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28日10:49 齐鲁晚报

分享

 同学,这个很普通的称谓,却饱含着人世间很不普通的情谊。它至纯至真,又弥足珍贵。近日,年过古稀的济南老人吴恩生联系本报,希望能帮他 寻找58年未见的老同学,“他们都在哪儿?还能不能再见一面?

吴恩生今年74岁,家住济南市天桥区联四路花格小区,退休前在一家运输公司担任调度工作。

“人一老,就喜欢怀旧。”吴恩生边说,边递给记者一张照片。

这是一张黑白毕业照,摄于1959年,是济南一中初15级三班的合影。它是吴恩生老人的宝贝。

“我现在一闭眼睛,在学校时候的事情便会在脑中闪现。”吴恩生对记者说。

老人最喜欢回忆的,是大炼钢铁时期发生的事。

“那是1958年,为了完成政治任务,全国上上下下都在炼钢铁,济南一中也不例外。”那时济南一中所有学生都被派往济南钢铁厂去炼铁,吴恩生永 远忘不了第一次见到炼铁炉时的景象,“又高又大,有点儿吓人”。

因为班级大部分同学都十四五岁,不能上机器炼钢,他们便被安排去捡炼铁剩下的铁渣。吴恩生当时是班级的体育委员,身高马大,有一膀子力气 ,他捡的铁渣格外多。这些铁渣将交给学校,再次进行回炉,炼出的钢算济南一中的钢产量。

“那时候真累啊!干完活还得上课,进行政治教育。”吴恩生说,当时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回宿舍睡觉,

“我们这些男生睡一个大通铺,回到宿舍之后,衣服都不脱,倒头就睡,第二天醒来,发现你的头枕在我腿上,我的胳膊搭在你肩上,挺好玩的, ”吴恩生觉得这个时刻大家是最放松的。

吴恩生说,初15级3班这个班级很特殊,大批人一起升到了高中,成为了高14级4班,六年的同窗情谊,使大家的情谊格外深厚。

人最大的愿望是再搞一次同学聚会,虽然去年夏天的时候,班级一部分同学已经聚了。

“聚是聚了,但是人还是不全啊!”吴恩生说,去年一位同学的病逝给他打击很大,他觉得,如果不搞一次全班聚会,有些人可能真的见不着了。

不仅仅是吴恩生,他所能联系上的其他同学也有同样的愿望。他们委托吴恩生,希望能够通过本报寻找那些阔别五十八年的老同学。

为了找到这四位同学,吴恩生特意做了一首诗:

“难忘学友春节叮咛,最切寻觅久违姓名。希望晚报尽力协助,古稀心涌期盼成功。”

写完之后,吴恩生老人深情地看着记者,眼神充满渴望,他希望借助媒体早日实现这份心愿。

吴恩生要找的老同学,是以下四位:

刘兆雯(初中毕业合影三排右四,下同),女,1943年出生,家住济南市历下区东更道。刘兆雯的个子很高,体育成绩非常好,尤其是擅长跳高、 百米跑,在这两个项目上曾经为班级取得过荣誉。刘兆雯高中毕业之后,考取了华东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班级中有同学曾经联系过她,刘兆雯 现在有可能在东北或者安徽。她有一个哥哥,叫做刘兆庆。

陈兆栋(四排左四),男,1942年出生,山东莱芜人。陈兆栋是班级的“文学才子”,地方口音比较重,平常喜欢朗诵诗歌,擅长文学创作。曾经 在班级朗诵过郭沫若的诗歌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初中毕业后去往了西安,至今音讯全无。

俞铭传(最后一排左二),男,1942年出生,四川人。长相俊雅,是班级中“班草”级别的人物。班级中乒乓球实力最强的人,姐姐、姐夫是山东 工业大学(今并入山东大学)的职工。初中毕业后,前往北京,考取了北京邮电学校。

王淑娟(一排右三),女,1941年或者1942年生人(老人记不清楚了),山东章丘人,班级中的“老大姐”,办事积极,对人热情。毕业后在后营 房的一家帽厂从事会计工作。后泉城广场改造后,不知去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朱文龙)

编辑:吴佳

责任编辑:吴颜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中国足球为何总走弯路?因为最缺这个
  • 国人秘而不宣的帝王贵妃梦
  • 提笔就忘,高频易错99个字!
  • “鬼畜皇帝”唐国强知道自己很鬼畜吗
  • 南方男人多情,北方男人就很专一吗?
  • 中国和加拿大的公园差异,居然这么大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