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的非洲观 国家的价值观

2014年05月07日12:27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核心提示: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非洲观,实则源自中国古老的训诫,李总理同样有所提及:“中国古代哲人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开宗明义,阐述了中国的“非洲观”:“在我看来,非洲堪称‘三个一极’——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极,全球经济增长新的一极,人类文明的多彩一极。”

  这是对老朋友的新评价。其中有历史情感在,有世势判断在,也有未来期许在。

  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非洲观,实则源自中国古老的训诫,李总理同样有所提及:“中国古代哲人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蓄力发展的中国,是以平等的姿态和分享的心态走向非洲大陆的。同样是中国古训,“言为心声”,只有这样的姿态和心态,才可能产生这样的非洲观,才可能这样发自内心地去描摹和称赞自己的伙伴,才可能把国内的“改革红利”和国家间的“合作红利”联系在一起、把美丽中国和绿色非洲的良好愿景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国格上的相互尊重,更意味着文明间的相互尊重——李克强所阐扬的,其实是中国的价值观。

  中非之间有着“文明互鉴的关系”,李克强指出,“中非两大文明相近相通,都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都重视乡土情怀,都崇尚平等共享、团结协作,我们是精神上的‘近邻’”。这种精神上的相通,首先表现为价值观的相互认同。所以李克强才会引用“非洲之子”曼德拉的话:“在西方文明的浸染中,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非洲身份。”

  推崇阅读的中国总理并非到了非洲才言及曼德拉。事实上,总理在国内就多次提到过自己阅读《曼德拉传》时所受的触动。当李克强在亚的斯亚贝巴的非盟会议中心对着非洲听众说“他(曼德拉)那种百折不挠、追求平等的执着精神令人敬仰”时,所言非虚。

  李克强发表演讲的非盟会议中心,是中国政府继坦赞铁路后对非洲最大的援建项目。作为中非友谊的象征,建筑群成U字形,寓意中非人民的手合握一起,携手承托起非洲的未来。

  语言和建筑一样,都是心灵的外化。5月5日这天,李克强总理在埃塞俄比亚的话,正是中国心灵的表达。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公安部正副3名部长夜查3地火车站(图)
  • 体育亚冠埃神穆里奇两球 恒大5-1大阪 视频
  • 娱乐贾乃亮否认李小璐涉不雅视频 爆粗急护妻
  • 财经瑞士承诺交出外国人银行账户资料
  • 科技移动互联网大会首日:智能机器人成亮点
  • 博客监控之下老师殴打幼儿为何持续一年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学防早恋禁止男女生结对就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