租车司机还是近百岁的老人一再询问,他们都会告诉你马帮菜就是一道“赶马肉”。不甘心的旅人们却宁肯把腾冲的特色美食统统都归为马帮菜的行列,因为在这样一块马帮文化渲染的土地上,每一道至味应该都带有马帮的色彩。

  在腾越镇闫家塘村委会旁,穿过小杂货摊,一块木质的指示牌上刻着绿色的三个字“侨香斋”,这里便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张家老宅,一幢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的典型木结构建筑,结合了中原文化和江南的建筑风格,采用当地特有的紫楸木和火山石改建,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老宅雕梁画栋,一派书香门第的范儿,只有门口悬挂的铃铛、马鞍等旧时马帮使用过的器具时时提醒来客,它的主人曾经是风里来雨里去的赶马人。

  大宅原来是一个“马锅头”的家。马帮是有严格纪律的组织,马帮的首领被称作“马锅头”。马锅头既是经营者、赶马人,有些同时又是商业集团的雇主,日积月累,往往也成就了自己的财富。

  侨香斋出品正宗的腾冲美食,当然少不了虽然只留下蛛丝马迹的马帮菜,这里的食客第一次来总少不了跟女主人探讨一番马帮故事和马帮菜。“原始”和“便捷”是她对马帮菜的概括。聊到兴致来时,她还会挽起衣袖亲自下厨诠释一番。

  女主人说,其实马帮菜并没有所谓体系,赶马人在路上的每一天都冒着生命危险,行程多一天就多一份不安全,因此日夜兼程,每日的“开梢”(马帮行话吃午饭的意思)时间自然也要压缩到最短。饭菜以简单、方便为原则,烧一大锅饭,再一肉菜和一锅杂菜汤吃完马上启程赶路。

  “赶马肉”因此而生,实际就是焖肉块。“当年的赶马人会随身携带干腊肉,‘开梢’时,取出来剁成大块,焖上一大锅,当然,如果遇上集市能买到鲜肉,他们就会用鲜的五花肉代替腊肉。”侨香斋的女主人介绍说,为了顺应现代人的喜好,这道菜也被后人改良精细化了,现在的肉块,过油后再焖炒,肥而不腻,极其下饭。

  真正最为人期待的佳肴当属“土锅子”。我曾听一位对火锅颇有研究的朋友说起过他费尽周折吃土锅子的故事:1990年,他头回跑腾冲,去之前朋友就说,一定要去尝尝“土锅子”,不然等于白跑。可是到了腾冲,整个县城翻了遍,也没有找到,打听下来,结果是“只有家做没有市售”,时间要到清明时候。直到几年后,托朋友,朋友又托朋友的朋友,才终于在和顺人家的老宅子里,吃到了“土锅子”。

  器物特别,是云南火锅的一大特色,传统云南火锅的代表,一是昆明、玉溪、楚雄、红河一带滇中、滇南的炊锅;二是滇西保山腾冲的土锅子。

  云南不少地方,老派火锅老派些的说法,叫炊锅。不知道是为节约口水计,还是从发音流利考虑,吃火锅简约成吃炊,不知底细的,一般听不出个所以然。

  昆明市面上的炊锅,也就是这两年才恢复过来的,早些年要吃炊,只有老派些的亲朋好友家才有,轻易还不会做。做起来也确实麻烦,起码要准备上两天时间。

  腾冲的土锅子,其貌不扬,灰头土脸,看起来跟炊锅大同小异。喜欢看足球的应该对亚洲杯那个奖杯的样式还有点印象,我发现它像极了腾冲土锅,只是土锅正中间要多出半截“炮管”来,那是加炭火用的。

  土锅子和炊锅的主要差别,在于器物不同。炊锅通常金属材质,讲究的炊锅,用白银打造,其次为铜材和铝材。土锅子的器形和炊锅大致相仿,但更厚重古拙,为腾冲城郊满邑村烧制的粗陶器。

  当地人说,土锅子的真正秘密在于它的入味(这和宜兴的紫砂壶应该是同一原理)。

  在腾冲,刚烧出来的土锅子是不能直接就拿来用的,要用大油炼数遍才可用来做锅子菜。刚开始做锅子菜时,没有几小时的熬煮,烧出来的菜品味道是不正的。而那些用过数年的土锅子,锅子菜只需熬煮数十分钟,味道就很纯正了。

  炊锅的汤水十分讲究,一般用原汁鸡汤、筒子骨汤或火腿骨汤,不另外添加佐料,以保证质地鲜甜。炊锅的繁杂,在于荤素材料的层层码放,“底荤上素”和“耐煮在下鲜嫩在上”,并突出重点考虑看样,把工艺最复杂、味道最有号召力、看样最好的,置于上层。土锅子采用的汤底食材,和传统炊锅大致相仿,也要提前码放,不同的是,汤里面的作料味要重一些,大概是因为腾冲地处比较湿热的边地。正因为地处边地,一些食材和做派更加乡土,比如要先码上一层晒干又泡水发最后片成薄片的炸猪皮,俗称黄皮或泡皮,最上层点缀一层蛋饺。

  据说当年大马帮安全归来,马锅头的夫人会备上它来为凯旋的马帮接风洗尘。不过,腾冲人说,土锅子更多时候是春、秋两季到山野扫墓祭祖时食用。每到清明和农历九月,腾冲都会有两次隆重的祭祖扫墓活动。到时会有每家年长的老者,出来颂上一篇祷词,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无限哀思。全部的礼信做完,对人们肚皮的慰藉便可以开始了。

