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经济放缓:这是印度的时刻吗?”印度《经济时报》上周末提出这一问题时,西方媒体上正出现越来越多类似“‘印度龟’将超越‘中国兔’”的论调。“中印之争”被西方媒体炒了多年,在两国官方不断深化友好交往的格局下,这种炒作近年越来越偏向“中印速度之争”——谁的经济增长更快。而近来市场震荡让一些认为“印度将替代中国成为全球经济驾驶员”的西方人士找到“新证据”。印度媒体对西方抛过来的球很兴奋,有的甚至宣称“中国的失就是印度的得”。世界其他国家大都没有这般“洒脱”,它们更担心中国经济放缓会对自身造成多大冲击,尤其是日韩等周边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巴西等大宗商品出口国。令人宽慰的是,在市场经过剧烈动荡之后,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认为,外界对“中国风险”的担忧严重夸大了。《悉尼先驱晨报》29日援引澳大利亚财长霍奇的话说,我们对自己对中国经济的了解有信心,我们预见巨大的增长机会,像许多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依赖中国一样,澳大利亚是中国增长故事中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的失是印度的得”?
印度《经济时报》29日称,中国经济正在放缓,印度政府中许多人相信,这可能是印度的时刻。一些国际媒体认为,如果能把事情做好,印度可从“中国危机”中获益,印度能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跑者。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在其他地方的需求几乎全部减速之际,印度富有活力的消费支出是一大优势,吸引企业到印度办厂。政府希望,这有助于在这个12亿人口的国家引发一场迟到的工业革命。“多年来,印度增长一直更多地为内需所驱动,而不像中国那样依赖出口。”
“英媒:‘印度龟’将超越‘中国兔’”,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以此为题称,英国《泰晤士报》28日发表该报财经专栏撰稿人科林斯的一篇评论文章。文章表示,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的人均收入与中国不相上下,但25年后的今天,印度的人均收入只有中国的1/4左右。不过文章认为,印度的“民主体制”将使其经济超越中国。印度在其他方面也有优于中国的地方,例如印度的人均年龄仅为25岁,而中国是34岁。虽然印度本身的问题很严重,包括1/3的人口是文盲、女性受歧视、只有1/3的家庭有电力供应,而且印度的道路也一团糟,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印度的民主机制将使该国经济最终超越中国”。
西方的“唱多”让印媒深受鼓舞。《印度斯坦时报》以“中国步履蹒跚,外国投资者押宝印度”为题称,外国媒体强调印度的增长潜力,暗示如果中国经济步履蹒跚,印度将备受外资青睐。宏观经济稳定、财政状况良好、通胀率低、外汇储备适当,这些都成为印度的优势。
“中国的失是印度的得,各邦政府可以打前阵”,印度《经济时报》29日称,中国经济的阵痛也许会波及全球市场,但对印度是好兆头。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副主席帕纳加里亚说,印度应当抓住良机推进改革,邦政府可以带头制定对工业友好的征地法,而中央政府加快制定商品和服务税法,推进改革。帕纳加里亚认为中国经济放缓给印度带来一个巨大机会,他说:“中国放缓原则上有利亦有弊。从消极面来看,会导致对我们产品的需求下降。而从积极面来看,中国会空出很大的出口市场空间。我们对华出口规模不大,潜在负面作用也小,而留给印度争取的出口市场空间则是巨大的。”
《印度时报》称,在接受BBC采访时,印度财长杰特利详述了印度可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原因。“我认为这是巨大的机会。中国‘常态’现在已经变化,不再以9%、10%、11%的速度增长,因此世界需要其他引擎推动增长进程。在世界放缓的环境下,像印度这样增速可达8%—9%的经济体能承担为世界经济提供支持的重任。”
“把中印经济看做完全竞争关系太偏颇,实际上中印经济不是百分之百的代替关系,而是互补性关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3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印都是世界人口大国,两国如果合作共赢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举例来说,目前中国的基础建设和最高峰时期相比,已开始向下走,但印度刚开始。中国的基础建设力量很强,印度又有需求,两国完全可以合作。如果印度从日本等发达国家输入,成本太高。印度在外包、电子通讯等方面技术很强,可以指导中国发展。
印中商贸促进会理事普什卡什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和中国同样面临产业转型的关键期,但二者内涵不同,印度经济政策的持续性和效率一直是个大问题。普什卡什认为,印中经济的互补性仍有待发掘,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兴经济体需要中印双引擎驱动,并非谁替代谁的问题。
多方担忧“中国放缓”冲击
“现在说中国经济乏力会引发新的全球危机为时尚早。不过,投资人、企业和决策者都为更多中国冲击波做好准备,中国的影响仍会存在。从房地产到油价,中国股市动荡对英国意味着什么?”英国《卫报》30日提出的问题代表了不少国家媒体的疑问。报道称,中国GDP占全球总量的份额不断提升,而欧洲大陆和美国这两个英国传统伙伴的占比不断走低。过去10年来,英国对华贸易持续增长,中国也是英国汽车的最大海外市场。
