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雷声

2015年03月05日09:53  新闻专栏  作者:宋英杰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宋英杰

惊蛰惊蛰

 

  3月6日惊蛰, 万物以荣,“阳和启蛰,品物皆春”的时节。

  对于惊蛰的解读,往往是说:隆隆雷声,惊醒了蛰伏冬眠的动物。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走矣”。

  是这样吗?

  按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于各个节气的物候描述:立春的第二候是“蛰虫始振”。振者,动也。蛰虫此时似乎已在半梦半醒之间,开始抖一抖、扭一扭了。

  “蛰虫始振,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这个时节,蛰虫已经蠢蠢欲动,只是“动而未出”。而之所以开始“苏动”,其缘由是“因气至”,是渐渐温暖的气息。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有雷声呢?春分的第二候是“雷乃发声”。也就是说,在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雷声一般出现在3月末甚至更晚。

  常年平均初雷日期

  郑州 4月20日,

  济南 4月27日,

  西安 4月28日

  杭州 3月13日,

  合肥 3月15日,

  南京 3月16日

  (反倒是江浙等地更符合惊蛰时节春雷初鸣的气候规律。“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惊蛰,万物复苏,“桃始华,仓庚(黄鹂)鸣”,确是有色有声的时节,但在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区域,初雷往往在一个月之后。待雷声出现的时候,万物不是惊醒,或许是惊吓吧。

  起初的节气名为启蛰,因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称惊蛰。按照《夏小正》的解释,启蛰,言始发蛰也。而无论是启、是发,都是一个温和的渐变过程。而后来的“惊”,所体现的是瞬间的突变。

  也许正是个“惊”字,启发了关于雷声终结蛰伏的演绎和解读。

  其实,真正唤醒冬眠生物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温度。

  温暖,比雷霆更有力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惊蛰 气候 雷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