  一般情况下,“锅子”挑到山上,等所有的仪式完毕,就该出味可以食用了。通常在家弄了吃要在锅子内煲3小时左右,中间火势要平稳。小了不行,芋头咬不动。“锅子”最地道的称谓是“烀锅子”,半熟半烂的程度叫“扒”。

  准备开饭时,只见那还盖着锅盖的土锅子欢快地冒着白烟,丝丝浓郁的肉香飘出诱惑着你,旁边还摆着酥肉、香肠和青翠欲滴的各色蔬菜,等着放到锅中。大家入座后就可以掀开锅盖了:升腾的白气下面是满到快要溢出来的黄澄澄的蛋卷肉,蛋卷下面是煮得酥烂的肉泡皮,下一层是满满的蚕豆和笋、金针菇。绿油油的蚕豆吸饱了鲜美的汤汁变得酥烂,金针菇和笋还是有些许脆韧的口感。一层蔬菜下面是鸡肉块,走地的土鸡特有的香气浓郁,肉质鲜美,一点都不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腾冲土锅子的正宗做法就是一点水都不加,用醇厚的鸡汤将所有食材煮熟,鸡块下面还有厚实的芋头、绵软的地瓜、肥嫩的蘑菇和大棵的青菜。

  锅中的菜品吃得差不多时,还可以加入新鲜的大白菜、酥肉块、年糕和粉条等。当汤汁变得更加浓稠时,盛上一碗来喝,那种吸收了各种食材精华的丰腴口感,真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

  四季时蔬

  如果说“侨香斋”是一个将腾冲古建筑、马帮传统历史和饮食文化完美融合的私家餐馆,那么,出身农家的傣族帅哥囊长林则在林源饭庄里将腾冲农家菜自由发挥到极致。

  腾冲城往西相距不过30公里有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温泉、夏季满荷塘的荷花,荷花乡因此得名。属于旱傣的囊长林就来自荷花乡的囊烟寨子。囊长林在和顺上的中学,1995年毕业后进入腾冲当时第一家高档餐厅“腾越食苑”当服务员。他没有接受过厨师学校的培训,所有烹饪经验都来自工作过的餐馆的大厨口传心授以及自己的琢磨。他在勐巴纳西的夜市卖过两年傣族小吃,逐渐意识到“厨房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地方”。2009年,囊长林在和顺古镇桥上的一个小巷里租了个门面,开起了饭庄。“巧的是,房东就叫林源,正好和我注册的饭庄名一模一样。”

  日升,日落,时间在腾冲这儿似乎是静止的,秉承“和顺安乐”生活哲学的腾冲人习惯了慢悠悠的节奏,习惯了将一碗稀豆粉吃出精致和百般花样,也习惯了享用来自高黎贡山的馈赠。当时令菜在城市成为传说,当城市人为吃到绿色环保的田园时蔬费尽心机时,腾冲人却在不紧不慢中尝遍了四季。

  谁说四季的变迁只能在气候更迭,草木荣枯中感受?来腾冲的时候正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每天吃饭,囊长林都能端出叫不出名字的各种绿色时蔬。前一天还是蒜蓉清炒的小油菜,隔天就变成凉拌水蕨,或者是外表看着像无刺的仙人掌,吃起来鲜嫩多汁的儿菜,以致像豌豆尖这样其他地方少见的稀罕菜,在腾冲却少人问津。

  “在腾冲,三个月一发菜(按节令出菜),永远不用担心吃不到新鲜时令蔬菜。”囊长林说,“从春节开始吃小油菜,一开春,油菜开花,发涩,就不好吃了;作为山珍的蕨菜这里就有五种,最好吃的是水厥。三月初是水蕨,儿菜,长得像韭菜一样的江蘋菜;吃到五月份,就有傈僳族雪后采摘的山葱,也叫雪菜,椿头(刺苞)和做酸汤的苦茄子;菌类多的季节是雨季的时候,瓜花菌、红菌、牛肝菌等都不算贵,鸡枞最有可能在小暑到大暑之间吃到。为了这美味的鸡枞,你们怎么都得想办法在夏天再造访一次高黎贡。九月和十月是野生小脚瓜,山苦瓜,奶姜菌。真正算下来,只有十一和十二月没有时令菜。”

  喜欢吃鱼的人最好在七月份来腾冲,这里有别处吃不到的谷花鱼。囊长林说,谷花鱼其实就是当地的土鲤鱼,黄身子,红尾巴。每年五月份种田的时候,这种鱼就养在稻田的水里,以掉下来的谷花为食,如此养两三个月,到了七月份,最大的也不过七八两,就可以吃了。如果能用土锅子炖是最好的,稍微放点葱姜蒜,少许食盐,就这么清蒸或者炖汤,味道鲜甜。据说本地还有一种小花鱼,一指长,筷子头粗,柔嫩无刺,用土锅清炖,加点蒜和小米辣,又是别样风味。去年,这鱼最贵的时候卖到100元一斤。

  还有山里的泥鳅,五月份水田里的黄鳝,会让你在齿颊留香之际回味失落的美好童年。至于味如土鸡汤,肉质酥烂的旱鸭汤,在囊长林的美食图谱里算是很稀松平常的一道传统当地菜了。

  在林源饭庄吃得恋恋不舍的时候,再喝一口囊长林自己泡制的,酸酸甜甜玫红色的野果酒,总觉得他像一个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武林高手,无拘无束,将时令、食材、烹饪技巧融会贯通,自成一派。