新加坡《海峡时报》29日称,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GDP总量的13.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占16%)。美国经济占全球总量的22.5%。就此而言,中国经济状况确实对全球有着巨大的传染性影响。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基本贡献了全球年度增长的1/3。中国已成为75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从澳大利亚到巴西,许多国家的大宗商品出口都高度依赖中国。中国同时也是制成品的重要进口国,德国等国都高度依赖中国的制成品进口。
《悉尼先驱晨报》称,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加上全球铁矿石供大于求导致必和必拓等超大矿产企业的股价暴跌。凯投宏观分析认为,如中国经济持续乏力,澳大利亚今年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2.7%下降到2.0%。巴西发展、工业和贸易部长阿曼多表示,巴西已感受到中国经济增长失速的影响。澳大利亚财长霍奇则表示,外界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夸大了。他说:“许多人在伦敦、纽约或者其他离中国老远的地方,自称是专家。”
韩日等周边国家更是把“中国放缓”当做重要课题研究应对。据韩国YTN电视台报道,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3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如果中国2016年经济增长率低于5%,那么韩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少一个百分点,出口增长率将下滑4%。报告称,2014年韩国出口超过30%依存于中国,如果中国经济增长下滑,将对韩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韩国金融研究院咨询委员金永旭认为,所谓的“9月国际金融危机论”只是言过其实的夸张。中国股市震荡让经济减速问题凸显,但这并非“突发事件”,几年前中国政府就提出“新常态”,转变增长战略。
“中国放缓危及安倍经济学”,英国《金融时报》称,放在10年前,中国经济放缓几乎不会在日本激起波澜,但如今时代不同了。高盛首席日本经济学家马场直彦表示:“对于日本经济而言,中国最终需求的重要性正在提升。在2011年上次数据出炉时,中国需求的重要性几乎与美国持平。到2014年,中国或许已赶上美国。”文章说,由于日本经济已经风雨飘摇(按年率计算,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收缩1.6%),中国经济疲弱正成为破坏安倍经济学刺激计划的最新外部打击。而安倍把自己的领导权押在了该计划上。日文雅虎网站30日刊登大阪综合研究所负责人辛坊治郎的文章,呼吁日本政府做好从依赖中国经济中摆脱出来的准备和努力。
“没必要为中国恐慌”
“在经过股市震荡的恐慌之后,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状况并不像投资者想的那样糟糕。”德国《法兰克福汇报》30日称,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迪认为,中国面临经济危机的说法是“假警报”,实际上,中国正在进行结构转型,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服务驱动,并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前华尔街银行家佩蒂斯也这么看。美国耶鲁大学专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对中国衰退的恐惧显得很夸张。
新加坡《海峡时报》称,经济学家一直对实体经济和股市表现之间的关系存疑。尽管如此,还是有财经记者和市场专家大谈所谓股市宏观经济指针,搞一些影响市场的情绪化产物。这次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成了明显的罪魁。有人认为是中国经济减速造成金融震荡的传染。事实上,中国经济减速的影响被严重夸大,而且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性质也被许多人误解。中国的情况是高速增长结束,但绝不是增长崩盘。1979年至2013年,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8%的惊人增速。中国大陆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是史无前例的,其保持高速增长的时间比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要长。中国所谓的增速放缓也只是跟其自身相比放缓。考虑到中国经济10.4万亿美元的庞大体量,7%的增长率就意味着一年GDP增量相当于印尼GDP的八成、印度GDP的1/3。
路透社30日称,中国总理李克强28日表示,虽然经济运行遇到压力,但中国经济运行仍保持在合理区间,政府能有效管控风险。他说:“我们不仅有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有有效管控风险的驾驭能力,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把握工作主动权。”
“没必要为中国恐慌,小心谨慎就够了”,加拿大《环球邮报》以此为题称,中国还远未到经济增长崩盘的局面,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也不至于引发全球灾难。中国今年仍能实现经济增长7%左右的目标,长期看中国必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股市走低一定程度上是对前期泡沫的纠正。不过也有需要小心的地方,中国经济或许会遭遇挫折。没有任何经济政策能确保什么问题都不发生,中国不可能,任何其他国家也不可能。【本报驻印度、韩国、日本、德国记者 周良臣 陈尚文 李珍 青木 本报记者 郭媛丹 甄翔 魏辉】
编辑:SN054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