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丽) 共建京津冀“疾病防控一体化”合作平台,联手防控传染病疫情。5月8日下午,京津冀三地疾控中心在石家庄共同签署“京津冀协同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合作框架协议”,促进防病、应急和公共卫生信息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共同发展,携手打造国际一流的区域疾病防控体系。
今后5年合作如何展开?
据悉,框架协议初步明确今后5年的合作目标、合作内容和进展。三地将建立京津冀“疾病防控一体化”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三方轮流担任,任期一年。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主要负责一体化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协调,研究确定年度合作重点领域,具体督促、推进合作重点工作等。领导下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落实合作事项,向领导小组提交年度区域合作进展情况报告和建议。
按照计划,2014年底前将初步建成三地合作机制,完成一体化合作规划及重点合作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2015年到2016年,进一步完善一体化体系建设和协调管理工作机制,开展多领域的广泛合作。2017年到2018年,全面推开三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协同发展,实现京津冀疾病防控工作一体化,并研究确定下一个5年合作框架。
共建疾控一体化平台
为实现一体化工作的有效运转,京津冀三地将共同编制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统一工作标准,使三地疾病防控体系逐步融合,同时建立管理协调工作机制。
三方共同制定京津冀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体系,构建快速预警系统,实施工作对接,并成立指挥部。平时就疫情监测、报告和流行趋势等进行互通互报、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战时指挥、协调三地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和联防联控。
三地信息技术无偿分享
三地还将围绕传染病监测、疫情报告、实验室监测与评价等重点信息和技术资源,建立网络共享平台,实现三地信息与技术的无偿分享与交互。组建三地疾病防控专家库,建立重要物资储备、流转方案,实现卫生物质的合理储备、顺畅流转和有效利用。
针对京津冀地区目前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如大气污染PM2.5对人群健康的威胁等,三地联合申报国家级或省级科研项目。课题确定后,三方将积极提供优势资源,安排专业团队,共同研究、共同攻关,并共享研究成果。
此外,三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还将在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多领域、全领域的深入合作,并逐渐带动地市级、区县级疾控中心相互对接,共谋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疾病防控能力全面提升,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
(原标题:京津冀昨签疾控合作框架协议)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