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控房价限地价解决棚户区改造资金难问题

2014年06月23日00:06  CCTV《经济半小时》 收藏本文
陈大妈家经过反复修补的简陋屋顶 陈大妈家经过反复修补的简陋屋顶
棚户区街道简陋的公用厕所 棚户区街道简陋的公用厕所
棚户区改造搬迁的补偿内容 棚户区改造搬迁的补偿内容
原棚户区居民张女士搬进新家原棚户区居民张女士搬进新家
棚户区改造后居民搬进环境优雅、交通便利的小区棚户区改造后居民搬进环境优雅、交通便利的小区

  来源:央视财经

  【不到40平米的老旧危房6人挤住,雨天漏雨,棚户区居民如何摆脱困境?】攀枝花市是西南地区新兴的工业城市,也是全省最早开始棚户区改造的地区。曾经居住在东西两区的棚户区居民,挤在用砖块、水泥瓦、塑料棚简单搭建的平房里。白天暗无天日,雨天屋顶漏雨,居民无奈,苦不堪言。而如今,在国家棚改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摆脱了恶劣的居住环境,纷纷住上满意的新房。记者调查探访攀枝花的棚改之路。

  在6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棚户区改造现在面临最大的难题是资金压力。最近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全国多地的采访也发现,正在推进的新一轮棚改攻坚战中,资金问题是许多城市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棚户区改造的钱究竟如何解决?今天我们先去西南地区的新兴工业城市攀枝花去看一看。

  六人挤在不到40平米的老旧危房 棚户区居民苦不堪言

  攀枝花市地处四川、云南两省交界处,横断山脉的河谷地带,山高坡陡,平均海拔1200多米,是国内最大的钒钛基地,典型的资源性城市,全市下辖三区两县,传统的城市中心区是东区,工矿业则集中在西区,这两个区也是棚户区改造的集中区。这里是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街道,6月5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这里看到,街道每隔几米就是上坡下坎、小巷很窄,有的地方两个人同时迎面路过,还要注意错身擦肩;两边的房子,除了这栋准备拆迁的5层红砖楼外,其它的大多是用砖块、水泥瓦、塑料棚简单搭建的平房,这些平房一排排连在一起,屋檐很低,有的房屋进门还得低头。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随机走进一位居民的家。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街居民陈夕华:就这一间(卧室),外头那间是搭(建)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家里面有几口人?

  陈夕华:5个人住。

  记者:是怎么一个住法?

  陈夕华:我外孙女读高中了住校,只有星期六、星期天回来,(住)一晚上。他们(儿子儿媳)两个住,我们老两口住。

  今年67岁的陈大妈告诉记者,她家的房子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现在已经是典型的老旧危房,总共三间,不到40平方米,外面这间是厨房,后来又在厨房的角落自己搭了一个不到1平方米的洗澡间;中间是客厅兼餐厅。记者注意到,在这间房做饭吃饭,只要3、4个人同时吃饭,想转身都比较困难;最里面是卧室也是最大的一间,大约10多平方米。陈大妈说,家里除了她跟老伴儿外,还有女儿、女婿和在上中学的外孙女,总共5个人,她和老伴儿没工作拿城市低保,两人每个月加起来才200多元,家里主要靠女儿女婿在郊区打工挣钱;平时她和老伴在家住,周六日,女儿女婿、外孙女一回来,就只能打地铺才能住下。陈大妈告诉记者,房子小还不是最大的问题,真正让她们全家人最难忍受的是下雨天和平时上厕所。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街居民陈夕华:下雨要漏。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也是自己搭(建)的。

  陈夕华:对,都是自己搭的,都是自己搭(建)的。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到,陈大妈家屋顶上,一些地方是用铁丝绑着木块,上面铺上玻璃、外面再盖一层塑料棚、水泥瓦搭建起来的,陈大妈说,这些都是反复修补的结果,即使这样,如果遇上下雨天,那她全家人还是得拿着大大小小的锅碗瓢盆四处接雨水。比下雨更麻烦的,就是平时上厕所,陈大妈告诉记者,这街道附近40多户人家,家家都没有厕所,只能到外面的公用厕所,每次去还得算好时间、看人多不多。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街居民陈夕华:都是公用厕所,我们没有办法,(自己)弄了一个厕所,洗澡什么的都不方便。

  而住在陈大妈家对面的黎大姐,除了面临同样的问题外,由于房屋建筑简陋,防盗功能很差,每天晚上睡觉还要提心吊胆。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街居民黎大姐:这个窗户我都重新弄上的。临时搭了一块,原来这个地方好像还要大点,这个窗子,原来那个窗子从这个地方隔开的,要宽点(比这个)。那个贼用个钩子就能钩进去,钩那个衣服,搁在床边的(衣服),可以钩出来。这一块(自己搭建的),没有这一块房间很挤。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安全都没得保证。

  黎大姐:晚上吓得不得了,晚上窗帘盖的好好的,就把那个窗帘(扒)到一边去。有时候我说我的窗帘(遮)着的,怎么跑到边上去了,早上一看,别人好多在边上看。住到这还是不方便。

  与黎大姐家相隔10多米远的住的是38岁的刘丽,居民们说,这是附近居住条件比较好的房子了,但是记者大白天走进去,看到的却是黑乎乎的一片。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大白天都这么暗,那晚上呢?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街道居民刘丽:晚上就更黑了,就只有自己(装)个路灯在外面。

  记者:那你晚上进来的话就打着手电?

  刘丽:对,差不多。就这一间。

  记者:这间多大面积?

