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口的韩国人:喜欢打扮自己 爱吃麻辣烫

2014年07月23日16:30  《环球》杂志 收藏本文
2014-15《环球》杂志封面。 2014-15《环球》杂志封面。

  透过韩国甜品店“多乐之日”宽大明亮的橱窗,可以看到都教授扮演者金秀贤的巨幅剪影拿着面包冲你微笑。韩国面包店“巴黎贝甜”则是由千颂伊的扮演者全智贤“当家”。卖韩国化妆品的商店打出了这样的标语:“打造千颂伊妆容。”有些滑稽的是,一家烤猪蹄店的招牌下面,竟然也贴着金秀贤的海报。

  《环球》杂志记者/刘娟娟 满都拉

  《环球》杂志实习记者/李森颖 赵昊惟 华琛 张维 刘浩 章颖 洪梓琳

  乘坐北京地铁13号线,到达五道口,尚未出站,就能通过周边建筑物外墙上的巨大广告牌,感受到股股韩流。

  以地铁线和火车铁轨为中轴线,各类与“思密达”相关的商铺分散于两侧:韩国人经营的料理店吸引了来自全北京的食客,超市里进口了大量韩国商品,酒吧里引进了一批批韩国摇滚乐队,姑娘们不辞辛苦来到这里的服装市场“淘宝”,韩国明星的海报张贴在无数个角落……这里,是韩流在中国的一个缩影。

  不知是多少年前,以韩国留学生为主力军的国际学生,开始涌入高校云集的五道口,随之,这里的街道、房屋、生意、文化与人,渐渐呈现出异域风情。

  如今,这里已是江南Style和国际范儿十足的潮流地带,学生、白领和商人熙熙攘攘的繁华之所,更是房价令人咋舌的“宇宙中心”。

  是五道口成全了韩国人,还是韩国人成全了五道口?人们已不需要分得太清楚。

  韩国人,一眼就认得出来

  常年在五道口一带活动的人,大多练就了这样一种本领:一眼就能认出哪个是韩国人。

  韩国人的脸部特征与中国人有一定的差别,如果再审视他们的装扮,得出正确结论的把握就会大很多。

  喜爱韩国文化的中国学生小杨认为,韩国人相较于中国人而言,更加重视外形,穿衣打扮更加精致时尚。“韩国女生爱用色彩鲜艳的唇彩和偏白的粉底,注重眼妆,在意发型,希望给人留下清秀的好印象,不像有些中国人那么不修边幅。”

  国际关系学院的许同学也持类似观点,“韩国人无论男女,都喜欢穿细腿裤或短裤,以展示漂亮的长腿,他们爱穿拖鞋和款式简单的衣服,重视设计感,青睐双肩包,每次出门必须带妆,不像中国学生那么随意。”

  一家咖啡店的店员说,韩国客人给人一种时尚、清新、简单、气质好、不造作的感觉,在穿衣风格上,他们更加大方,搭配得当。也有店员这样说:“每一个韩国客人都像是韩剧里的人物,跟从电视剧里走出来的一样。”

  在中国,有不少人认为韩国人的外形与整容有关,但韩国人对此并不赞同。

  利用暑假来中国学习的韩国延世大学学生安炯后和曹珹炫告诉记者,韩国人也特别反感整容,但他们会经常进行脸部和身体保养。韩国人的外貌一旦发生变化,常会让人误以为他们整了容,其实并非如此。

  他们说,“在韩国,不论男女,都很爱美。不同于中国男士,韩国男士的衣服和化妆品并不比女士少。外出旅行时,韩国男士和爱美的女士一样,会带上各种衣服、鞋子打扮自己。”

  一位在五道口经营餐馆的中年韩国老板似乎印证了这一观点。年近五十的他,身材保持得很好,身上的衣服时尚讲究,眼镜是宽框的复古款,在屋子里也不摘掉帽子……

  韩国人大多谦虚有礼,五道口的中国人常常给出这样的评价。国际关系学院的许同学说,“虽然有时候韩国学生整体上会给人骄傲自大的感觉,但他们都很谦让。”一个咖啡店的店员也给出了类似的评价,“韩国客人不论是进店还是离店,不论是点餐还是送餐,都习惯性地向店员道谢,‘谢谢’就是他们的口头禅。他们友善,懂得尊重人。”

