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记者温薷) 昨日,北京发布的2014年度《健康白皮书》披露,去年北京人均期望寿命为81.81岁。其中显示,西城女性期望寿命最长,达到86.82岁。
期望寿命,即0岁时的可预期寿命。此次白皮书首次发布了北京“人口金字塔”。目前北京“50后”、“60后”最多,每五人当中就有一名老人。
东西城居民期望寿命超84岁
昨天,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公开发布2014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即每年定期发布的北京《健康白皮书》。与往年相比,今年新增加了北京市户籍居民“人口金字塔”图即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16个区县户籍居民期望寿命的数据、吸烟情况的调查结果、肥胖儿童慢性病风险评估数据、控烟立法、政策环境等内容。
从北京新公布的各区县人口期望寿命“地图”上来看,作为核心区的东西城最为“长寿”,平均分别达到了84.38岁和84.26岁,分列全市第一、第二位。
按照此前已公布的数据,2014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1.81岁,比2013年上升0.30岁。其中男性79.73岁,女性83.96岁。
5个北京人中1个是老人
据昨日发布的《健康白皮书》,2014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户籍人口为1333.4万。在京居住的非京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从2013年的38.0%,上升到2014年的38.1%。
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01.0万人,占22.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4.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5.3%。这意味着,5个北京人中,至少有1个是60岁以上老人。
平均每天113人患癌
健康白皮书披露,慢性病仍是威胁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2014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慢性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共占全部死亡的73.2%。这意味着癌症已连续8年成为北京人“头号杀手”。
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1272例。这表示,平均每天都有113名北京人被新诊断为癌症。
■释疑
期望寿命是怎样算出来的?
期望寿命具体是怎样“算”出来的?市卫计委介绍,人的寿命与体质、遗传、生活条件等自身条件有关,同时受社会经济条件、卫生医疗水平等影响,人的寿命是很难真正预计的。
在此前提下,平均期望寿命常用于衡量人的寿命水平,它也是世界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国际通用的评价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
从人口学角度,期望寿命的“算法”是对同时出生的一批人追踪,记下他们在各年龄段的死亡人数直到最后一个人的寿命结束,然后根据这一批人活到不同年龄的人数来计算平均寿命。最后用这批人的平均寿命来假设一代人的平均寿命。
市卫计委表示,在实际计算中,会利用各区县人口和死亡数据,通过人口数据平滑和死亡漏报的调整校正,计算分年龄组死亡率,进而可以计算出该区县的平均期望寿命。
专家表示,北京户籍人口人均期望寿命为81.82岁,达到国际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如韩国、德国、英国等(2012年)。此外,东西城属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其期望寿命与香港(2013年)日本东京(2013年)的水平相近。
■焦点
北京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今年,北京市首次公布了市户籍居民“人口金字塔”图即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数据显示,北京人口金字塔呈现“纺锤形”,也就是年龄段位于两端的较窄,人数较少。“纺锤”中部,有两段较为突出。
这两段中,最为突出的是45-60岁年龄段。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段人群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个出生高峰,也就是上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人群。第二段是25-35岁年龄段,主要是上世纪70-80年代、改革开放后第二个人口出生高峰。
从2014年北京老龄人口比例来看,已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时近几年北京出生率稳中有升,10岁以下儿童数量有所增加,“金字塔”底部有变宽趋势。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人口金字塔与全国基本一致,更接近收缩性状况,这意味着未来北京的人口呈减少趋势。从金字塔结构看,目前,北京市25-35岁,以及45-60岁是人口金字塔上人数最多的两个人群,在10-20年后,45-60岁组人群将陆续进入老年行列,也就是说,北京市户籍居民的人口负担正在逐步加重。
同时,随着青少年人口比重上升,2014年,北京已呈现少儿负担和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双增长”的态势。
北京三成“30+”男性肥胖
2014年全市开展的北京市居民慢性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吸烟率为28.6%,比2011年下降2.7%;饮酒率为31.2%,比2011年下降33.3%;体力活动不足率为26.0%,比2011年降低18.0%。这些指标都说明,北京市居民正在逐渐远离吸烟、过量饮酒、不运动的不良生活方式。
尽管如此,吸烟率、有害饮酒率、危险饮酒率仍然居高不下。居民慢性病成上升趋势, 2014年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主要慢性病与2011年相比,高血压患病率增加3.3%,糖尿病患病率增加1.1%,肥胖率增加3.8%。
数据显示,北京市18-79岁常住居民超重率达到35.6%。其中,60-69岁年龄段的居民的超重率最高,男性达到47.6%,女性达到44.4%。
此外,18-79岁常住居民肥胖率达到21.9%。其中,30-39岁男性肥胖率最高,达到30.3%。而女性人群中,70岁以上人群肥胖率最高,为27.7%。
近7成“小胖墩”高血糖
据白皮书,2013-2014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5.6%,与上一学年度相比上升2.6%。有研究表明,肥胖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过早患上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2013年北京市对肥胖儿童进行的健康评估结果显示,肥胖学生高血压检出率为30.7%,高血糖检出率为66.6%,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3.2%,脂肪肝检出率为16.0%,高尿酸检出率为39.7%,部分肥胖学生已经表现出严重的慢性病体征,慢性病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据悉,肥胖儿童空腹血糖异常的检出率接近7成,而这个数据在2004年只有13.4%,近10年高发趋势持续。不仅如此,同期在整群抽查的学龄儿童自然人群中,高血糖检出率也高达50%左右。专家提示,除了肥胖,仍有其他危险因素并存,比如,摄入含糖饮料过多、运动不足等。
(原标题:每5个北京人就有一位老人)
编辑:SN182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