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时,沈赵芳已经坐在办公室里整理材料。这位留着一头短发的女子,是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职工维权站站长,也是萧山区工会特聘的88名首席工会维护员之一。
“我办公室不大,就是椅子多,因为经常有职工来。”沈赵芳笑着对记者说。
2010年,萧山区总工会为更好地疏通职工维权渠道,以镇街、中心村工会为主体建立了一支首席维护员队伍。每个镇街划分2至3个片区实行分片管理,并配备3名首席维护员。其中1名由镇街工会维权站干部担任,另2名由中心村工会干部担任,具体负责区域内企业劳动关系协调。
如今,88名首席维护员已在区、镇(街)、村(社区)、企业四级职工维权帮扶网络中活跃了近5个年头。
“年关近了,主要还是在对辖区企业进行摸底。”沈赵芳说,去年春节前,她调解了一起欠薪纠纷。虽然事情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但由于企业间的相互担保借贷,“今年欠薪风险仍旧存在。”
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猛然响起。一家企业打来,询问火车票订购的问题。
“好的,你们几号放假?有多少员工?我们每年都有职工团购火车票的活动。今年具体时间还没定,有消息了我第一时间通知你。”沈赵芳一边接电话,一边做记录。
刚放下电话,又传来一阵敲门声。一个身材精瘦面容黝黑的男人推开门,身后还跟着四五个人。交谈之后才得知,他们是来反映企业拖欠工资问题的。
这些员工来自一家生产玻璃制品的小企业,企业效益不好一直处于半停工状态。前几天,企业全面停产,员工们慌了:工资还没全部结清。他们中很多都是外来职工,拿不到工资,既无法回家,也不能安心找下一份工作。
“放心!工会肯定会帮助你们解决。这样,你们先回去,我这就去找你们老板。不要冲动啊,耐心等我的消息!”沈赵芳拿起衣服对记者说:“走,去企业看看。”
这一下午,沈赵芳就在联系企业、安抚职工中度过了。经过反复协调、沟通,企业老板承诺,这周内一定会把职工的工资结清。职工们听到这个消息,也终于能够放下心来。但沈赵芳并没有彻底放心,她告诉记者,职工们一天没真正拿到钱,她的工作就没算完。
担任工会首席维护员近5年, 沈赵芳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度过。截至目前,2014年经沈赵芳调解的劳资纠纷有35起。
沈赵芳用了4个字给自己的岗位做了定义——“桥梁平台”。
“与企业里的工会主席相比,我们要更专业一点,也更中立一点。首席维护员是一个桥梁,也是一个平台。”沈赵芳说。
(本报杭州12月22日电)
(原标题:【行进中国·精彩故事】首席维护员沈赵芳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