  囊长林会根据不同时蔬的特性选择不同的烹饪方式。“小油菜适合做热菜,水蕨,山葱凉拌,菌类最好稍微烤一下生吃以保持原汁原味。”他还提到有一种“闻着有点臭”的臭菜,在傣族菜里用来做帕哈鸡蛋饼,是傣族人过边境回来必须吃的食物,“雨季的时候湿度大,臭菜能去湿气。”

  囊长林喜欢将傣族调味的方法用来做凉拌菜。他说,傣族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都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但是它的酸不是用醋而是用黄柠檬调和出来的。黄柠檬果形椭圆,果皮黄色而带有光泽,果肉当中含5%的柠檬酸,用它做菜能添加一种天然带清香的酸味。此外,囊长林做的酸辣拌菜还喜欢使用红小米辣,大芫荽。红小米辣所含的辣椒素要比大多数簇生椒高出一倍,所以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辣味调味品,而大芫荽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可以消除腥膻味。

  正因此,囊长林做的菜风味独树一帜,完全区别于滇味,油而不腻、酸辣有度、香而爽口。这里的酸辣和川菜中以醋和红油辣椒调成的酸辣完全不同。

  中国人的心灵故乡

  腾冲

  腾冲的底色

  很长时期以来,腾冲都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它是高山大川,探险家的天堂,安乐的家园,鲜血浸润的战场;是毗邻异域的边陲,也是儒家文化的传承之地。

  主笔  李伟

  记者  刘敏

  田园与高山

  细长的竹筏破开水面,沿着狭窄的水道向幽深处驶去。我们站在竹筏上,迎着轻柔的晚风,看夕阳西下。此时的和顺湿地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像是一幅色彩饱满的油画。几座锥筒型的火山环绕四周,守护着这段宁静时光。枯黄的水草结成了巨大的草筏子,漂浮在水面上,人可以在上面行走,仿佛会了轻功水上漂。再过一两个月,水草就会转绿,上面会开满各色的花朵。最好看的,是成群归巢的白鹭。它们在半空中盘旋着,像是在远方天际拉起了一道白色的纱幔。落在树上休息片刻后,再次起身盘旋,依依不舍。直到天光彻底暗下来,它们才找到合适自己的枝头,在暮色中睡去。

  为我们撑筏子的是一名景颇族小伙子,名叫春雷勒奔。他在和顺古镇上的一家客栈工作,跑堂、调酒、提行李之余还喜欢画画。作品色彩饱满,想象力四溢,颇有马蒂斯之风。他不仅撑筏子,还会骑着摩托车带我们穿梭在古镇中闲逛。

  这是我们在腾冲度过的一个难忘的傍晚。让我想起江南水乡,恬淡悠然,却没有杏花带雨的迷离婉约,多了几分质朴天然,沧海桑田。

  几天后,我们又感受了另一种不同的腾冲。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像一座人迹罕至的绿色迷宫。苍劲的古树如同守护神,树冠遮天蔽日,极目难穷。山脚是热闹的春天,木棉如火,杜鹃争荣,浓香四溢。进入山林中,老藤绕树,杂花生树,娇红浅白,让人目不暇接。飞禽往复枝头,忽隐忽现,歌声唱和,此起彼伏。山顶则还有积雪未化,低矮的箭竹林在寒风中摇曳。珍稀的小熊猫、白尾梢虹雉就隐匿其中。这里是动植物的天堂,已发现近5000种植物和2000多种动物,而且新物种还在不断增加中。即使在世界范围内,都很难找到像高黎贡山这么壮阔的中山带原始阔叶林区。我们不知道这座大山中还有多少秘密未曾发现。

  高黎贡山是腾冲的背景,每个清晨拉开窗帘就能看见它。我最喜欢早上的高黎贡山,太阳从东面升起,将它修成了一幅剪影,伟岸挺拔,神秘莫测。它就像一道铁壁长城,挡住了风沙,留住了细雨,滋润着山坡西侧的腾冲坝子。

  山下的油菜花开得正浓,铺天盖地,汪洋如海。花海中村舍相连,阡陌纵横,农人牵着耕牛正翻开肥沃的土地,撒下春耕的种子。大大小小的火山锥,如同仙人的棋子,撒落在原野上,提示着亿万年前的远古地质运动。温泉从地下涌出,引入附近的村庄,用来洗澡做饭。

  和顺古镇就坐落在几座火山间的小平原上,依山傍水。居民的祖先最初来到这里铲草立寨、屯田戍边。先有寸、刘、李、尹、贾五大姓,以后又有张、杨、赵、许、钏等各姓进入。各姓氏的人在这里分族而居,和睦相处,一代代传承下来。

  随便拜访哪户人家,打开门都是满庭芬芳,暗香浮动。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院内修剪整齐的黄香木绿意盎然,两侧的丛竹青葱滴翠,玉兰新芽初绽、似有若无。最夺目的是本地培育的茶花,大花团如笑靥盛放。大的盆栽都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已如同家庭成员一般。家堂上供着天地君亲师和祖宗牌位,墙壁上挂着第一代创业者和掌家人气度不凡的照片。书房大桌上,铺着写字用的毛毡,墙上总有自己创作的几幅字画,显示主人的志趣。

