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晨报记者 殷立勤 晨报记者 殷立勤
昨日,涂刷工程已被勒令停工,但大楼绝大多数外立面已被涂刷为灰白色,仅有顶部阁楼保持了原有的黄褐色。  /晨报记者 殷立勤   昨日,涂刷工程已被勒令停工,但大楼绝大多数外立面已被涂刷为灰白色,仅有顶部阁楼保持了原有的黄褐色。  /晨报记者 殷立勤
 前几日施工时,老建筑被涂成了“阴阳脸”。  /@冀东骊人 前几日施工时,老建筑被涂成了“阴阳脸”。  /@冀东骊人

  晨报记者 言 莹 综合报道

  近日,一名网友发帖说,外滩一幢历史保护建筑被人用丑陋的喷砂刷墙,让人心疼。经证实,这一建筑是位于广东路、四川中路路口的原三菱洋行,建于1914年。目前,该建筑绝大部分外立面已经被喷涂上了灰砂质地的涂料,仅顶部阁楼部分的外墙仍是原先的黄褐色。

  事发后,黄浦区房管局与文化局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出停工通知单,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市房管局、市规土局和市文物保护局相关工作人员已进行现场勘查,对违规施工情况进行核实。市房管局称,施工单位在改建前提交的计划即未能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核。

  黄色外立面95%被涂抹

  这栋百年老建筑名为懿德大楼,是原三菱洋行的大楼,位于广东路与四川中路路口。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整幢大楼95%以上的外立面已经被喷涂上了灰砂质地的涂料,仅顶部阁楼部分的外墙仍是原先的黄褐色,与对面同是历史建筑的原美孚洋行旧址相比,新旧鲜明。此外,可能由于施工匆忙,一些新喷的涂料已经开始脱落。

  附近工作的人介绍,灰色的新涂料是粉状质地,还有砂质颗粒感,工人操作过程是先用喷枪喷上灰色涂料,再涂抹上一层类似磨砂的保护层。该楼大约在一周前开始翻新外墙,每天都有工人施工。

  涂抹材料或加速风化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副教授解释,这种涂料被称为真石漆,又称为液态石,主要采用石粉配制,应用于建筑外墙的仿石材效果。然而对于历史建筑来说,这种具有一定厚度的涂层,不仅令老建筑丢失了真实性和时间感,还会令原有的墙体加速风化。

  “涂层将覆盖建筑原来表面的花岗岩石板,别说石板上的风雨痕迹,就连板材间的线脚和缝隙都会被完全遮盖。不仅如此,这种涂层粘性强,老建筑就像牢牢贴上一层不透气的外衣。受到天气温差影响,建筑也是需要‘呼吸’的,透气性受到影响,水汽无法排出,原来的花岗岩外墙会加速风化。外墙里面的一些构件也会加速腐朽,久而久之就会开裂脱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卢永毅认为:“最让人心痛的是,业主方用喷涂方式简单粉刷墙面,这种喷涂材料粘结性很强,很难去除,而且去除时可能对里层的原建筑材料造成损坏,最心痛这种不可逆的情况发生。”

  承租方称为防水而修缮

  据报道,现该房屋的产权人为李某(私人),承租人为中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晋公司)。大楼两扇门及门楣上标有“中晋合伙人俱乐部”“中晋1824”字样。

  对于强行改造的原因,中晋公司后勤部负责人王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5年梅雨季节马上就要到了,我们公司就考虑到对外立面进行一个大面积的可恢复性的防水修缮。”

  然而,根据公开资料,该建筑始建于1914年,距今已有101年。该建筑于1999年9月23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保护类别为二类),同时也被文物部门列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不仅如此,它还是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内的保护建筑。

  按照《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在历史文化风貌区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不得擅自改变街区空间格局和建筑原有的立面、色彩。

  后续处理需技术人员论证

  记者了解到,这家施工单位在改建之前曾提交计划,但未能通过审核。不只外立面,其内部装修的改造工程也不符合规范。但施工方并未修改完善计划,仍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施工。

  4月29日,黄浦区房管局已对施工单位开出了停工通知单,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同日,市房管局、市规土局和市文物保护局到场勘查。市文物保护局有关人士称:“未经审批,擅自施工,处罚是肯定的。至于后续处理,还要请相关技术人员论证。”目前,业主方和中晋公司已被要求在停工的同时,将相关情况上报市房管局、市规划局、市文化局。

  根据《条例》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不符合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或者相关技术规范的,或未按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设置改建相关设施的,可处以该优秀历史建筑重置价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十的罚款。

(原标题:外滩百年老建筑外墙被强行“变脸”)

编辑:SN098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9岁男童是怎么成“干尸”的

我最想求解的是,救助站为什么在男童死亡那么久及至成为“干尸”后才登报发出寻尸启事?以此为线索,我们可以发出一连串的追问:死于何时何地?怎么死的?尸身上的伤痕怎么来的?死前有否送医诊疗?死后存放在哪里?为何不第一时间发布寻尸消息?

汪国真逝世:谁比谁活得更长

这番感慨,是因为刚刚逝去的汪国真,连日来招致各种调侃嘲讽,从否认诗歌作品,走向鄙薄人格。如此对待过去,对待人生,对待生命,我觉得太不真诚,太不客观,是一种很虚伪的文化生态。

小学生告别信如同啼血告状信

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特别又是女孩子,最该是如花蕾一样的年龄,她们本该是无忧无虑、如诗如歌、天真活泼的年龄段,而现在这个女孩子竟然叹息“活得太累”,以至于拿上一百元就要家出走了,这不禁令人痛心,更让人百感交集。

你永远无法将汪国真逐出时代

始料未及,对于诗人的早逝,网上一边是如潮而至的哀悼与回忆,另一边是汹涌澎湃的批评与反思。对汪国真表示好感的人,夹杂着自己对已逝青春的纪念。有些人说,琼瑶的小说、三毛的散文、汪国真的诗歌以及庞中华的字,构成了人们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共同记忆。

  • 女大学生因乙肝歧视自杀想到的
  • 呼格案追责是正义回归的最后一块拼图
  • 史上唯一被“抢新郎”的状元驸马
  • 毕飞宇:我和棋坛高手下过的一盘棋
  • 《闯入者》:都市漫游者的时代忏悔
  • 李银河:家有贤妻又爱小三怎么办
  • 新西兰皇后镇毛利人的水怪传说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