  刘丽:18.26(平方米)。

  记者:有几个人住?

  刘丽:就一家人5个人住。

  记者:等于说你们的父母是吧,然后你们夫妻俩,还有小孩。

  刘丽:对。

  刘丽说,就这间18.26平方米的房子,还是他们夫妻在1998年结婚时,原单位照顾分配给他们的楼房。听老人们讲,这栋两层楼的房子,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搞“三线”建设,攀枝花刚刚开发的时候修建的,按当时“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这栋房子原来为“三线”建设指挥办公室修建的,后来才改做居民宿舍楼,现在房子外墙上至今还留有那个时代的字迹。

  与地处市中区的东区相比,距市区20多公里的西区情况更加严峻。攀枝花西区的工矿企业比较集中,攀枝花煤矿等企业都在这里。这是开采煤矿后留下的塌陷坑,大约有30多米深。当地企业负责人介绍,这里属于采空沉陷区,也是棚户区改造的重点地区,出于安全的考虑,地面上原有居民和人员已经被要求搬出,就是旁边的水泥公路也出现了开裂、沉陷的情况。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摩梭河社区居民王春燕:(路面)全都翘了,那边也往下塌。那边全部是开裂,你看,全都是才开裂的。

  记者:这个道路塌陷是什么原因?

  王春燕:一个是过的重车多,一个底下也是(挖煤)采空的。

  在西区与王春燕家所处采空沉陷区不同,居住在山坡上的张石霞一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遮风避雨和防止毒蛇的侵袭。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居民张石霞:就害怕晚上下雨,晚上一下雨,一家人就打起电筒,拿起盆盆,这儿漏那儿(也)漏,到处都在接(雨水),所以说相当恼火。

  张石霞:那都是迹印。

  记者:哪个地方?

  张石霞:那些你看啊,这些都是(漏雨)的迹印,它一漏雨它就漏下来了,你看到处都是。

  攀枝花西区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原来的房屋基本上依据地形而建,一些简易房屋就像张石霞家一样,都建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房屋简陋,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更夸张的是,山区蛇多,有时候上厕所都要防范毒蛇的突然袭击。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居民张石霞:像我们,只能在这个边边上(方便),有时候就有蛇,有一次我们喂鸡的时候,那个蛇就咬死三只鸡,那一次,我们家老公,在这个地方,还打死一条眼镜蛇。反正就是挺害怕的,真的是上厕所的时候不注意它嗖一下子就来了,真的是我觉得这都是没法避免的。

  不仅如此,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像张石霞家这种住在山坡上的人家,出趟门进城都不容易,以前只有土路的时候,要下山去一趟城里,得花一整天时间,即使现在修了水泥公路,山上也不通公交车,要进城,一般还得自己走下山,再到附近有公交车的地方乘车。当地街道负责人介绍,类似张石霞家这种情况,在当地还有好几百户,这些都是棚户区改造的重点。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摩梭河街道主任郭驰:我们这一共有棚户区是1065户,在响应中央的政策,第一期以前,我们搬了383户出去。如果还需要搬出去,我们瀚海社区还有600多户,按现在市场的建筑价格来算,大概还需要9000万(元),对下一步的,棚户区改造或者搬迁,资金缺口比较大。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余万兵:西区总共人口有接近17万人口,但17万人口其中就有2.3万户(棚户),接近7万人。目前的资金缺口,我算了下需要投入的,下一步需要投入的要达到17亿(元)。

  记者在攀枝花是住建局了解到,不仅西区棚户区改造资金缺口大,作为原来“三线建设”重点城市的攀枝花市,全市棚改规划和资金缺口的矛盾也很突出。

  四川省攀枝花市住房和规划建设局局长刘志君:整个攀枝花是123万(人),城市人口大概达到75万(人)到76万(人)左右。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市区里面大概有多少棚户区?

  刘志君:市区的棚户区应该是,棚户区改造(开始)在2006年,(当时)统计了只是棚户区,申报和大企业的棚户区大概我们就是在2.5万户。还有一部分棚户区和危旧房,这一次新的我们统计又有2.85万户。 

  刘志君说,2006年棚户区大约2.5万户,2013年统计时又新增加了2.85万户,总共约5万3千多户,而攀枝花市区家庭总户数约33万户,其中棚户区户数就占到15%左右,棚户区数量多、资金压力大,在四川甚至全国都是比较突出的。

  四川省攀枝花市财政局局长刘元海:从这个2013年吧,到2017年,这几年我们现在初步统计,大概还要需要(投入)60个亿。

  记者:现在这个缺口有多大?

  刘元海:大概一年吧,从一年的这个(任务),当年的任务来看的话,大概缺口5、6个亿吧。

  60个亿就是攀枝花现在将近一年的财政收入。可以说,在棚改方面,攀枝花所面对的难题,从全国来说也是很典型的。在上世纪60年代,因为全国兴起的“三线建设”,原本是不毛之地的攀枝花,建起了这座年轻的工业城市。如今,在这座城市里,每六户当中还有一户是住在棚户区的。对于这样的资源性城市,又该如何解决棚改中的资金难题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新疆和田暴徒忏悔:若能出去再不会干这事
  • 体育克洛泽救主德国2-2 梅西绝杀阿根廷出线
  • 娱乐曝陈思诚出轨杨幂同学 聂远暗讽衣冠禽兽
  • 财经央企违规投资亏百亿全民买单 未追刑责
  • 科技工信部:手机用户月均发送短信不到40条
  • 博客马晓霖:伊拉克烂摊子与美何干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西南交大学霸夫妻恋爱8年同戴博士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