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韩文 ●任重︱山西朔州报道
一边人满为患,另一边荒草萋萋——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市中心开发北路万通源巷内一墙之隔的这两种场景,已持续数年。墙的西侧是一所民办学校——朔州市实验学校(下称“实验学校”),东侧是早前规划为“学校操场和附近居民休闲绿地”的政府存量土地(指现有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闲置未利用土地和利用不充分、不合理、产出低的土地)。
在实验学校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提供的多份“政府纪要”与“领导批示”中,均确认了“操场”的规划。从2002年起,为了让这块“操场”落地,实验学校使尽浑身解数,但操场依旧是“纸上画饼”,应被用于“操场”建设的27亩土地至今仍被个人占用渔利。
3月24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前往山西朔州调查采访。
一所民办学校的“操场烦恼”
在席昶铭担任实验学校校长的10年里,这所排名“全市前三,民办第一”的“民办公助”学校,一直为操场困扰。
资料显示,创建于2002年的实验学校,成立之初的校名是“市三小”,是当年朔州市委、市政府为市民办的40件实事之一,也是当年该市确定的两所市直属“民办公助”学校之一。学校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高峰期全校学生一度达到5000余人。
3月25日上午10时,《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实验学校看到,这所由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还有一个幼儿园组成的学校,除了两个破旧的篮球架,没有其他任何体育设施。而参加课间操锻炼的学生挤满了教学楼前的空地,黑压压的一片。
“现在有3600多名学生。出操的是其中一半,另一半还在教室里。”席昶铭指着学生队列叹气,“课间操只能分两拨上,周一、三、五单数年级,周二、四双数年级。”
2005年之前,为了向校外要锻炼“空间”,该校曾组织学生到校外马路晨跑。但在山西沁源“11·14”特大交通事故(编者注:2005年11月14日,沁源县第二中学组织学生在公路上跑操,导致20名学生和1名教师被大货车碾轧遇难)发生后,校外跑步被紧急叫停。
席昶铭坦言:“场地太小,每日晨跑也得分三拨,只能在院子里绕小圈。球类运动更是没有办法开展。”此外,国家要求的“每日一小时”体育活动,该校也分为小学低段、高段、初中三拨进行。活动项目以立定跳远、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原地活动为主。
朔城区沙塄河乡的戴姓学生家长满腹怨言,“现在孩子们正在长身体,不能只关在教室里死学习。况且中考还有50分的体育成绩。不给学生提供运动锻炼场所与设施,就是学校的不负责任。”
其实,由于建校初期学生数量“井喷”,该校操场在2002年就遭遇“僧多粥少”的尴尬。为此,该校当年便向市政府请示,并引起了政府有关领导的重视,解决方案也在不久之后出炉。
解决方案在2002年7月17日的朔州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中有记载:由梅金山(时任常务副市长)、史赞彪副市长(时任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协调,研究将市三小东墙外政府已征回的朔州市建筑总公司土地留作绿地,由市三小绿化做操场和附近居民的休闲绿地使用。
同年8月8日,朔州市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召开,常务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市三小东墙外市建总公司约27亩已征土地不能再搞建设,只能留作绿地,其功能定位为市三小学生和居民的活动场所,产权归市政府。市政府负责聘请设计人员搞好设计,市三小负责施工和日常管理工作。设计、施工和管理等费用由市三小解决。
朔州市政府做出这一决定的2002年,恰逢全国开始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同年年底,大力扶持社会办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
这一年,实验学校信心满满,设想之后每年要举办一场校园运动会,但该校至今没有举办过一场运动会。
领导数次批示,“政府纪要”缘何落空?
始料不及的是,从2002年起,这份“政府纪要”的落实一拖就是13年。
13年里,实验学校当年的一年级学生已考入大学。其间,朔州市先后更换了6位市委书记、5位市长,如今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也已是第5任,教育局长也换过一任。
在实验学校提供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资料中,记者看到时任朔州市委书记阎沁生就此事曾先后两次批示。
2004年5月8日,在实验学校给朔州市委、市政府的《关于修建校东绿地的请示》中,阎沁生批示:请梅市长(指时任常务副市长梅金山)按常务会精神落实。
2006年1月15日,阎沁生再次批示:本报告请政府认真考虑。一是常务会议有纪要;二是沁源事故要引以为戒;三是于省长(指时任山西省省长于幼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千个操场建设任务。无论如何该校操场2006年要解决。
上述批示一个月后,阎沁生调离朔州市,前往山西省政协任职。“操场2006年要解决”再无下文。
5年后,机会重现。由于实验学校的不懈努力,时任朔州市市长冯改朵于2011年8月1日做出批示:请贵平市长(指时任分管教育的副市长王贵平)安排教育行政部门到现场拿个意见,落实好纪要精神,学生锻炼场地事关孩子们的健康,我们要关注。
仅仅过了3个月,冯改朵奉调到山西省监察厅履职。批示再次“泥牛入海”,“政府纪要”的落实自此“停摆”。
当地多位知情人士因此将“纪要”难以落实归因于“领导更迭频繁”。
但实验学校一直认为,“操场”得不到解决很大程度上与朔州市教育局不作为直接相关。在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材料中,实验学校直指“市教育局13年没有一次向市政府上报,因此进入不了市政府的落实程序”。
而朔州市教育局局长元千子并不认同以上说法,他反问道,“如果教育局不受理、不上报,怎么能上了政府常务会议?怎么会有领导们的批示?”
