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朝鲜特派记者 程维丹 环球时报记者 邱永峥】在丹东新鸭绿江大桥口岸商贸物流区国门附近置下房产的刘先生30日很是失望。因为这一天是传说中大桥通车,口岸区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日子。然而眼前的景象是大桥口岸冷冷清清,看不出丝毫开通迹象。刘先生叹了口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看来这房子近期是升不了值了”。
根据丹东官方此前透露的信息,新鸭绿江大桥口岸商贸物流区国门大厦和旅检大楼今年8月15日封顶,整个口岸区会在10月30日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成了未知数。英国《泰晤士报》称,这座造价约合19.8亿元人民币的大桥的开通已被无限期推迟。
其实,大桥能不能如期通车,只需要步行到江边看看对岸就知道:原本应该与中国承建的主桥同步完工的朝鲜方面引桥仍是一片黄色的田地。《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没有看到朝方任何动工迹象,甚至连地基都没有开挖。在丹东当地贴吧里流传着一个说法:“这么好的鸭绿江大桥,另外一头直插朝鲜的菜地里。”这个“插”字让对新口岸区寄予希望的人们感到无奈。《泰晤士报》称,朝鲜方面没有修建连接大桥与最近大城镇的公路,还坚持要求中国出资并建设。主承建商辽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向《环球时报》记者透露,由于诸种原因,施工本来就延误近一年时间。
现在,中国丹东和朝鲜新义州的陆路通道是始建于1937年的鸭绿江大桥。这座大桥是公铁两用桥,铁路和公路并行,每日往返丹东和新义州的火车及汽车均从此桥上经过。《环球时报》记者因为工作关系常往返于大桥两端,看到“中朝友谊桥”五个大字悬挂在中国方向的桥头,桥身灰色的钢梁上朝鲜战争时美国飞机机枪留下的弹孔清晰可见。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这座大桥设计为单向通车,并且只能容载20吨以下规模的货车通行,给现在中朝两国的经贸和人员往来带来不少不便。
中朝两国政府因此决定于2010年12月31日在鸭绿江大桥下游10公里处动工修建新鸭绿江大桥,按双向四车道标准投入施工。丹东政府在官网上这样描绘新口岸的前景:新鸭绿江大桥口岸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对朝经济贸易口岸区,承载80%的中朝贸易量,从而缓解老城区中朝友谊大桥的运输压力。
朝鲜近期都没有报道这座大桥的情况,而是投入精力在首都平壤和重点城市推进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平壤五一体育场是朝鲜表演《阿里郎》的固定地点,在经过翻修后本月28日正式竣工。紧靠旧航站楼的平壤顺安国际机场航站楼正在紧张建设中。《环球时报》记者看到,新航站楼上挂着写有“朝鲜速度”的口号。
文章关键词: 鸭绿江大桥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