  每隔五天,县城都有大集。淘宝街附近聚集了几百个摊位,普通的摊位不到1平方米,密匝匝挤在一起。这个集最特殊的地方,在于所有摊位卖的都是翡翠、琥珀、玛瑙和宝石。单件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每个摊上的货值都要值百多万元。这些在大城市里被精心置于商场玻璃柜中,屏气凝神对待的珠宝,在集上就如大白菜一般堆放,随意挑拣。早上出摊,中午收摊,即使一件未卖,摊主们也不着急,卷起包裹几天后再来。

  腾冲就像一个多重景观的调色板,互为前景与背景,起伏应和,变幻无穷。这里有最神秘的原始森林,也有安详宁静的田园;有火山地质奇观,也有千年古道;这里是毗邻异域的边陲,却也是儒家精神的传承之地。

  边疆与中原

  从地图上看,腾冲实在是一个太遥远的地方,位于国家西南边缘。从中原到腾冲跨越千山万水,进入云南后还要翻越三座大山——云岭、怒山、高黎贡山;横渡三条大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

  值得注意的是,腾冲还是著名的“胡焕庸线”的起点。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将东北的爱辉和西南的腾冲相连,发现它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此线为界,约有96%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36%的东南部地区。它也是一条自然地理的分界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理、气候迥异。

  而且,它还是一条文明分界线:它的东部,是农耕的、宗法的、科举的、儒家的……是大多数人理解的传统中国;而它的西部,则是或游牧或狩猎,是部族的、有着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家的中国。腾冲恰好就处在这条文明分水岭上。

  即使在云南省内,腾冲也是一个特例。云南一般以西北—东南流向的元江为界,元江的东北为“江内”区域,属汉族聚居区;元江的西南位“江外”区,属其他民族聚居区。但腾冲却是“江外”唯一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县。无论从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角度观察,腾冲都是一个特殊的地方。

  腾冲被中原帝国“发现”,可以追溯西汉时期。汉武帝经营“西南夷”,征服云南地区设立益州郡。那时,高黎贡山以西今腾冲德宏一带,是被汉人称为“乘象国”的“滇越”。益州郡成立后,被称为“滇越”的腾冲便归属益州郡管辖。再西南,则是书上记载的“剽”国和“掸”国,居于今缅甸和泰国、老挝北部。

  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今阿富汗)发现了蜀地出产的布匹与邛杖。当地人告诉他,这些源自中国的物品是当地商人从身毒(今印度)采购回来的。身毒的位置在大夏东南数千里,风俗与大夏接近,地方湿热,毗邻大河,当地人以大象作为战争中的坐骑。张骞由此估计,身毒距离四川并不远,而且比受匈奴骚扰的丝绸之路也更安全。这既是著名的蜀身毒道,也是南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南丝绸古道在中国境内的地段有三大干线。其中一条是从四川出发后分为东西两条路,向南又西转汇合于云南大理。从大理开始,向西过永昌(今保山),翻越高黎贡山到腾冲,再向西进入缅甸、印度。由印度可通达欧洲。这条由蜀地商人踩踏出来的民间道路,早已存在多年,其历史要早于北经敦煌、新疆、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而当时被称为“乘象国”的腾冲,就是古老的南丝绸之路在国内的最后一个驿站,是大汉帝国边疆的贸易重镇。

  东汉以后,随着“哀牢内附”,汉置永昌郡,腾冲便归属于永昌郡。史书上说这里“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同时出产各种贵金属和奇珍异宝,如“铜、铁、铅、锡、金、银、光珠、琥珀、水晶、琉璃、柯虫、蚌珠、孔雀、翡翠、犀、象、猩猩、貊兽”等等。但文化与风俗却与中原地区完全不一样。《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对当地的哀牢人有较为传奇的描述:他们穿鼻,戴耳环,双耳下垂吊着长长的饰物,致使耳垂下坠,地位越高则下垂越长,直至双肩以下三寸。他们普遍文身,图案多为龙形象,衣服无领无襟,从头上套下来,称为贯头衣。更奇怪的是,他们还在臀部上装饰出一条尾巴。

  那些奇珍异宝,连同邻国使节一起源源不断进入了帝国的首都,不断刺激着人们对遥远边疆的想象。前往腾冲的道路被描绘得险恶万端,不仅多高山大川,而且猛兽横行,毒雾瘴疠弥漫。《水经注》说,这条路的犀象山上有一种钩蛇,长达七八丈,躲在山涧水中,用尾巴上的钩子把岸上的人和牛钩到水中吃掉。还有一种叫“鬼弹”的瘴气,有声而无形,可以击折树木,击伤行人。

  腾冲就如传说一般的存在,是一片神秘的化外之地。当时既没有汉朝官员和知识分子来过这里,也没有留下任何实地考察的记录。

  东晋以后,中央王朝忙于应付内忧外患,无暇远顾;滇池周围的豪强大姓则日益自大,形成割据之势,断绝了与内地的交流。唐朝时期南诏国崛起,继而是段氏大理国,腾冲脱离于中原政权之外。直到元朝统一全国,腾冲为极西门户,在此设置了腾冲府。明朝朱元璋收复云南全境,并开始大规模实施军屯,并修筑了石城。腾冲开始成为汉族最远的聚居区。

  腾冲真正有了详细的地理、风物的记载,还是来自明末徐霞客的考察。1639年4月11日,徐霞客翻越了高黎贡山,两天后抵达了腾冲县城,在腾冲一共游历了40余天。腾冲是他一生中到达过的最西的地方,他详细记录了三宣、六慰、八关、九隘等边疆形势,也记录了傣族、景颇族聚居区的民族风情和土特产;考察了明光六厂的银矿、腾冲赶街的习俗和古道上各式各样的桥梁。即使今天在腾冲旅行,仍可以找到徐霞客所记录的很多地名。

