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27日00:36 红网

分享

  25日,北京朝阳区长青园墓区,本市首次举行自然葬骨灰安放仪式。不同于一般的花葬、树葬、草坪葬——留有骨灰,自然葬采用特殊木质的骨灰容器,大约半年内即可自然降解,骨灰随之融入大地。目前,可实施骨灰自然葬的墓园有两家,除长青园墓区外,还有北京市太子峪陵园。(3月26日《北京晨报》)

  “入土为安”是中国人千百年以来的传统习俗,它代表的也是一种文化思想。而“入土为安”不一定需要以“遗体”和“骨灰”的形式实现。“自然葬”令遗体回归自然,也是对传统的礼仪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的确,在不少人的观念里,“挫骨扬灰、死无全尸”是“不得好死”的表现。从“留全尸”到“火葬”,已经历过不少的思想冲突,从“还有骨灰”到“没有骨灰”,想必也会有不少人难以接受。所以,一部分会人认为“自然葬”不符合传统礼仪,认为没有照顾到生者的情感需要,也是有理由的。但回头看看我们国家的传统礼仪,其实也不难发现,“自然葬”也许才是符合我国传统思想的一种殡葬方式。

  我国传统的殡葬礼仪,由《周礼》确立,经历朝历代,发展至今。殡葬礼仪看似繁杂的背后,蕴含的也是“天人合一、魂归自然”的理念。《礼记》有云:“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椁周于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哉。”说明了“聚土成坟、植树标志”没有必要。“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则说明了肉体回归自然,继承死者意志的重要性。 “自然葬”泯灭了一个人的肉体,不过保留肉体终究只是一个念想,换成其他的标志也是一样,只要生者愿意思念死者,什么凭照其实都可以实现。

  如果说“自然葬”是一种新的殡葬形式,其实笔者是不赞同的。初闻“自然葬”之时,笔者曾想起庄子曾说过的一段话。《庄子•列御寇》中记载道:“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在老庄的思想观念里面,死后不必入葬,抛在户外就好。当然这种“开放”的观念不会被大多人所接受,但不得不承认回归自然正是“殡葬”礼仪的“最高形式”。而在数千年,就被一部分人说接受,也说明了其中的意义。

  现阶段,已有不少人接受“自然葬”的形式,这也说明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但面对未来的实际需求,还需我们付出更多努力,让大多人所接受,其中葬礼观念的宣传和引导是关键。我们有必要,从传统文化观念入手,不断宣扬传统思想的真义,让不少坚守老旧思想的人接受这类殡葬形式。同时,也需要通过宣传,让更多已选择“火葬”的家属,转入“自然葬”。而面对未来的发展环境,还得加强配套设施和功能的建设,促使大部分人能接受“网上祭祀”或“代客扫墓”等新祭祀形式,如此才能顺应未来社会与文化的发展趋势。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礼是殡葬文化的根源。让更多人接受“自然葬”,还得从“礼”入手。

  文/严奇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安全隐患!“五毛食品”包围农村校园
  • 水浒传中的“神人”之一智真长老
  • 故事:照镜子时你会先看哪个部位
  • 教科书般演技,孙俪的微表情秒杀花旦
  • 男人出轨很正常?呵呵,泰迪听了想打人
  • 冲绳顶级酒店,感受日本跪式服务(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