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中国中学生在美读书,大多分布在私立学校。”这一昨日一早由央视《朝闻天下》披露的数据已颇为劲爆。而根据2014年年底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2014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年在美就读高中的中国留学生超3万,这一数据10年内增加了60倍。毋庸置疑,留学低龄化浪潮风起云涌。

  从1981年有了第一批自费留学生开始,我国留学生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留学生中新增了不少稚嫩的脸孔。低龄留学的门槛多高?90后留学生又面临何种风险?砸锅卖铁出国与就业收益是否成正比?这都是这组数据未能作出解答的问题。

  10年增加60倍

  《2014中国留学发展报告》透露,中国已连续五年成美国最大留学生源国,同时,中国留学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高中生已经成为继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第三大出国留学人群。

  《报告》披露,加拿大是最受中国高中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有近三分之一(32%)的中国学生选择在加拿大就读高中。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则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名。从最受欢迎程度来看,在过去7年里,最受男生欢迎的高中留学目的国首先是美国(33%),最受女生欢迎的高中留学目的国首先是加拿大(34%)。在美国公立和私立中学中持F-1签证的中国留学生数量10年来增长了60多倍,从2003至2004学年的433人增长到2012至2013学年的26919人。

  低龄留学代价几何?

  相比去国外读本科的留学生,这些更为低龄的留学生大多家境良好。而相比第三波浪潮中的边参加高考边准备留学的本科生,第四波浪潮的留学生索性从高中伊始就明确目标,放弃高考,一门心思为留学做准备,被人戏称为“坚定的出国党”。

  上述《报告》中的调查数据显示,出国读高中和本科的学生家庭普遍呈现出“三高”的特点,即父母至少有一方拥有高学历、高职位和高收入。在近千名受访家长中有七成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近七成在工作单位中拥有较高的决策权,有六成家庭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据麦可思针对高中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显示,近32%的家长每年为孩子支付的学费在20万至30万元,30万元以上占23%。

  对于留学的最主要原因,多在于因为国外教育和考试制度相对宽松,考核指标相对多元,更注重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等。其次,国外很多高中是世界名校的摇篮,每年为美国著名高等学府输送大量生源的中学被中国人称为“小常青藤”。再其次,迅速提高语言能力、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等也是很多家长提早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原因之一。

  面对这种低龄留学的热潮,纽约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前纽约联邦东区法庭法官助理陈永辉认为,低龄留学生固然有优势,但因为出国年龄较小,尚未成年,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受限,这就会造成缺少自我保护意识。

  低龄留学值不值?

  不论低龄留学亦或是留学,海归学子的最终成果都将在就业收益方面得到体现。在2013年这个被称为“史上归国留学人员最多的一年”,35万归国留学生,与700多万国内高校毕业生,形成两股就业潮,叠加一起涌向就业市场。巨额的留学成本,并没有为海归们换来与之相对应的薪水。根据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在海归中,年起薪不足4万元的占36.5%,不足6万元的占67.2%。

  在中国,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随着英语国家的“海归”增多,以及国内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多,一张留学文凭已经不是高收入工作的保障,有时甚至不如一张接地气的国内本科文凭。

  调查显示,留学生中,先工作后留学的仅占21.7%,78.3%留学前刚出中学或者大学的校门,没有工作经验。不少学生海外留学的主要原因是不想或者无力应对国内高考,不愿或者难以在国内找到工作。今天的海外留学越来越像是一种无奈选择。那么 “约八成留学归国者月薪不足一万,四成留学归国者月薪不足五千”的尴尬也就在意料之中。

(原标题:在美就读中国中学生已达5万人)

相关阅读

一个农妇眼中的中国农村

一日饭后,饭桌上,与岳母聊家长里短。主要是她说我听,她用罗田方言(鸟语花香之“鸟语”),我用标准普通话。我听不懂的,她就重复一遍。聊完一想,这些话题,虽是家常,源于村邻亲属家庭琐事,但又极有普遍性,件件事关国家大事(如留守儿童),乃至国际大事(如全球金融危机)。

反驳对虐恋充满偏见的文章

看到一篇写电影《五十度灰》观后感的文章,谈到了人们还比较陌生的虐恋,其中充满了对虐恋的偏见,全是道听途说,想当然尔。由于对虐恋这一社会现象做过深入的社会学研究,并出版过研究专著《虐恋亚文化》,我感到了一种挑战,如果不出来辩解几句,难免以讹传讹混淆视听。

记住这个春节的变与不变

超过30多亿人次千里迢迢奔回老家只为和家人团聚三五天的事实,体现的就是春节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之所以如此强悍,因为春节永远是东方文明的一个最重要的情感寄托与精神载体。这一点,是永远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被时间打败的故乡

时间就这样打败了他们这代人,也打败了故乡吐故纳新的能力。我一度以为,逃离农村的人们会摆脱被打败的命运。她不知道,在故乡被时间打败之后,我和她都将成为回不去故乡的人。

  • 蒙古族作家:狼绝不是蒙古人的图腾
  • 别让春节抢红包阻断了亲情
  • 公务员宋江是怎样“交圈儿”
  • 鲁迅的韧性从哪里来?
  • 谢霆锋暗示张柏芝是最爱那王菲呢?
  • 谈一场没上床也能羞红脸的恋爱
  • 奇葩阿拉伯老公不让我看男牙医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