  不过另一家咖啡店的店员做了这样的总结:“韩国的女士,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大妈,都很会撒娇,嗲声嗲气的;韩国的男士都很体贴身边的女士,并没有传说中的大男子主义;韩国的大叔大妈们都很注意细节,发现问题会直接告诉店员,要求改正,有点斤斤计较;韩国白领则气质闲适自在。”

  不爱油腻爱麻辣

  韩国人最爱吃的中国菜是什么?记者提问后,他们的回答出奇地一致:“麻辣烫。”

  韩国人喜欢吃辣,又不好油腻,以独特配料熬制成的麻辣烫陈汤恰好符合他们的口味。三五个人围成一桌,在谈笑声中大快朵颐,之后再深深补一口浓汤,即便汗流浃背,也会抱着碗“干”了之后才离开。除了麻辣烫,呷哺呷哺小火锅、麻辣香锅也受到了韩国人的青睐。

  不过,每次吃麻辣烫时,绝大多数韩国人都会避开香菜,因为他们“受不了那个刺激”,而五道口卖麻辣烫的老板们,也常常会贴心地把香菜放在冰柜的角落里。

  宋旻根是个例外,他爱吃香菜,这可能与他在中国呆的时间较长有关。他曾在天津的南开大学学过一年汉语,现在则在五道口的北京语言大学学习。宋旻根告诉记者,他和其他几个韩国留学生平时很少去五道口的韩餐馆吃饭,因为“太贵了”。他们最常去的地方是北语的食堂,吃得最多的是饺子,还有宫保鸡丁、锅包肉等家常菜。很多中国人都没吃过锅包肉,但韩国人对这道东北菜很感兴趣。

  与宋旻根一样不排斥香菜的还有朴素延。这名刚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韩国留学生,最受不了的是烤乳猪。这道在西周时期就被列为“八珍”之一的广州名菜,在她看来有点无法理解,甚至有点“恶心”。有一次朋友请她吃饭,菜端上来的时候她瞪着眼睛不知所措。“盘里盛着一只小乳猪,四肢都还蜷缩着,面部器官都还没有成型,感觉……呃啊!”她摇着头用手平抚着胸口,深深地叹了口气。

  朴素延受不了的还有鱼香肉丝。虽然韩国人喜欢酸酸甜甜的味道,糖醋里脊、宫保鸡丁等都是他们常点的中国菜,可在朴素延眼里,鱼香肉丝恐怕要改名为“鱼腥肉丝”了。“鱼香肉丝我受不了,虽然也是酸酸甜甜的,但感觉很腥,这种味道很怪!”

  与朴素延一样,很多韩国留学生都会去中国各地旅游,自然也要品尝当地美食。

  “我喜欢山西的刀削面,还有西安的油泼面。”韩国姑娘金罗允说,“韩国人喜欢吃面,而山西、陕西又是以面食为主,种类繁多,正好对我们的口味。”

  对于中国菜,金罗允的评价是“太腻了”,因此“饭后经常会喝点茶来调节一下”。金罗允说,韩国菜以炖、烤为主,来到中国的韩国人大都不适应中国菜的油腻。

  滑板、街舞、机车,玩得就是不一样

  烈日当头的下午,北语校园里,小韩、宋旻根和另外几名韩国留学生不畏酷暑,玩着滑板。小韩的滑板是那种一米多长的长板,非常炫酷。他是典型的单眼皮韩国男生,高高帅帅,打扮时髦,玩起长滑板来更是明星范儿十足,引来不少女生围观。

  除了滑板,街舞也能展现韩国留学生的运动天赋。校园里的空地,教学楼的大厅,都能成为他们表演的舞台。他们带来电脑,分成小队,姿势到位,舞步精准,配合无间。他们模仿视频里的韩国组合,他们的表演和“EXO”“少女时代”相差无几。路过的中国学生也纷纷感叹:“韩国人的街舞天赋真不是盖的!”

