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6日电 1936年,“西安事变”推动了全民族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香港《文汇报》日前分别采访了领导发动这一事变的杨虎城将军和赵寿山将军的后人,以了解这段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
东北军临潼打响第一枪
据杨虎城二女儿杨拯英回忆,西安事变的第一枪是东北军在临潼打响的。当西安方面听到临潼的枪声后,赵寿山(西安城内总指挥)立即向张学良、杨虎城予以请示,得到了开始行动的指示,便下令施放信号枪。十七路军全面开始了西安的行动。
西安事变,最终在张学良、杨虎城和中共所派的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代表团,与蒋介石的代表宋子文、宋美龄兄妹的艰苦谈判下,达成了改组。且提出国共联合抗日等六项协议。最后,在蒋介石“决不打内战”的承诺声中,西安各方才同意释放蒋介石。
12月25日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南京,却被无理扣押。西安方面在维护已有成果和争取张学良回陕等问题上,又与南京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斗争。次年2月上旬,杨虎城、于学忠发表《和平宣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全面启动。
事变前送家人往隐蔽处
也许是机缘巧合,杨拯英居住在西安建国路西安事变纪念馆附近的一栋老式居民楼里。记者来到她家时,老人正斜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剧《延安颂》。看到记者进门,老人赶忙站了起来。
“西安事变发生时我才不到3岁,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也都是听别人说。”回忆那段历史,杨拯英说能想起来的就是母亲谢葆真从国外回来看她们姊妹的情形,那时姊妹四人和外婆住在八里村的一个院子里。“当时我3岁多,知道是母亲来了,还哭了。”杨拯英回忆说,很快她就走了,却是杨拯英和谢葆真的最后一次见面。
提到父亲杨虎城,时至今日,杨拯英仍会唱起:“我的爸爸是一个好爸爸。”而杨拯英还提起一件往事:由于担心事变殃及家人,杨虎城在发起事变之前,将一家大小送到西安南郊八里村一个隐蔽的地方,由岳母孙一莲前往照顾。“听外婆说,送我们上路时,父亲抱起我亲了又亲。”当杨拯英懂事后,外婆向她讲起当年的这一幕时,杨拯英听一回,哭一回。
事实上,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冠以“欧美考察军事专员”名义出国考察。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杨虎城从香港回国再次要求参加抗战,被羁押于南昌。已经回到西安的谢葆真闻讯,带儿子杨拯中从西安赶去救杨也遭关押。1947年,谢葆真在狱中惨遭杀害,年仅33岁。1949年9月17日,杨虎城连同儿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死于狱中。而张学良则被蒋介石父子软禁长达50多年才重获自由。
23岁女儿为国家建设殉职
“我的父亲是为了民族利益而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杨虎城有过三次婚姻,育有十个子女,如今只有杨拯英、杨拯美、杨拯汉健在。除了儿子杨拯亚早亡,儿子杨拯中、女儿杨拯贵与杨虎城同时遇难,其余儿女皆事业有成,杨拯英和其他兄弟姐妹们秉承了父亲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工作。
杨虎城其中一个女儿杨拯陆还为国家建设献出了生命:1958年9月底,杨拯陆和队友在工作中遭遇暴风雪,不幸牺牲,年仅23岁,她勘察的新疆中蒙边界三塘湖盆地一个含油地质构造被命名为“拯陆背斜”。而早年的杨拯英一直在西安从事教育工作,曾当过中学校长。西安事变纪念馆筹建期间,杨拯英被调到馆里,广泛拜访、征集文物。一年后她正式调到《文史数据》当编辑,1983年又被安排为陕西省政协委员,直到退休。
赵寿山儿媳:周恩来家访 彻夜长谈
西安事变期间,赵寿山担任十七路军城内军事行动总指挥、省会公安局长和渭北警备司令,负责解除蒋介石在西安城区部队的武装,并扣留蒋在城内的高级将领和官员,在西安事变中起到重要作用。已经70高龄的赵武原,是赵寿山的嫡孙,退休后研究赵寿山生平并出版多部著作。他和他的母亲--赵寿山的儿媳共同参与访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赵武原表示,出身穷苦的赵寿山是杨虎城最信任的部下,早在1936年10月,因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他向杨虎城递交抗日救国意见书,建议“必要时把蒋介石抓起来”。赵武原说,西安事变后,关于如何处理蒋介石,张学良和杨虎城意见不一,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专程到西安解决这一问题。
说起西安事变,赵武原94岁高龄的母亲罗少岚(吴琦)仍记得周恩来深夜登门与赵寿山彻夜交谈的详细经过:“就在我新婚不久的12月23号,周恩来先生当晚十点后突然来到位于西安市桥梓口甘露巷六号的家里拜访,这让全家人都没有料到。因晚上天气寒冷,家人就直接将周先生请到后院上房东间房的热炕上,周恩来赵寿山两人屈膝长谈,直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才起身告辞。”
张杨定计旧址变身纪念馆
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完成后,走进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青砖灰瓦,三栋小楼整齐排列。站在纪念馆内的张学良公馆,就让人想起西安事变核心人物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这里酝酿大计的那些日日夜夜:1936年12月11日晚上,张学良在小院里西楼二层会议室宣布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12月13日,宋美龄让私人顾问来西安,与张学良在公馆西楼见面。西安事变后的12月17日,中共代表团来到公馆,住在小院东楼。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离开西安,也是从公馆出发。
馆内可以看到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办的“伟大贡献--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图片展”,展厅里展出历史图片200余幅,还有《东京审判》、《南京受降》、《四万万人民》等珍贵视频资料。
西安事变具五大历史意义
结合最新研究情况,西安事变纪念馆研究员石八民告诉记者,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有五个方面:
首先,它结束了10年内战,不仅指国共之间的战争,也包括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的内战。
其次,它是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的转折点。
第三,西安事变有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红军到陕北后伤亡巨大,武器装备落后,物资匮乏,吃饭问题都难解决。而西安事变缓解了这一状况。
第四,西安事变对于国民党也有很大功劳,事变前,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对内杀人,对外妥协,引起民众反感。事变后,蒋威望提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真正达到了全面抗战。
第五,西安事变因促成国共二次合作,有功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拖住了日本,将其限在中国战场,避免苏联双向作战。(熊晓芳)
(原标题:杨虎城之女:西安事变前 父亲抱起年幼的我惜别)
编辑:SN054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