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01日11:22 中国经济网

分享

  中国经济网西安4月1日讯(记者 魏金金)3月31日,“中华文明寻根溯源之旅”2017全国网络媒体主题采访团一行来到西安市西一路258号西安易俗社。作为著名的秦腔科班,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

 

  鲁迅曾为易俗社提字“古调独评”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秦腔,作为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2006年5月,被正式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艺界人士黄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秦腔唱起来特别真实,特别亲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不少来华的外国人士,开始喜欢上了这种传统的地方戏曲。31日晚在易俗大剧院上演的现代戏《易俗社》吸引了上百位观众前来观看。尽管演出一直持续到晚上快10点,但期间却鲜有观众中途退场,演出过程中更是掌声频频。

  去年4月份《易俗社》首次亮相,后经过反复精细打磨。更加突出了这个百年剧社对古老的秦腔文化传承、发展所起的引领作用,以及在不同时期易俗人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在整个演出过程中,《易俗社》共八个场景:护社、拜师、创排、追随、登台、坚守、圆梦。每个场景中间分别展示了当年珍贵的报纸和照片资料,让观众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易俗社的历史文化。整个剧目以虚实结合的形式,展示了易俗社从初创时期到西安解放30多年间曲折坎坷的发展历程与整体风貌,以及易俗社人始终以戏化民、不改初衷,体现了其文化引领与时代担当。突出了易俗社人苦难坚守、敢于担当、舍身护社、尽忠国粹、逐梦梨园的情怀与魂魄。剧中女主角林梦芸由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惠敏丽担任。

  《易俗社》剧照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像秦腔为代表的地方戏曲很有魅力,但在时下仍面临传承发展难题,包括后继乏人、受众老龄化等。

  2016年,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秦腔等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推进优秀秦腔剧目进校园,试点开设秦腔选修课。《意见》旨在坚持传统戏与现代戏并重,以抢救、保护、传承、创新传统戏为重点,在优秀传统剧目进校园的同时,大力开展地方戏曲巡演、汇演、节庆、赛事和下乡、进社区等活动。出版秦腔知识读本,鼓励开展各类群众性传统艺术展演活动,发展群众性秦腔艺术协会。试点鼓励各类社会团体开办秦腔艺术“自乐班”,支持在公园、广场、社区等场所的自娱性演出活动等。

  

秦腔剧院2017年惠民演出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别说是当地人,我每次听起来都会心跳加快!”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音乐家滕矢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的很多地方戏曲文化底蕴深厚,号称“大秦之腔”的秦腔更是堪称经典。在戏曲传承保护方面,滕矢初认为,像秦腔、豫剧、黄梅戏等优秀地方戏的语言和表述可以与地方文化结合得再紧密一些,并提议让秦腔也可以像京剧一样进入陕西娃的教材,进入陕西娃的课堂里。

  相关链接:

  1912年7月1日,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东、高培之等160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该社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按照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制定章程,建立领导机构。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戏曲改良起到了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吴颜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朱婷败光2000万?这个造谣者太可恶!
  • 穿越宋朝:京官怎么竟也租房住?
  • 刘梦溪:什么样的国学才有生命力
  • 都说一见抖森误终身,本来我是不信的
  • 国脚出轨门:十年感情抵不过一夜贪欢
  • 世界第三大赏樱地鼋头,美女翩然若仙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