  与中国学生打打篮球、踢踢足球不同,韩国留学生似乎偏爱“冷门”运动。他们会结队进行手球比赛,这种运动起源于德国,在中国很少有人玩,但在韩国却十分流行。

  记者在北语校园里还发现了三三两两骑着机车的韩国留学生。与韩剧里“高富帅”们驾着豪车上学不同,现实中的韩国学生似乎更青睐设计感强、小巧酷炫的机车。

  一辆小小的机车上载着两三个人,已经有些危险了,但一些韩国学生还是喜欢追求“速度与激情”,在校园里急驰而过。在一些中国学生看来,韩国“机车党”是在校园里横冲直撞的“异类”。有人说,“可能是因为韩国学生更想表现个性,但他们喜欢大半夜在校园里一边飙车一边吼叫,着实让人吃不消。”

  有的是优等生,有的是混文凭

  一进北语的校门,你马上就会被这所学校的国际范儿所吸引:时尚的韩国人不用多说,还有金发碧眼的欧美帅哥,围着传统穆斯林头巾的阿拉伯女生,戴着耳机听饶舌音乐的黑人小哥……在北语的学生当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大联合国在纽约,小联合国在北语。”

  北语的一位老师对记者说,当年成立北语的目的,就是培养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生主体都是外国学生,后来才逐渐招收中国学生。北语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为五道口多元文化的形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概十年前,五道口就开始变成一个“潮”地儿了。在中国所有的外国留学生中,韩国人比例最大,北语也不例外。受历史文化和中韩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韩国学生更愿意来中国,会汉语在韩国就业市场上也很吃香。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一批韩国学生“撤退”回国,但这几年又回流了。

  一名北语的韩国学生这样向记者讲述了他来中国读书的原因:“中国大学比较好进,也不难毕业。现在韩国对汉语的需求很大,掌握汉语就意味着更好的工作机会。”

  旁边的中国学生则对记者悄悄耳语:“他们都是在韩国考不上大学的学生,韩国高考很难的。还有些男生过来就是为了拖延服兵役,借读书的名义在中国玩个半年一年再回去当兵,他们根本不怎么上课。”

  “当然,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这位中国学生迟疑了一下,补充道:“学校里的韩国人分两种,一种是来自韩国正儿八经大学的交换生,他们来华的目的是提高汉语能力,往往潜伏在教学楼、图书馆等‘你看不见的地方’,也不爱和同胞们抱团,他们是优等生。另一种是混文凭的,他们一学期就上最后一节课——为了通过考试。有的教授看他们是外国人会手下留情让他们通过,有的就‘狠’点儿了。”

  宋旻根属于第一种韩国留学生。他目前在韩国成均馆大学读工商管理专业,刚服完两年兵役,现在是趁暑假来北语学习汉语。两三年前,他还曾在南开大学学过汉语。

  宋旻根喜欢中国历史,认为韩中两国的历史颇有渊源。他表示,完成成均馆大学的学业后,希望继续到中国学习,如果有机会,也希望能够在中国工作。

  宋旻根说,由于服兵役,他的汉语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实际上,他能够顺畅地与记者用中文交流,而且发音非常标准。

  不过,一些汉语流行词,如“脑残”等,宋旻根还是听不懂。他说,还是要与中国人多交流,这样才能学到在书本上接触不到的中国文化。

上一页123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 五道口 韩国人 韩流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人民日报刊文:中共面临8大新伟大斗争
  • 体育皇马官方宣布J罗加盟 转会费8千万签6年
  • 娱乐汤唯谈闪婚:把握机遇 紧身裙破怀孕传闻
  • 财经福喜责任人被控制 22家餐饮企业被约谈
  • 科技小米4发布:1999元起 评测 真机实拍
  • 博客为什么中国的导盲犬比大熊猫还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龙凤四胞胎同时考上大学 父亲对结果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