  徐霞客最大的贡献则是搞清楚了一些重要山脉河流的走向。发源于腾冲高黎贡山西坡的伊洛瓦底江支流众多,异名繁杂,在史书记载上是一笔糊涂账。徐霞客通过实地考证和多方求证,认为龙川江、麓川江、大金沙江是一江三名,只是流经地域不同而名称各异。在腾冲叫龙川江,在德宏叫麓川江,进入缅甸后就叫大金沙江。他通过分析土人的方言,将高黎贡山和喜马拉雅山联系起来考察,准确判断了山脉走向。他分析认为,高黎贡山的源头应该在青藏高原,一路南下到芒市后海拔降低,逐渐为平坡,到缅甸入海。

  对于腾冲独特的火山、温泉,徐霞客都做了详细考察。他最远走到了腾冲北部的中缅边境,记录了少数民族的装扮与生活:“野人时以茶、蜡、黑鱼、飞松入关易盐布。其人无衣无裳,唯以布一幅束其阴,上体以一方帏而裹之。”

  然而,徐霞客开创性的旅行并没有让遥远的边地热闹起来,他身后很长时期内,再没有新的国内考察者深入这神秘的边疆。直到400年后,20世纪30年代初,才有来自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的植物学家蔡希陶、王启无、俞德俊等几位先生到高黎贡山采集植物标本。

  腾冲距离中原权力中心实在太过遥远。从腾冲出发到省会昆明一共有24个驿站,考虑天气耽搁和正常休息,到昆明至少要走一个月。更重要的是,在热衷于八股文的明清时期,徐霞客只是一个“另类”,没人会真正注意一个“另类”文人的声音。况且,根深蒂固的“中原文化中心”的传统,使中国知识分子们滋长出一种固执的文化优越感。

  当西方社会沉迷于地理大发现的狂热时,中国的西部边陲还被认为是瘴疠横行的化外之地,陌生而遥远。于是在19世纪,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后,中国版图边缘的腾冲便向世界敞开了大门。来自西方的探险家、植物学家与传教士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缅甸北部进入腾冲。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英国人安德森和金敦·沃德、法国人叔里欧、奥地利人韩马吉等探险家陆续进入腾冲。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英国人乔治·弗瑞斯特,他被称为植物猎人。1919年,弗瑞斯特在腾冲区域内的高黎贡山发现了大树杜鹃,轰动了植物学界。通过这些采集者,来自高黎贡山的植物,大量流向域外,在世界各地的花园中绽放。

  腾冲的交通地位的重要性也开始显现。英国殖民政府派出间谍,考察修建滇缅铁路的可行性,意图打开中国的后门。他们在腾冲建立了领事馆,清政府也随即开设了海关。腾冲逐渐成为一个边贸重镇和进出东南亚与印度的交通节点。由此,它的神秘面纱才逐渐被揭开。

  血与火

  腾冲的静谧终于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打破。因为毗邻滇缅公路,这个边陲小县成为中日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经历了三年的血与火洗礼。

  我时常想,如果没有抗日战争的烽火,腾冲会是怎样?那明代修葺的石头城应该能保存完好吧,商人们在“赌石”的狂热中做着发财梦,一批批的探险家们深入这座基因宝库寻找新的物种,腾冲还会被视为世外桃源与温柔乡。然而,惨烈的滇西抗战不仅使腾冲举世瞩目,也为这里打上了雄浑悲壮的印记。那是一种无处不在,又无从摆脱的沉重感。

  每个来腾冲的游客都会去看看县城中心的国殇墓园,献上一束鲜花。我们也一样。

  一早赶到国殇墓园时,我以为自己会是第一批拜谒者。没想到早有一支队伍在门口等待,他们大概50多岁,穿着没有领章的绿军装,扎着武装带,在“向右看齐”的号令中排着队,向墓碑献上花圈。这些退伍老兵来自贵州清镇,35年前在云南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生者与逝者参加了不同的战争,因为相同的身份而穿越时空在此相遇。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国殇墓园是腾冲最肃穆之地。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对滇西地区的日军发动反攻,第二十集团军主攻腾冲,焦土战役一直持续到9月14日,牺牲了9168名国军战士后,腾冲方光复成功。当时腾冲县城尚未重建,时任云贵监察史的李根源就倡议兴建墓园以慰英灵。举全城之力的墓园在1945年7月7日落成,李根源选取了《楚辞》中的《国殇》一篇,为之命名为“国殇墓园”。

  国殇墓园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陵园。墓园的大门很小,乘车路过,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错过。这里不收门票,也没有其他景点穿梭的服务人员,一早进来,隔绝了马路上的车水马龙,茂林修竹中,只有鸟鸣在园里回响。

  墓园整体以中轴对称,沿着主通道一路走来,虽然早有心理准备,迎面看到刻着“碧血千秋”的石墙还是心中一震。茂盛的青藤几乎将石墙爬满,露出的蒋介石题、李根源手书的这四个字,在一人高处,朴素中显露着威严。

  忠烈祠后是一座31米高的小团坡,被辐射状地分为六等分,各自代表一个师。从坡底到坡顶,一层层遍布着3346块墓碑,每块矮矮的墓碑下都埋着阵亡将士的骨灰。碑上写着他们的姓名和军衔:“一等兵胡保昌”、“二等兵贾孝”、“上等兵张先康”……有名有姓地立在那里,好像仍是一支年轻又意气风发的队伍。

