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31日05:33 南方日报

分享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绘图:杨佳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创新蓄势待发,资金、技术、人才等在全球流动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也面临着部分国家“逆全球化”思潮上扬、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挑战。

  如何解读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孕育出来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的中国方案。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接受了南方日报专访。

  ●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龙金光

  援助、贸易与投资相结合来帮助发展中国家

  南方日报:近日发布的G20财长声明未在公报中提出打击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容,这与以往的声明有明显变化,你怎么解读?

  林毅夫:不应过度夸大G20财长声明对于全球化的意义。目前,亚洲地区一体化的推进,包括双边、区域性自贸协议正在商谈之中,美国也在进行一系列的双边自贸谈判。因此,全球化还在进行之中。

  南方日报:在逆全球化思潮上扬背景下,你坚持在提“超越发展援助”,将援助、贸易与投资相结合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结构转型和更加广泛的目标,对此你有信心吗?

  林毅夫:对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帮助,比如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它实际上可以增加发达国家的出口。我在世界银行工作时做了一些研究,在发展中国家每投资1块钱可以赚到7毛钱的进口,当中一半来自于发达国家。所以你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做基础设施投资,实际上是帮助发达国家增加出口、创造就业,这是双赢的,不是白给的。

  而且这种投资只要项目选准了,将来产生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的效果是它的项目建成以后,有收益增加,可以还本付息,不是送的。第二,经济发展以后创造市场,对于未来市场的经济有好处。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结果会怎么样?以非洲国家为例,现在这一地区有10亿人口,50%是20岁以下的人,70%是30岁以下的人,如果它的经济不发展,没就业,一方面造成非洲国家的社会不稳定、政策不稳定,当中有一部分人就会移民到欧洲去,而且不管你怎么堵,他都想方设法给你跑进去,这种状况下不仅造成非洲的问题,也是欧洲的问题,也是美国的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

  这种状况下我们必须有新的思路,而且必须由全球的领导来找出一条全球的思路。这种状况下,20国集团里已经强调基础设施的重要性,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已经认识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这种状况下,我们来推动这样一个新的发展合作方式,对发达国家有利,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对当前有利,对未来也有利。

  这样做会不会成功?这些年我不仅在倡导,而且也在做一些身体力行的实践。在我看来,这些思路对非洲国家非常适用,经常是在非洲国家一试就灵。我突然想到毛主席所讲的一句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可以从一两个成功的典型案例,带动一个国家的发展。

  比如埃塞俄比亚,非洲一个内陆国家,世界最贫穷的国家,大量的人口在农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非常像我们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城市。我们9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当时最主要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

  中美可以从有共识的地方切入谈

  南方日报:今年1月份你在美国纽约发表演讲,建议特朗普采用中国的增长方式。中美两国元首将于今年4月会面,您觉得他们会不会就相关方面达成一些共识?

  林毅夫:中美关系在国际上非常受关注,因为美国是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是第二大的经济体,两者之间如果关系紧张的话,影响的不仅是两个国家本身。特朗普在看待中国经济、贸易等问题时,是站在“美国优先”“让美国重新富强起来”的视角下阐述的,他认为很多问题是由于中国而引起的。

  我刚刚参加另外一个论坛,大家理性分析认为,中美之间其实主要是互补,两方的合作是共赢的。总体上来讲,美方在这方面的认识是很清楚的。但特朗普在选举的时候作了很多承诺,这种状况之下,中美之间就会有一些紧张的关系。

  中美之间只有合作才能双赢,这是唯一的选择,但是应该找到一个容易谈的地方开始来谈,找大家有共识的地方。就像在奥巴马的时候,中美之间也有不少争议,但是在全球气候变暖上是有共识的,所以中美2015年就达成了《巴黎协议》。

  我也希望这一次中美元首会晤可以从大家有共识的地方作为双方讨论的切入点。比如,基础设施投资作为经济下滑时的一种财政政策,这是一个很成功的经验,中美双方可以在这一点上寻求合作。

  南方日报:你刚才讲的“基础设施投资作为经济下滑时候的一种财政政策”,可否展开解读下?

  林毅夫:金融危机爆发,当时我判断它可能是长期危机,长期危机你单单发失业救济是不行的,因为你单单发失业救济的话,政府的开支增加,在经济下滑的时候政府的财政减少,赤字会增加,这长期是不可持续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找到一个办法,短期能创造就业,减少失业救济的需要,长期还能提高生产率。

  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能够在短期创造就业、减少失业救济的需要,长期消除增长瓶颈,生产率水平提高,财政收入增加。而且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建基础设施的成本也最低,因为各种材料价格低。

  我很高兴看到,现在国际上逐渐达成共识。比如说,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也强调,经济下滑的时候是基础设施投资最好的时候。20国集团从2010年首尔峰会开始强调基础设施,到去年杭州峰会也强调全球基础设施,那就是在国际上达成共识了。特朗普现在也强调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所以他准备在美国推行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既然这些大家有共识,就容易谈。

  ■一句话观点

  自二战以来,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均得益于全球化进程。

  ——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

  全球化进程出现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全球化过程引发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不能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全球化,更不能因噎废食。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曾培炎

  “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需具备三方面要素。第一是企业的积极参与,只有企业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在“一带一路”的贸易、投资和其他方面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二,“一带一路”必须是绿色发展的模式,是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第三,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的各方,包括普通民众都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

  追求极致标准的“匠心之作”,是中国品牌向世界展示“硬实力”的体现。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

  亚洲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中国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及产业创新都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

  据新华社

Save

责任编辑:吴颜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几十万人反腐游行,普京干不下去了?
  • 穿越宋朝:京官怎么竟也租房住?
  • 刘梦溪:什么样的国学才有生命力
  • 程青松,给中国电影打扫卫生的人
  • 所谓相爱,就是两个人能好好说话
  • "中华第一赏樱地"无锡,美到心醉(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