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是票房黑马还是恶劣先例?

2015年08月31日09:17  新闻专栏  作者:汤嘉琛  
《百团大战》三天拿下1.39亿票房 《百团大战》三天拿下1.39亿票房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汤嘉琛

  电影爱好者和股民有啥共同点?答案是他们都赶上了一个特别的时代,有幸见证各种幺蛾子和常理无法解释之事。如果几天前有人告诉我,暑期档末期的最大赢家将是一部名为《百团大战》的主旋律影片,我的反应估计都是“哈哈你这是在逗我吗”……

  不过,现实就是这么魔幻。28日上映以来,这部很多人之前连预告片都没看过的神片,“虐杀”了《聂隐娘》《烈日灼心》《三城记》等同档期新片,而且每天都以10%的排片拿到与排片率30%的《终结者:创世纪》相近的成绩,三天拿下了1.39亿票房。

  按照正常逻辑,我们应给《百团大战》贴上“票房黑马”标签,预判它是否会像《建国大业》那样实现主旋律电影的逆袭。然而,并没有。先是《三城记》《烈日灼心》投资方纷纷暗示遭遇“偷票房”,媒体更爆料称七部委发红头文件为《百团大战》撑场。

  “偷票房”早已是一种常见的票房造假手段,每个档期都有电影为此撕得难解难分。真正让人觉得新奇的是,竟然真的会如此不加掩饰地用行政手段力捧一部影片。而且,网络传闻居然不是谣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已证实红头文件确实存在。

  看看媒体报道吧,《百团大战》才是真正的“豪门”:据传各院线都收到了指标,比如中影星美4000万、万达3800万;如果完成指标,9月3日前的票款直接全归院线和影院;很多党政机关组织了包场观影,有些凌晨三点到七点的场次也显示满座……

  这或许能解释,为何《百团大战》在豆瓣网评分仅有3.7分、网上网下遭观众疯狂吐槽,却能有如此不俗的票房成绩。有网友甚至调侃说,照目前这个套路和趋势,有关方面过段时间再申请延长档期,最终拿下10个亿的票房恐怕也并非没有可能。

  如果单纯以票房数据为依据,《百团大战》必将在华语电影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看看那些停留在上世纪的叙事语言,看看红头文件里那句“请各影城(院)用一切手段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再看到同档期几部影片的无奈遭遇,电影工作者和观众都会觉得被羞辱:如果高票房真是用非正常手段推出来的,最终的数据越高,遭遇的争议就越大,也越丢人。

  看最新的媒体报道,《百团大战》发行方对于媒体质疑并不认同,大意是说这部片子本身质量不错呀、发行工作也很努力呀之类的。呃,主旋律电影当然也可以拍得很好看,《建国大业》和徐克版《智取威虎山》都是典例。但是,如果《百团大战》真是质量上乘的佳作,何愁得不到观众和市场的认可,何须一开始就“开挂”呢?

  真正值得担忧的是,像《百团大战》这样过度地用行政手段干预电影市场,可能会开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因为这部电影的“成功”,以后很多烂片都可能寻求行政加持,并视之为寻常。如果文艺创作规律和市场规律得不到尊重,电影强国从何谈起?

  (首发公号“温家街”wenjiajie-com)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票房 百团大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