  墓园里不只有中国远征军的墓碑,还有纪念阵亡援华美军的石碑。在墓园门口的角落里,还有一个埋了日军尸骸的土坟。跟其他碑文一样,上面黑色“倭塚”二字,同样是李根源手书。

  墓园各处,斑驳的石碑下,新鲜的菊花始终不断。来此凭吊的人们一直用这种自发的方式,日复一日延续着祭奠。在国殇墓园外,2013年新立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全长133米。墙上镌刻着103141个名字,包括参与滇西抗战的中国远征军将士、盟军将士、地方抗战游击队、地方参战伤亡民众、协同参战部队和单位人员。这面墙建成后,每年从全国各地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地,仍源源不断有当年远征军的后人联系腾冲官方,把失散的名字继续补充进来。

  蓝色的名字站成了规整的方队,在“远征军”三个字代表的庞大群体中浮现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在第十三师的名录中,我突然看到了一组战马的名字:地寒、地祗、地冬、地月、地飞、地诘……这些名字的英武健朗让人浮想联翩。为这些战马起名的将士,一定是寄予了厚重的情感,像战友一样,把它们一一记录在册。当年的战争,以如此静默的方式展现,让后人从墓碑和名录上重新听到车鸣马嘶,枪炮隆隆。经历了60多年历史与政治的风风雨雨,国殇墓园至今仍保持了落成典礼时的原样,这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

  墓园的隔壁,是建成不久的滇西抗战博物馆。一进门的大厅,三面墙上挂满了当年的钢盔,仿佛每个下面都有一双注视的眼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收集抗战文物,在腾冲也是一种普遍而自发的行为。在腾冲,很多战场遗迹仍保留了下来。高黎贡山、守卫腾冲的来凤山上还能看到战壕、散兵坑、地堡,文庙的廊柱墙壁上留有单片擦过的伤痕,未倒塌的老房子布满弹洞。

  战争的血与火,给腾冲带来了特殊的气场。在它的每个村庄、每条河流、每一寸土地上都游荡着英勇的气概。那些悲壮的故事口耳相传,如同一个无法忘却的寓言回旋在高黎贡山的云天之上,成为一个背景,感染着外来者。

  传统与现代

  毕世铣老先生在退休前是国殇墓园的园长。1942年5月9日,在腾冲沦陷前一天,随着家人逃离了祖屋,那年他8岁。重回家园是在1944年9月,县城已成为一片焦土,甚至找不到一片没有弹孔的树叶。今天我们看到的腾冲县城,都是在战后重新兴建的。

  腾冲老城修建于明正统年间,到其被毁时已有400多年历史。如今想要了解老城的形态,直接资料只有几张模糊的照片和地图。但在毕世铣心中,那座雄伟壮丽的石头城依旧鲜活如初,就像他在70多年前离开时的样子。

  “腾冲老城是一个正方形,大概一平方公里。不是正南正北的规制,而是侧向西南对准来凤山。”毕世铣说,“那城墙厚有一丈八,高有二丈五。炮弹根本打不透,靠盟军飞机炸了十几个缺口,远征军才突破入城。”城市四座门,四条主街交汇到中心。十字路口的核心位置,留给了掌管教育和考试的“文星楼”。它又名魁星楼,高20米,下层为石块砌成,上层为宽敞的阁廊,飞檐上翘,楼内挂有巨钟。文星楼建成后,一直是腾冲的象征,直到战争中被彻底毁掉。那座大钟被保留了下来,上面被击穿了一个大洞,曾经成为日军的射击掩体。我后来在腾冲历史博物馆找到了那口弹痕累累的钟,侧面有个碗口大的洞,正好可以当作射击口。

  腾冲古城唯一存留的建筑就是祭拜孔子的文庙。这个象征着文化传承的建筑,居然历经战火,仍奇迹般部分保留了下来,冥冥中似有神佑。文庙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是怒江以西唯一的儒家庙堂,也是腾冲最早的学府和传播儒学的场所。

  明朝是腾冲历史上的转折期。朱元璋派军平定云南后,采取了一条与以往不同的边疆政策——留兵戍屯。他发现云南经常发生叛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多而汉族少,通过“戍屯”则能较快改变人口结构。于是中央政府开始在云南建立大量军事卫所,军人带家属迁入,屯田自给,世代为军。这项措施扭转了云南“夷多汉少”的局面,使汉人逐渐成为云南的主要居民。腾冲的第一批军户就是在明朝洪武年间迁入的。他们站稳脚跟后,很快建立了自己文化与精神的高地——文庙。

  “前面本是一个大照壁,打仗的时候毁掉了,后面的泮池还在,左右有两个牌坊,一曰‘玉振金声’,一曰‘江汉秋阳’。”在一个阳光耀眼的午后,毕世铣就站在文庙大成门的高台上,向我努力还原这座记忆中的建筑群,“泮池上来后,还有两个牌坊,一曰‘蛟龙’、一曰‘起凤。”他所说的这些建筑,现在除了泮池,其余都已荡然无存。

  进入大成门,即是宽阔的大院,正前为大成殿。大成殿是文庙的核心建筑,是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每年的祭孔大典都在里面举行。回廊两边山墙上分别书“忠”、“孝”二字。大成殿内悬挂着“中和位育”、“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等匾额。“中和位育”为宣统皇帝题书,也是腾冲文庙现存唯一匾额。大成殿后是启圣宫,供奉的是孔子家人。