记者找到了元千子在2007年4月20日、2013年8月10日和2014年12月10日做过批示的三份实验学校请示。批示意见相近,大意为:老问题,一直没有落实,请分管领导阅示。
过去13年中,虽然多次与实验学校负责人商讨“操场”事宜,也深知“会议纪要依然有效”,但元千子称并不清楚“卡壳”的原因。
由于学校不能越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给市委、市政府打报告,今年初,实验学校提出由朔州市教育局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上报市政府,可元千子认为不能发文,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中已经对此事作出安排,教育局再打报告并不合适,而且“不符合中央解决‘文山会海’的精神”。
朔州市教育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分析,可能原来实验学校是想要这块地,一直拖着没实施。但现在领导换得快,土地出让的程序也规范了,所以想按原来的方案实施就非常困难。
“政府不聘请设计人员设计,没有设计图纸、方案,况且地也被人占着,我们如何去施工?!”席昶铭认为校方拖着没实施的说法讲不通。
而如今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韩文让一度质疑实验学校隐瞒情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韩文让表示:“十几年该做的事不做,现在我刚上来就提出这个事。我也不清楚办不了的原因,就他们(指学校负责人)自己了解,但问不出来。”
虽然分管教育已近一年时间,韩文让还是搞不清楚“纪要”因何悬而不决。
“你比如现在会议纪要出来后,涉及到教育、地震方面的事,我马上就办了,那就是我的事。提交会议我不签字就上不了会。那我问一下,原来的副市长为什么上了会不承办?”韩文让毫不讳言。
谁的土地?
野草疯长、杂物堆砌、路面坑洼——这就是位于朔州市中心、被政府规划为“市三小学生和居民活动场所”地块的现状。
从实验学校东行约300米,这块占地27亩的政府存量土地被一人高的围墙圈起。围墙外,西北角的一块空地停放着几辆客运大巴,周边有简易的围栏和看护人住处。围墙内的院落,除了小狗、失聪的看门老人,就是几间活动板房和废弃杂物。
记者以开办蒙古包餐厅想租赁空地为由,向看门人索要到该空地“所有人”——市建总公司法人赵珍的电话。市建总公司原为国有企业,在经过改制后已为赵珍个人所有。
赵珍在电话中表示,外面的停车场是出租给朋友的,每年还要给10多万的费用,院子每年租金至少30万元。
当记者提出土地所有权的问题时,赵珍信誓旦旦,“地是我的,要不早被别人占了。因为单位2001年就改制了,地给了我,现在是我说了算。”
但赵珍的说法并未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朔州市修编总体规划的文本刚刚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编制,但朔州市规划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尚兴阳表示,“不清楚原来总体规划里这块地的情况,但绿化用地应该没有变化。”
在朔州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祝端亮支队长隐约记得支队曾在上述地块执过法。“接到电话举报,过去拆了市建总公司的一些工棚,因为没有土地手续。后来政府从中协调,最后怎么处理的也不清楚。再没参与。”祝端亮说。
到执法监察支队工作前,祝端亮在土地交易所工作,有拍卖师资格,并一直参与土地拍卖。他的印象中,上述地块应该没有出让,还是政府存量土地。
记者在前述2002年的两份“纪要”中也查到了相关内容:市三小东墙外市建总公司约27亩已征土地不能再搞建设,只能留作绿地……同意以部分露天矿应分摊公共土地和开发区土地兑换形式给市建总公司补偿。
按照纪要精神,已征的27亩土地属于政府存量土地并无疑议,且土地性质只能为绿地,功能定位为市三小学生和居民的活动场所。那么市建总公司占用该地块有何法律依据?
当记者通过短信表明身份,再次与赵珍联系时,对方已不再接听电话。采访短信也没有回复。
“优先发展教育”能否为民校解困?
在朔州市规划局副局长尚兴阳看来,如果前些年实施“政府纪要”中的“操场”规划,简单而顺理成章。但现在程序非常规范,必须先通过划拨或“招拍挂”把土地手续办妥,然后才能为项目单位出规划许可。
但也并非毫无办法。尚兴阳为“操场”支招,“现在地是政府的,必须先把土地划拨给项目单位,比如园林局。然后由园林局来实施,这样就能理顺手续。”
元千子也认同这一方案,因为政府的土地不能划拨给民办学校,但可以划给园林局,由园林局与学校协商如何建设,给学校留出通行的门。
“关于实验学校‘操场’的事,这几年我与国土、规划部门探讨过无数次。市里也是‘几拿几放’,主要是程序严格了。但朔州市委、市政府重视教育的初衷不会变。”元千子表示。
2014年4月16日,朔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召开,时任代市长的李海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在去年教师节到来之际,已经“转正”任市长的李海渊再次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经常研究解决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席昶铭坦陈,新一届政府如此重视教育,希望实验学校“操场”一事能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
“政府纪要”蹉跎的13年,正是国家层面加大青少年体育锻炼政策力度的黄金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7年5月7日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份文件被视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史上规格最高的文件。
2014年7月2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把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设施器材配备纳入新一轮“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中,加大支持力度,统筹体育资源,满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需求。
2月27日,当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0次会议上提出“校园足球”的新闻,席昶铭有些心酸。按照规划,全国计划用3年时间,把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由目前的5000余所扩展到2万所。
“足球场更不敢奢望,只要政府能解决原来许诺给学生的操场,就心满意足了!”席昶铭苦笑。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