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01日11:31 华龙网

分享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重庆自贸试验区办公室主任李谦。 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4月1日11时20分讯(记者 荚天宇 首席记者 黄军 佘振芳)去年8月31日,重庆获准设立自贸试验区。今(1)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未来重庆自贸试验区要怎么建?与已有的自贸试验区相比,重庆有什么特点?自贸试验区挂牌之际,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自贸试验区办公室主任李谦接受了华龙网记者专访,在自贸试验区建设构想、特点、目标、创新等方面划出了这些重点。

  概况:两江、西永、果园港入选 3片区各有重点

  按照国务院关于“自贸试验区面积不超过120平方公里,各片区须相对集中,拥有闭合的边界和明确的四至范围”的要求,重庆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达119.98平方公里,涵盖两江、西永、果园港3个片区。

  其中,两江片区66.29平方公里(含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8.37平方公里),西永片区22.81平方公里(含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8.8平方公里、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0.15平方公里),果园港片区30.88平方公里。

  为什么选择上述三个片区?李谦表示,重庆自贸试验区的选取体现了三条功能轴线:一是突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核心功能,二是突出重庆综合交通枢纽和开放口岸功能,三是突出服务贸易产业聚集和开放创新。

  自由贸易的本质就是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重庆围绕这个核心,努力推进内陆开放,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比如,重庆很早就提出要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渝新欧”班列形成的中欧贸易大通道,重庆由内陆城市转身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成为对欧重要的外贸集聚与物流分拨中心,重庆的辐射能力由中西部扩展至中欧乃至整个亚欧地区。重庆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也为重庆的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制度创新,重庆的两江新区为投资贸易搭建了便捷高效的平台,为当地的招商引资、经贸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产业布局方面,重庆自贸试验区结合实际情况,为3个片区“量体裁衣”,规划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按区域布局划分,两江片区着力打造高端产业与高端要素集聚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电子核心部件、云计算、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及总部贸易、服务贸易、电子商务、展示交易、仓储分拨、专业服务、融资租赁、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推进金融业开放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物流、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的集聚辐射能力。

  西永片区着力打造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制造业及保税物流中转分拨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加工贸易发展模式。

  果园港片区着力打造多式联运物流转运中心,重点发展国际中转、集拼分拨等服务业,探索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

  构想:三项标准 四个突破 五个坚持

  如何认识自贸试验区的地位和定位?“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不是开发区的升级版;是制度创新高地,不是政策优惠的洼地;是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风险压力测试区,不是地方自留地。”李谦表示。

  为此,重庆结合实际,形成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构想,并概括为 “三四五”方针。

  “三”是指落实“三项标准”,即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要对照中央对重庆的部署要求,对标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市场主体的需求。

  “四”是指实现“四个突破”,即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要努力在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变化新特点的制度安排以增强改革针对性;要完善国际国内要素资源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以降低社会管理和生产要素成本;要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价值链升级,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五”是贯彻“五个坚持”,即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要始终坚持与“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坚持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与中新示范项目一体化谋划推进。

  特点:政策叠加优势明显  地理位置决定使命

  李谦说,根据此前的中央对建设重庆自贸试验区的批复,明确要求“重庆自贸试验区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发挥重庆战略支点和连接点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

  这一要求既指明了重庆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方向,也点出了重庆与其他自贸试验区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重庆要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就是依托现有的多式联运体系优势,探索陆上贸易的运输规则。”李谦说,“要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就是要体现制造业的对外开放,推动重庆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成为西部地区城市开放的门户,就是要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李谦表示,重庆自贸试验区将整合先行先试政策形成叠加优势,与中新示范项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两江新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开放平台发挥协同效应。 

  创新:企业需求将是政策创新的目标和动力

  在李谦看来,企业踊不踊跃、企业主体多不多是反映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企业主体源源不断的需求,就是今后重庆自贸试验区政策创新的目标和动力。”

  李谦指出,企业主体最关注的有三点,办事更方便、运行成本更低、机遇更多,重庆自贸试验区正积极争取各方配套支持措施落地。

  例如,重庆海关出台了涉及贸易便利化改革、保税监管制度创新、新兴业态便捷监管等20余项政策举措;市工商局出台了下放市级审批权等14条政策举措;市公安局正在制定促进出入境便利化14条政策措施等等。

  “过去企业跑十几个部门才能办成一件事,今后在自贸试验区行政服务大厅就能一站式办理,有效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李谦说,随着多式联运体系的完善以及金融服务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的物流成本和融资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

  总的来说,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要聚焦政策创新与项目落地两个工作重点,既要以创新政策吸引项目落地,更要注重以项目落地驱动政策突破。特别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和提出政策需求,促进制度创新。

  按照这样的思路,经过三年的改革探索,重庆自贸试验区将建成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监管高效便捷、金融服务完善、法治环境规范、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

  思考:怎么打好与中新示范项目的“组合牌”?

  如何推动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战略?

  除了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运营中心也在重庆,两者在地理位置上有很大部分的重叠,如何打好自贸试验区和中新示范项目的“组合牌”?

  对此,市自贸试验区办公室也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思路。

  李谦说,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是重庆开放的重要平台,都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但两者定位不同,中新示范项目是中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的升级版,而自贸试验区是我国自主的,是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区,是集投资贸易、金融科创等领域开放和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改革区,是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转变行政观念、提升行政效率的政府再造区。”     

  未来,重庆自贸试验区将与中新示范项目相互吸收、相互借鉴。中新示范项目获批在前,重庆自贸试验区能全面吸收相关政策举措,还能把自身的改革试点举措推广到中新示范项目中。

  “举个例子,飞机融资租赁政策原先在中新示范项目上可能无法实现,但现在有望在重庆自贸试验区实现突破。”李谦说,通过落实重庆自贸试验区方案,还将力促中新示范项目“11+7”框架下已争取到的47条政策举措落地。

  在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上,李谦也指出了具体的举措和方向。

  一是构建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体系。建立国际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打造覆盖铁、公、水、空多种运输方式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

  二是探索建立“一带一路”战略政策支持体系,以“渝新欧”班列为重点,加强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海关、检验检疫的合作,推进监管互认、信息共享和标准兼容,降低经贸合作成本。

  三是探索制定陆上贸易规则。主动适应全球贸易规则的变化,积极参与贸易规则制定。

  四是完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际产能合作体系,在“走出去”中塑造出口产品品牌,在“引进来”中提升进口商品品质。

  “未来,重庆将得益于自贸试验区打造的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有效嫁接海内外资源要素,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李谦说。

  下一步,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还将着力提升制度创新系统集成水平、做好对外开放风险压力测试、总结推广可复制的试点经验、深化自贸试验区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激励和容错机制、强化自贸试验区人力资源保障。

责任编辑:吴颜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朱婷败光2000万?这个造谣者太可恶!
  • 穿越宋朝:京官怎么竟也租房住?
  • 刘梦溪:什么样的国学才有生命力
  • 都说一见抖森误终身,本来我是不信的
  • 国脚出轨门:十年感情抵不过一夜贪欢
  • 世界第三大赏樱地鼋头,美女翩然若仙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