  腾冲文庙在选址上非常讲究。古人认为,文庙与文运有关,它关系一方的文风兴衰,有了好的文风,当地才能人才辈出,所以修建文庙,不仅在尊孔,也是在祈求一方文运昌盛。文庙建在腾冲城的中心位置,背靠来凤山,前有飞凤山,来凤山上建有文笔塔,前面有砚塘地下水长年不干涸,是块风水宝地。战争时,文庙是日军司令部,后面的启圣宫则充当了慰安所。毕世铣告诉我们,由于当时文庙关押了一些中国的情报人员,所以免于被反攻的炮火摧毁。尽管建筑上弹痕累累,但它却是腾冲城中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座建筑。文化以另一种方式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腾冲的文庙与我所见的全国各地的文庙并无二致:一样的规制,一样的用途。那些跋涉千里的中原移民们,在遥远的西南边陲开枝散叶,繁衍生息,汉文化也随着文庙一同深深植入到这片土地中。既来之则安之,以不变应万变。

  像很多地方一样,腾冲现在正在成为一座开放的旅游城市:国际化的酒店、度假村越来越多,外来资本建起了新的住宅群,帮助逃离大城市的人们实现“第二人生”。

  但腾冲的“传统”还在以其自身的逻辑延续,甚至比我们在其他地区所感受的都要深厚而顽强。比如,腾冲很多村镇都还保留着中原已经难见的“洞经队”。每个洞经队就像一个20人左右的民乐团,在重要的日子唱诵礼乐。洞经队每年有两个最重要的活动日,孔子生日和腾冲光复日。每到这两天,全县10个洞经队组成一个200人的庞大队伍,举行唱诵仪式。演出的地点,就在文庙和国殇墓园。

  (封面图片:腾冲和顺古镇。摄影:感谢刘正凡先生对本专辑的图片支持)

  每一年的2月末到4月初,在腾冲界头镇沙坝村,15万亩油菜花田就会形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夜雨过后,晨雾在浩瀚的花海上弥漫,村庄、林海次第铺陈,白雪皑皑的高黎贡山,则是这幅画卷最宏伟的背景

  腾冲曲石镇。远处的高黎贡山在晨曦中显露出宏伟的剪影

  腾冲完整地传承了中原文化,当地居民在除夕夜需先祭拜祖先,敬献天地

  明代大规模的军屯移民奠定了腾冲的农耕文明

  国殇墓园前任园长毕世铣

  腾冲是一本百看不厌的书

  ——专访腾冲县委书记何伟

  “我很喜欢徐迟老先生上世纪50年代到云南采风时写过的一本诗集,名称是六个字:‘美丽、丰富、神奇’。我觉得腾冲就是符合这六个字的。”

  主笔      李伟

  三联生活周刊:与其他地方相比,你如何理解腾冲在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上的独特性?

  何伟:腾冲的地理位置依托于横断山脉,在横断山脉的西麓。印度洋季风受到了横断山脉的阻挡,在腾冲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光、温、水、热的自然气候条件。充沛的雨量、充分的光照造就了腾冲的小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高黎贡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别适合动植物繁衍,形成了丰富的物种资源。正是基于此,高黎贡山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动植物基因库。另外,腾冲处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结合部,亿万年前的板块碰撞为腾冲留下了丰富的火山地热资源,形成了大面积肥沃的火山灰土壤。

  宜人的小气候、丰富的动植物基因库以及地质运动后形成的肥沃土壤、矿产资源,这些都构成了腾冲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体系。

  三联生活周刊:基于这样的自然资源体系,你如何理解腾冲之美?

  何伟:对于腾冲的美,我个人的感受不是用简单的“哪里美”、“哪样美”来概括和形容,而应该整体地看。

  腾冲之美,首先是自然和谐之美。腾冲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自然生态保持完好,在历史开发过程中,人类社会没有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腾冲人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对环境进行了合理的保护利用,保持了天蓝、水清、气爽的环境。

  另一方面,人文历史传统在腾冲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与延续。腾冲的建筑、风俗、文化、精神风貌都延续了历史传统。在腾冲能看到深厚的历史积淀,古风延续。这种人文气质深入到每一个细节、每个人的血脉之中。因而腾冲又有着深刻的人文之美。

  自然与人文之美,在腾冲形成了一种美妙的二重变奏,交融共生。既气势磅礴,也润物无声;醇厚隽永,余味悠长。腾冲有四时花不败之美,有青山绿水之美,有各种历史元素之美,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豪之美,也有人民温良恭俭让的斯文之美。无论单独欣赏,还是整体品味,都会有不同的美感。

  所以,我一直认为腾冲是一本百看不厌的书。翻出任何一页、一章,咀嚼每个段落,都能感受到内在联系的丰富之美,让我深深地震撼。正是这种震撼和冲击,让我总觉得腾冲的美难以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下说不出来,但静静想,千头万绪;慢慢看,一点一滴,无处不在。我想,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大美”。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美,就只能自己用心去体会了。

  我很喜欢徐迟老先生上世纪50年代到云南采风时写过的一本诗集,名称是六个字:“美丽、丰富、神奇。”我觉得腾冲就是符合这六个字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希望人们在腾冲获得怎样的心理感受?

