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曹林
看到这个标题千万别惊讶,别以为我被两会折腾二了,别觉得我很傻很天真,且耐心看完曹老的评论再作判断,OK?前段时间到某地讲课,与当地官员谈到当下的改革时,他的一番言论很让我侧目,因为在媒体公开的报道和公开场合,很少听到有官员这么说。
他说,谈到官员福利时,舆论都有这样的印象,好像官员花钱是很随意的,无数的公款可以随便用,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不用花自己的钱,每月的“工资基本不动”,而且办什么事都可以靠特权走后门。我说了你可能不相信,如果没有单位的住房,我的收入在本地买房连首付都付不起。每年春节的时候,我都犹豫要不要回家过年,心疼机票钱,一家三口来回机票就是一万多,今年就没回家。春节机票又不打折,好几次我都是带家人转几趟火车回家过年的。老家人都觉得我在大城市当一个处长,手上权力很大,什么事都能摆平,其实什么事都摆不平,跟其他人一样,孩子上学得求人,老人看病得求人。
他说,我也想公开自己的家庭财产,可如果我高调表态了,在那些不愿公开财产的领导眼中我就成了敌人。再说了,我公开了,你们又会不相信,公务员怎么可能这么清贫?再说公车改革这事儿,取消公车肯定是不行的,现在打车这么难,政府没有公车的话,你们又要骂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是多么低下了。
他一直强调,也就饭桌上跟你聊这些,千万别写到报道中去。我有一位同事被你们媒体坑的很惨,饭桌上这样的话被当成采访写到报道上去了,结果成了网友炮轰的对象,被当成了“雷人雷语”,单位在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处理了这个同事。
常与官员交流,常听到他们讲类似的话,并且同样的强调“千万别写到报道中”。他们对媒体讲的话,与饭桌上与朋友聊天时讲的,完全是两套话语体系,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容。我相信,饭桌上的聊天,才是他们真正的心里话,而在媒体上讲的,要么是言不由衷的套话,要么是应时应景的官话,要么是迎合公众需要而讲的假话,要么是害怕惹麻烦而讲的永远正确却永远无用的空话废话。只有闲聊扯淡时讲讲真话,正经公开的场合就都不得不装腔作势起来。
这不是个案,而是很普遍的现象,官员这个貌似喋喋不休的群体,貌似掌握着巨大话语权的群体,其实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沉默者官员。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各种媒体上听官员群体的各种讲话,一方面,发言的只是少数领导;更重要的是,重重有形无形的压力下,他们最想说的话无法公开表达出来。
这就形成一种似乎充满矛盾的舆论景象,掌握着最多话语权的群体,在公共舆论中却是一个沉默的人群。掌握着越多的权力,垄断着最多的表达渠道,却是一个最少发出自己内心声音的群体。畸形的体制制造着他们的人格分裂,制造着话语与权力的失衡。
他们很多人不敢说真话,对舆论中的多数人暴力充满恐惧。因为官员手中掌握着权力,反而使他们在话语表达上处于一种道义上的劣势。舆论批评了,官员不能辩护,一辩护可能就会触燃新的舆论火星,一辩护就是“以权势压人”、“傲慢对待批评”,官权与民权的不对等造成了话语权的不对等,掌握着权力的人,在事实上可能肆无忌惮地“通吃一切”,可在舆论上却输得一塌糊涂,官员成为被仇视、被妖魔化的对象,政府无论说什么公众都不信,公务员群体在网上成为一个被批得体无完肤的标签。于是形成了这样的尴尬境地,掌握着越大权力的人,越没有表达自由,越只能保持沉默。
倒是有一些敢说的官员,说的也是真话,可很容易遭到舆论的修理,不少官员都因为“说了公众不愿听的实话”而陷入“政治正确”的讨伐中。“说公众不愿听的真话”的人受到媒体修理,自然形成了一个沉默的螺旋。
压力不仅来自舆论,更多来自官场内在的潜规则,谨言慎行是官场的传统。在很多发达国家,官员能说会道是一种政治优势,会在仕途上获得加分,选民喜欢善于与民众交流的官员。而在中国的官场,“会说”却不是优势,甚至是一种劣势,人们信奉的是“言多必失”、“少说为佳”、“多做少说”。高谈阔论和张扬是一种政治禁忌,寡言是典型的官员形象。于是公众更多看到的是沉默者形象。
保持沉默,不参与公共讨论,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屑”,掌权者不屑与民众交流和辩论。因为很多决策,官方可以绕过民意而直接实施,很多改革,没有官方认可就不会得到推进。官方与民间并没有平等的身份,大政府对小社会带着一种权力优越感,有一种“我们就这么干”的强势和霸道。所以,当公众批评官员财产不公示时,你听过官员的辩护吗?没有。公众批评公车私用时,你听过有谁站出来参与讨论吗?没有。因为官方掌握着决断权,讨论变成了一种民间单方的抱怨,你批评你的,我自岿然不动。
我们常把官员看成一个整体,甚至,官员内部的分化和贫富差距,远比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更大,分化更明显。很多基层的官员,其实有一肚子的苦水想倒,有很多意见想发达,可他们的声音常常淹没在舆论对公务员形象的刻板认知中。作为权力阶层中真正的弱势群体,他们常常被误读为“强者”。
中国的改革,需要利益相关群体真正的博弈,而博弈的前提是发出声音,但在这个失衡的舆论中,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官员却是社会最大的沉默者。在财产公示改革上听不到他们真实的声音,在公车改革上无法听到真正的意见表达,改革自然寸步难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