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3月13日电 (记者 赵小燕 实习生 章天启 通讯员 高媛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0年以来,浙江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消费者权益纠纷民事案件6024件,涉案金额8亿余元。而其中,涉电子商务的新类型消费方式纠纷案件明显增多,且集中发生在该领域领军人物阿里巴巴集团所属的淘宝、天猫等网络交易服务平台。目前,浙江正计划建设网络法庭,在线完成诉讼。

  据统计,2010年,诉阿里巴巴集团公司的案件还只是零星出现,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均在一百件以下,2014年迅猛增加,达到了190件,2015年仅前两个月就已经收案110件。

  针对这种迅猛发展的网络消费形式,浙江法院计划今年开始建设网络法庭,试点开展非面对面的线上司法活动。“以网络法庭平台为依托,把诉讼的每一个环节都搬到网络,起诉、立案、举证、开庭、裁判均在线上完成,全流程电子数据记录。”浙江省高院民一庭副庭长俞少春说,初期试点着重为电子商务领域发生的纠纷。“消费者因网络购物引发的消费纠纷,只要点点鼠标,看看视频,足不出户即可进行诉讼维权,开启消费者权益司法保障的2.0时代。”

  截至2014年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亿,中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提升到了55.7%。但立法、行政监管仍相对侧重于传统有形市场。网络交易纠纷中,消费者往往诟病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既是研究、设计、制定、执行网络服务的部门,又是直接处理消费纠纷的人,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感叹维权不易。就在近期,杭州市出台了国内首部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浙江高院白皮书也建议,制定完备的网络交易规则,明确交易平台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加强网络交易的监督和管理,充分保护网络交易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属当务之急。

  另据介绍,在消费者权益纠纷中,存在大量“职业打假人”提起诉讼的情况,他们寻机购买瑕疵商品,通过诉讼取得赔偿并赢利。“职业打假人”通常采取分散购买、分别起诉的策略,或者通过借用多人名义分别购买缺陷产品,以诉讼委托代理人身份进入诉讼。

  而职业打假诉讼也已从传统超市、商场等实体购物转向网络购物。仅在2015年1月,一职业打假人即在余杭法院就淘宝上购物引发的纠纷提起12起诉讼。他们的目标商品从门类分散到以食品、药品类为主,主要是打假人可依据最高法院的食药司法解释获得食品药品领域知假买假消费者身份的认定以及恶意生产、销售问题食品的十倍赔偿。

  “职业打假行为能一定程度督促商家提高商品质量,提升消费安全。”俞少春说,但实践中发现,当前专业打假出现畸化发展趋势,比起公众利益,打假人最为关注自身经济利益。比如他们有的买到假货不是及时向工商、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单位反映,或诉诸法律,而是向商家勒索,要其花钱买平安。有的多次购买同一问题商品并分次起诉,试图获得多份惩罚性赔偿。

  浙江高院白皮书建议,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的人员和设施配套建设,切实提高消保委的履职能力。同时,注重整合资源,借助消保委有关委员单位和新闻媒体的力量,积极利用法律专家,专业技术人才的力量,用好手中的维权武器,树立消保委的权威,充分发挥消费维权组织的作用。(完)

(原标题:网络购物引发诉讼数量激增 浙江今年将建网络法庭)

编辑:SN123

相关阅读

新疆首虎栗智和他的极品前任

在上个礼拜,两会开幕不久,Duang!河北撸下个省委秘书长景春华。而就在今天又爆出,新疆首虎,原自治区人大副主任栗智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

Apple Watch对屌丝太残忍

在我看来,这三种材质的最核心作用只有一个——区分等级。一抬手腕,就能让人知道自己在装×界是什么段位。宣传词:谁都可以找到自己的AppleWatch。翻译一下就是:AppleWatch将无情撕破装×界的伪装,让佩戴者的经济地位在阳光下暴晒。

“金牌校长”功过是非

王生曾不止一次谈及反腐。在一次教职工大会上,他先是告诫某些中层干部不要与老板往来,说老板都是坏人,然后拿自己对比:“我就从来不拿人一分钱,谁吃一分钱肚子疼死他,谁吃他一分钱立马就死。”

掌话语权的官员是沉默多数

这就形成一种似乎充满矛盾的舆论景象,掌握着最多话语权的群体,在公共舆论中却是一个沉默的人群。掌握着越多的权力,垄断着最多的表达渠道,却是一个最少发出自己内心声音的群体。畸形的体制制造着他们的人格分裂,制造着话语与权力的失衡。

  • 西方媒体抹黑解放军有五大伎俩
  • 默克尔总理访问日本的真实目的
  • 邓小平没上过军校为何能指挥千军万马
  • 假如把《平凡的世界》接着往下写
  • 谢娜为何不给刘烨想和解机会?
  • 求助:老公带女同事私奔至今未归
  • 星战系列电影在突尼斯的外景地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