  何伟:我们对腾冲的认识、所谈到的美,就是一种整体性的和谐美。这个整体里面,有很多表现的形式,比如刚才谈到自然美、山水美、风光美、人文美、历史美等等。在越来越浮躁、喧嚣的社会氛围中,腾冲应该是让人们在心灵上寻求放松的地方,让人们获得内心的充分修养。它是人们梦想中的圣地。

  目前,社会的浮躁氛围使旅游开发也越来越急功近利。很多人本来是要逃避城市的欲望、烦恼,却发现自己进入了另一种烦躁景象,失去了内心的平稳。我们必须要警惕这样的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自然环境是一笔得天独厚的资产。而对腾冲发展而言,要有怎样的生态观念?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

  何伟:腾冲有66万人,进入小康社会,要实现中国梦,不能拒绝发展。因而也不可能为了保持“纯粹”自然、保持原始状态,而去除全部人类的活动。但是腾冲独特的自然环境绝不能在发展中被破坏。怎样在发展中把保护工作做到位?这是一个挑战。我们必须想办法去破解它。

  在腾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深入思考,如何把开发和保护统一起来,协调发展。

  我想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传统的生态建设,升级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设是人们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的表现;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尊重、保护自然的前提下,让自然资源为发展提供支撑和有利条件。严格地讲,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有差异的。生态建设可能是一条河、湖泊或一座山的治理保护;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把山、河、湖泊串联起来进行更理性的保护,为发展创造条件。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面对所有的生态现状,河流、山川、矿产开发、森林开发,都要有一种干预性的治理。保持青山森林茂密,绿水长流,天空晴朗,阳光明媚,保障舒适的气候和新鲜的空气。

  要让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就必须提高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高度,解决人的问题。因为,人始终在干预自然的演进,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改造自然、改变自然的过程。我们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就必然要求人的思想认同这一理念,敬畏、尊重自然。人们不仅要遵纪守法,人的行为、价值观念、道德品行都要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当社会建设到位时,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就会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有了内心的爱,自然会形成有效的保护。

  所以,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都要同步。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社会建设是基础,文化建设是支撑。

  三联生活周刊:如何根据腾冲的生态状况,来制定腾冲的发展战略?

  何伟:腾冲必须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发展,就要对我们腾冲整个的自然环境和条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调研,找出适合我们腾冲发展的路子。

  旅游业是我们发展的重点。我们要背靠内地,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周边,把腾冲建设成国际化的旅游城市。这是腾冲发展的基本定位,是发展经济的抓手。依据这个定位,再做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发展和保护就有了思路。要发展旅游,就必须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这样才能吸引游客来观赏、考察、品味、休憩。游客来到腾冲,进行各种消费,当地群众能够有更好的收入,也会有保护的动力。这本质上是保护中谋发展的思路,让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富民”、“美县”的支柱产业。

  同时,我们的城镇化建设也要和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努力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我们将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和美丽村庄,重点打造10个以上风格独特、设施完备、功能互补、辐射带动强的特色小镇和50个新型社区、50个美丽新农村、50个美丽村庄,让古城村落焕发新风貌,让农村展现自然之美、和谐之美、腾冲之美。

  三联生活周刊:农业与工业是否也要有生态特征?

  何伟:腾冲农业有自身的特点。腾冲全境覆盖了火山灰土壤,这种土壤的营养成分非常高,肥力很强。我们检测发现,土壤中氮与钾的含量都很高,对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好处。这也是腾冲作为生物基因库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火山灰形成的土壤颗粒,孔隙度非常好。这使得土壤含蕴水分的能力非常强。腾冲每年降雨量1500~1600毫米,但很少发生因连续降雨导致的洪涝灾害。火山灰土壤对水分的涵养能力是非常强的。这样的土地生态条件,决定了我们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所以,腾冲的农业一定是环保、安全的特色农业。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我们尊重自然的禀赋,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有害添加剂。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也为游客提供了安全的食品环境。

  在发展工业方面,我们是有选择的。任何一个地方要发展,没有工业不行,但我们选择的工业绝不能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我们的重点是引进新型工业,最大限度降低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

  腾冲有很多的火山石,有1000平方公里的火山沉积岩。以前这些石头只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价值不高。现在我们引进了玄武岩纤维利用的项目,在加温状态下,将火山石还原成岩浆、熔岩状态进行抽丝,生产高科技材料。抽丝率能达到98%~99%,这一工艺污染很低。我们还引进了静电萃取硅藻土项目。硅藻土在静电状态下的萃取没有任何污染,它本身也是一种环保材料,有过滤空气、净化水源等多种用途。

  对那些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我们进行严格控制。我们已经先后叫停了钢铁冶炼、铅锌矿选矿厂、电解锌及硫酸生产线等一批产值高,但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风险高的项目。我们还婉拒了高岭土开发、电解铅、废旧轮胎回收加工及电子电池生产等项目。我们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

  另外,腾冲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前沿,有148.07公里的国境线,有一个国家级(进出口)口岸,有历史上与南亚、东南亚通商的传统。我们完全可以发挥这样的区位优势和历史优势,积极构建畅通便捷的立体化商贸交通网,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及周边地区的合作,通过对外贸易,形成腾冲的财富增长。

(编辑:SN063)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新华社安徽分社副社长宋斌办公室内身亡
  • 体育詹皇31分热火横扫 马努23分马刺2-2小牛
  • 娱乐琼瑶状告于正 律师:以改编权起诉胜算大
  • 财经 广西南宁官方正式下文松绑楼市限购
  • 科技阿里入股优酷土豆背后:抢占客厅
  • 博客柴静:说说节目组里这一堆痴人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海归就业:近4成首份工作年薪不足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