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信副秘书长:亚洲构建新安全观时机已成熟

2014年05月19日13:53  解放日报 收藏本文
亚信下设机构示意图 亚信下设机构示意图
凯纳特·图梅什 凯纳特·图梅什

  亚信秘书处副秘书长凯纳特·图梅什接受本报专访——

  这将是一届不同以往的盛会

  本报记者 张全

  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第四届峰会即将在上海召开之际,记者专访了亚信秘书处副秘书长凯纳特·图梅什,聆听他对于亚信机制化建设的设想以及对上海峰会的期待。

  人物简介

  凯纳特·图梅什,1975年出生于哈萨克斯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修世界经济关系。曾在哈萨克斯坦驻土耳其使领馆、匈牙利使馆担任外交官,长期在哈萨克斯坦外交部从事亚洲多边合作、国际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域工作,曾担任联合国中亚反恐国际专家组成员,与上海合作组织、欧安组织、联合国等机构合作关系密切。

  上海高水平筹备峰会

  问:您对上海印象怎样?如何评价上海对亚信峰会的筹备工作?

  答:上海不光在中国的地理、历史中扮演重要作用,也在整个亚洲占有特殊地位。 “上海精神”就是在这座城市孕育的,这里诞生了上海五国并发展成为日后的上海合作组织。那些在上海召开的会议和签署的文件,奠定了成员国们相互协商、友好合作、促进稳定的基础。

  从高处鸟瞰这座城市,我觉得它十分现代、日新月异。它不光对于中国其他地区,对于亚洲的其他地区也是一个模仿的样板。

  我绝对相信,即将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将达到很高水平。在我看来,上海对于峰会活动的筹备是高水平的。我跟上海市民接触的时候,在会议中跟经济界人士交流的时候,我对“亚信”在这些人中的高知晓率感到既欣喜又吃惊,也对会议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还要指出亚信、上合组织框架下国际会议、智库的作用,上海社科院等研究机构对亚信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各国与会人士来自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哈萨克斯坦以及中方的研究机构,他们的参与为亚信注入了“第二轨”的特色。

  毫无疑问,上海峰会从参加者规模、讨论议题和成果文件上,都将是一届不同于以往的盛会。

  新形势呼唤新安全观

  问:您如何理解“新安全观”?美国的亚太再平衡对亚洲安全产生一定影响,您如何看待亚信机制中的美国因素?

  答:在2010年,时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时,中俄通过了有关亚太地区共同安全合作的倡议。这一倡议对亚信成员国来说是个“礼物”,它是一个现实的倡议,其精神也在 2012年亚信第四次外长会议的成果文件中得到反映。

  目前亚洲各国遇到的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和挑战与日俱增,构建新安全观的时机业已成熟。这种新安全观的原则,应以1999年亚信阿拉木图会议确立的 《亚信会议成员国相互关系原则宣言》中的内容为基础,其中包括睦邻友好、不干涉内政、不使用武力相威胁、实现经济、人文、社会等领域合作、发展人权等。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目前亚信实质上给各成员国提供了具有足够舒适度的平台,各国在这个平台中渐进地推动相互信任,而不会受到某些超级大国的左右。成员国合作基于平等原则。我希望亚信框架内的成员国、观察员国和观察员组织都能更积极地开展合作。

  亚信已建工商理事会

  问:有观点认为亚信主要侧重政治安全领域合作,对经济议题的关注有所欠缺。您怎么看?

  答:首先,亚信的主要原则,是共同安全、综合安全以及合作安全。共同安全意味着任何一个成员国都不能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这种新安全观还有一个属性——它区别于传统安全观,涵盖了经济安全、生态安全、人文安全、应对新威胁与新挑战以及政治—军事安全等领域。只有在各领域平衡“使力”而非只盯住政治安全,才能有所进步。

  关于你说的经济合作,目前根据俄罗斯等国的提议,我们已成立工商理事会。随着工商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以及亚信框架内第四次商业论坛的举办,成员国间经济合作空间会更大,该论坛也将有广阔的前景发挥其功能。

  你可能要问,为什么不把亚信工商理事会的中心设在上海呢?为什么不把亚信框架内经济合作的中心设在上海呢?这或许也是此次上海亚信峰会议事日程上重要的问题之一吧。

  由于各国间经贸往来密切,经济上的双赢,或能起到化解政治矛盾的效果,避免对抗和战争的出现,这正是经济合作的巨大意义。

  帮助阿富汗需要合力

  问:您在2010年曾担任联合国阿富汗问题专家组成员。目前阿富汗大选将进入第二轮,您对该国未来形势怎么看?本次亚信峰会将讨论阿富汗议题吗?

  答:本次亚信峰会在宣言等成果文件中会涉及消除恐怖主义、构建新亚洲、保持全球稳定和合作。这里面就包含阿富汗问题,这个国家对保持亚洲地区稳定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阿富汗和平转型,新领导层建立在阿富汗人民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亚洲国家应该形成一致立场,确保阿局势稳定。

  还要指出的是,在实现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的框架内,土耳其和伊朗等伊斯兰国家充当了协调者,将在应对新威胁、反毒品等领域的安全互信合作上发挥作用。我们希望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关系。

  许多亚洲国家表示准备帮助阿富汗。存在一系列平台,包括亚信、伊斯坦布尔进程、“亚洲之心”国家会议等等。这些机制旨在提高互信,保障阿富汗稳定、化解民众矛盾。我们希望,通过国际社会和区域伙伴的共同努力,能推动选举后阿富汗的和平进程。

(编辑:SN01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解放军公务用车订购全面实现国产化
  • 体育乔治24分步行者灭热火 火箭欲争夺勒夫
  • 娱乐王力宏宣布妻子怀孕5个月 小孩取名王一
  • 财经楼市松绑再添一城:扬州放松公积金提取
  • 科技聚美上市独家记录:闯入资本市场的80后
  • 博客罗援:菲律宾越南挑衅中国该怎么办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当事人:2017年英语退出统一高考系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