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英国《金融时报》4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的腐烂粮食凸显政策漏洞 中国官媒曝光了中储粮公司仓库存粮质量低劣问题——一般被视为禁忌话题,这是中国官方首次承认大量农业储粮可能已严重受损。

  中国中央电视台周末播出名为《粮仓“硕鼠”》的报道,暗访画面记录了中国东北中储粮仓库官员以折扣价格购买陈粮或低质粮食,在填写相关文件时却显示是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购买新粮。报道中曝光的粮食已发芽、变色或发霉。报道称,“通过这样的操纵,质量难以保证。” 政府组织的粮食和棉花拍卖经常流拍,这加剧了外界的猜疑——它们的质量已差到无法商用的地步。

  中国粮食储备的真实质量将给全球粮价带来重大影响。若储粮中大量无法食用,中国将被迫增加进口,从而令国际粮价上升。若储粮质量好,北京会采取措施降低储量,将其推向市场,这将让粮价走低。

  中国政府的最低保护价制度已令储粮数量不断增加。该制度旨在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其种粮积极性。外界估计,中国的棉花和玉米储备数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60%和40%。

  定价政策的改变将遭到从中牟利的国有机构反对。美国商会今年年初在一份报告中称,粮食收储最低保护价制度给中储粮公司带来巨大成本,该公司负责管理中国的粮库。

  中央决策者承认,中国的土地和水资源不足以为14亿人口生产足够多粮食。无处不在的土壤污染将使中国更多种植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并进口粮食。其中一个建议是降低过去几年中逐渐增加的粮食储备水平,逐渐摆脱毛时代的粮食自给自足政策。

  中国目前正在试点向棉花或大豆种植农户直接发放补贴的办法,而非设定最低价格。今年3月,北京表示将斥资1546亿元人民币用于储备粮食、食用油和其他物资,但并未明确如何分配。

(原标题:英媒:中国官方首次承认大量农储粮或已严重受损)

编辑:SN064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梅艳芳近亿元遗产去哪儿了

最近几天,梅艳芳92岁母亲欠房租被强制搬家的消息让不少网友震惊。梅艳芳近亿元的遗产都去哪儿了?

姑娘漂亮,处长凶猛

中国地面大,人口多,官员也多。全国有多少处长以及处级干部,难以计算,说多如牛毛,不夸张。如果没有处长,韩庚的爱情会美好,但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处长,这个国家将会怎样。

总理发飙

“当时你们部长们都来开会了,会上都没有不同意见,现在难道还需要几个处长来‘把关’?”说出这番责难的,正是当今共和国总理,而且,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

特招农村考生勿陷制度陷阱

用一种不公的制度,去弥补前一种不公制度出现漏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史学家钱穆曾经曾发明了一个制度陷阱理论,许多人称之为“钱穆制度陷阱”。我国既往制度演绎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就再定一个新制度来纠正它,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常常就变成了病上加病。

  • 作家方方:我对湖北省人社厅的质疑书
  • 央行降准让多空真的很纠结
  • 李白在大唐皇宫展天才的原因
  • 现代史上10位文学造诣很高的科学家
  • 《万物生长》:残酷青春的速度与激情
  • 女人为何不爱嫁“孝子”?
  • 冰岛闻名遐迩的“天然美容院”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