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昨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历届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统计 历届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统计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昨日上午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张德江主持大会。习近平、李克强、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964人,昨日出席2907人,缺席57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政府工作报告约18000字,分六部分:2014年工作回顾;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李克强说,过去一年,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增长6%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整场报告,台下响起50多次热烈掌声。据统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高频词包括:发展134次;改革86次;经济85次;建设75次;政府42次;服务39次;企业39次;制度38次;创新38次;市场30次;人民29次;教育24次;农村18次;民生16次;依法14次;责任10次;生态10次;和平8次。

  这10个“新提法”会让你眼前一亮

  读政府工作报告,“新”是一大感受,其中有不少提法是首次写入。它们“新”在何处?传递了怎样的施政信息?

  1.有权不可任性

  【报告语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解词】将最流行的网络用语用于简政放权,生动而深刻。

  2.创客

  【报告语境】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解词】国家鼓励“创客”,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就是为了激励创业创新。

  3.书香社会

  【报告语境】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解词】一个好书店温暖一座城市,一片书香提升整个民族的素养。文化自信离不开崇尚阅读、尊重文化的氛围。

  4.责任清单

  【报告语境】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解词】公布三张清单,可以推进简政放权,让权力更公正、更透明、受监督。

  5.社会信用代码

  【报告语境】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解词】意味着公民和机构有了自己的信用代码,不诚信记录将很难“潜水”。

  6.智慧城市

  【报告语境】发展智慧城市。

  【解词】这是为了让生活更便利。应把握节奏,不要盲目铺项目、搞基建,而应踏实前进,给城市文化留够位置和空间。

  7.“中国制造2025”

  【报告语境】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解词】这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发展的纲领性规划。向工业强国转型,需要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

  8.“互联网+”

  【报告语境】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解词】“互联网+”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越来越多的民生服务可以和互联网融合,让生活更便捷。

  9.农药兽药残留

  【报告语境】综合治理农药兽药残留问题。

  【解词】农产品涉及生产、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等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致命,必须实施全程监管。

  10.权力寻租

  【报告语境】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

  【解词】权力的手捞过界,就可能滋生腐败。一方面要防止权力的肌体庞大臃肿,搞好“瘦身运动”;另一方面,瘦身后的权力要加强“曝晒”,在阳光下接受监督。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央视等

(原标题: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134次提到发展 86次提到改革(图))

相关阅读

河北第二虎:不拘小节景春华

两会第一天,政协开幕,人大还没开,景春华就落马了。盛会也打虎,多鲜活的教材,代表委员们会上谈四个全面中的全面从严治党,最热乎的话题有了。

无关雷声

惊蛰,万物复苏,“桃始华,仓庚(黄鹂)鸣”,确是有色有声的时节,但在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区域,初雷往往在一个月之后。待雷声出现的时候,万物不是惊醒,或许是惊吓吧。

傅莹的魅力在哪里?

傅莹的记者会为什么总是人山人海,她的那一种亲和力和女性特有的温柔,总会让人产生一种赶场子去会美女偶像的感觉。在聆听她既有立场,又有感染力的表述时,你会用一种理解、甚至欣赏的心态涌现。于是,记者的提问不再刁蛮,而傅莹的话,很少会被变成媒体反驳的材料。

为什么总是外国记者问军费?

去年的人大新闻发布会上,美国记者提问了这个问题,新闻发言人傅莹回答得就不那么开心。今年问这个问题的,同样是外国记者(英国路透社),但是傅莹不仅没恼,还笑嘻嘻地顺便开了外国记者的玩笑。这一变化好大。

  • 中国文物法国被盗破案可能性小
  • 公众为何期待环保部向人大报告工作
  • 宋朝的元宵节最长放假七天
  • 文学家苏东坡原来是个段子大王
  • 暖男“大白”俘获谁的心?
  • 怎么顺利甩掉为我净身出户的男友
  • 深八泰国佛牌传销模式及暴利内幕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