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09日12:13 新京报

分享

  原标题:新京报两会直击丨民法典分编起草全面启动 明年一次性提交人大审议  

  新京报快讯(记者 赵实)力争在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现在各分编的起草工作是否已经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荣顺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法典分编各编的起草编撰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将在明年一次性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张荣顺透露,当前提交大会审议的是民法总则,实际上,在2016年年终的时候,就已经全面启动了民法典分编各编的起草、编纂工作,目前这些工作正在积极进行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在明年能够把各分编一次性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目前有五编,也可能更多。常委会做第一次审议以后,就要把各分编分拆开来,分阶段审议,可能一次会议只审其中一编,下次会议再审另外一编,交叉进行审议,力争在2020年完成整个民法典的编纂工作。”

  编纂过程中有哪些难点?“很诚实地讲,民法典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规范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应当说我们每一个普通百姓都是民法专家。”张荣顺说,在民法典的整个编纂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各方面意见纷纭,而且各有道理,“怎么去取得共识,这个难度是很大的。”

  张荣顺以这次大会审议的民法总则举例说,“常委会三次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我们整理起来有400多页A4纸。在三次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中,我们共收集到7万多条意见,在这期间还有各种团体举办的研讨会、座谈会,还有专门写信向我们反映意见的。”海量的意见和建议,必须逐条进行研究,“所以大家看到整个民法总则草案的变化过程,一审稿的时候是186条,到三审稿的时候增加到210条,多数条文在审议过程中做过修改,有一些条文可能一审稿是这样,二审稿改成那样,三审稿又做了修改,上大会又修改,背后主要是在研究各个方面的意见。”

  张荣顺说,意见虽然很多,但这一次在编纂民法总则过程中,大家的方向是一致的,并没有原则分歧,“比如我们现在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从原来的10岁降到6岁,这一条的意见就很多,但是大体上大家的意见一致的,就是大家都同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应当适当下降,也有人建议可以降到8岁,也有人说分不同的地方作出不同的规定,什么意见都有,但总的方向就是大家都同意应当做适当地下降。因为下降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从小培养未成年人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

责任编辑:张迪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巴萨神器大逆转,球员一句话说出真相
  • 舌尖上的大宋朝:名人的饮食偏好
  • 红楼:史湘云,你一派天真无邪欺骗谁
  • 什么是真正的公举?都跟迪士尼学学吧
  • 如何判断男人对你是走心还是走肾?
  • 泰国普吉岛人妖表演,美的震撼!(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